也就是在夏侯兰投效认主的那一刻,系统提示也相继响起。 宿主:赵泰 技能1:好感度鉴定 技能2:绑定(1732) 武艺:《基础刀法》大成(0/),《枪法》入门(12/100) 枪法多出来的两点数值,是打死褚燕那匹马获得的。 夏侯兰投效即绑定,让本就高兴的赵泰笑容更灿烂了许多。 在一旁的赵云虽然有所预料,但也没想到会这么快,这么迅速。 而且赵泰的应变反应,也让赵云对他更了解了许多。 至于是观察细致,还是开挂,那就不是他考虑的问题了。 “恭喜兄长得一才干之士,恭喜夏侯寻得明主。” 这两人一个是他同乡发小,一个是他挚友,如今都得偿所愿,赵云也为他们高兴。 要不是还有些顾虑,他赵云恐怕也已经投了。 夏侯兰是高兴投了个潜力非凡的明主,赵泰则是为势力中即将建立的刑部感到开心。 道德可以约束自身,但约束不了别人,而律法可以。 军队要有执法者,别的地方也要有。 没有律法可依,光靠严于律己那肯定靠不住。 夏侯兰的出现在当前可能不是刚需,但往后必然会用得上。 而且比赵泰自己培养的这方面人才,要专业得多。 毕竟夏侯兰就是干这一行的。 现在不用拿赵泰准备的律法去套,就按这个时代的律法先建起来。 之后等夏侯兰慢慢搞懂赵泰抄改的律法,再施行补充也不迟。 “夏侯即明于律法,可堪任刑法管事,人员配备可之后再行安排。” 管事,在赵泰没有官身和成为一地霸主之前,就当从事来用,性质都一样。 他赵泰普普通通,就一个庄主而已,多几个管事也合情合理。 “兰,谢明公恩典。” 原本夏侯兰只当管事一职,不过是庄园里的职位。 但当赵泰仔细给他讲明之后,他才知道这管事的职位有多高。 毫不夸张的说,他这一投效就直接成了赵泰势力中的高层。 就地位职能而言,跟周平高艾都不分上下。 就管的地方不同而已,夏侯兰只觉得自己没看错,这是跟对人了。 “今汝已成吾麾下刑法管事,有一将领于战时逾矩发信,遣来援兵守庄,后此战大胜,何以处之?” 夏侯兰也没想到,他这刚刚投效任职,赵泰就给他出一个难题。 逾矩发信调遣援兵,往大了说那可以安一个造反的罪名,往小了说忠君护主情有可原。 事情可大可小,这得看当老大的是什么态度。 按赵泰所说,夏侯兰不是蠢人可以得出很多信息。 据他所知赵泰手下也就周平和高艾两个将领,那犯事的肯定就是其中之一。 高艾“反叛”带着大量人手进了黑山,这他是知道的,里面的道道直接就摆在了明面上。 那犯事的肯定是周平。 态度就更好猜了,赵泰要是发难,周平还能安然无恙的得奖赏,训练士卒? 所以就算要追究那也是轻拿轻放。 只是不知道赵泰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提起,还让他去做这事。 他一个新来的,你让他去执法,那不是得罪人嘛。 赵泰当然不会太过追究周平的过错,但错了就要罚,这是规矩也是军纪。 不要觉得他死脑筋,犯错不罚,那要法律干什么,军纪立起来当摆设? 他让夏侯兰处理这事,一来为他正名,二来也是要宣告地盘上的所有人,以后当有刑法,一切依律行事。 这就要看夏侯兰能不能领会到了,毕竟有才能是一回事,有头脑又是另一回事。 按道理来说夏侯兰新到,根本没什么威信可言,即使担任刑法管事也不会有多少人敬畏他。 一旁的赵云到是想通了其中关节,但他又不能说话。 心里到是觉得赵泰这立威正名的方式可行,但其中的度要把握好。 做得好那就是一举数得,做不好………夏侯兰恐怕以后也得不到重用。 “禀明公,属下细思明公所言,言此将违反军纪,然又于庄有功,不若将功折罪。” “然军纪不可轻犯,虽功亦罚,当明于法典惩处仗十,以儆效尤。” “明公以为然否?” 夏侯兰已经明白,这就是赵泰给他的考验,他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君择臣,臣亦择君,君君臣臣都会考察对方的德行与能力。 否则我为什么投效你,又凭什么重用你。 都是相互的,不存在意气用事。 否则那就是脑子不行,非要搞昏聩无能那一套。 夏侯兰的回答赵泰没说好或者不好。 既然话都说出去了,也是他要考校对方,那不管好不好,只要不是太过分那就别去评价。 不然事情你给我办,我要办了你又指指点点,是不信任我的能力? 那你不信任又干嘛问我,大抵上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赵泰不会去说。 “就依汝此法施行。” “刑法管事听令,令汝持吾令信,处置赵庄将领周昭威违反军纪之罪。” 赵泰从身上取下一块暗金色,半个巴掌大,印有赵字浮雕的合金令牌。 夏侯兰躬身双手接过,后退了两步才道。 “喏,属下接令。” 等夏侯兰走后,赵云才走到赵泰身旁轻声道。 “兄长此举,就不怕夏侯未能悟透,因而适得其反?” 赵泰轻笑一声,没有正面回答赵云的话。 “子龙与夏侯熟知,当比为兄更了解其为人秉性,却不知子龙为夏侯评价若何?” “云为夏侯同乡发小,当以直言评议。” “夏侯其人才能堪备,然目视高远,恐后继成就受限,应变之智居于中上,最优之处当数严于律己,不为钱权左右。” “此番受兄长之考校,当属由心而行,非智谋所出。” 前面的都好猜,但后面赵泰以此为他正名,又处理了周平所犯之错,还能借处置周平的名声宣告麾下军民。 很可能夏侯兰没有想到,赵云也说了,夏侯兰大概率是就事论事。 顶多把赵泰的态度考虑了进去,要说他全想明白了,连赵云这个最熟悉他的人都不太信。 也就是熟悉夏侯兰这个同乡发小,耿直的赵云所给出的评价也最中肯。 他想通了这件事,才明白这位兄长的厉害之处。 似乎在势力越来越大的同时,这位兄长的手段也变得愈加高明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