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唐格’二字,呼延维震惊不已! 三个月前,大巫与唐格比试失败的消息,在匈奴内部传得沸沸扬扬。 身为呼韩邪的亲信,呼延维岂能不知,大单于就是为了消除比试失败的影响。 才在三个月内,匆忙集结百万大军,攻击汉朝边境的。 他们原本的打算是劫掠一番,就回去,毕竟大汉可是个庞然大物。 但没想到,如今的大汉,已是病入膏肓。 匈奴大军不费吹灰之力,便长驱直入,劫掠数个州郡。 这可比放羊来钱快多了。 不仅劫掠的盆满钵满,而且获得了大量的奴隶和女人。 呼延维原本还想凭借匈奴的战绩,贬低汉朝皇帝一番。 眼下唐格在此,贬低的事恐怕要落空了。 他不禁感慨,汉国不愧是泱泱大国,人才辈出啊。 但他身为匈奴特使,也不能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 遂高仰着头,颐指气使道:“大汉皇帝陛下,我此番代表大单于前来,是来请和谈的。” “我匈奴这次之所以派大军攻伐贵国,完全是因为贵国不讲信用,派去个假公主来糊弄我们大单于。” “只要陛下将真正的公主嫁给我们大单于,再陪嫁五千万贯,将兖州、并州悉数割于我们。”“如此的话,我们倒是可以考虑退兵,与大汉共结秦晋之好。” 听到此,唐格差点笑出声来。 “呼延维阁下莫不是要笑死我不成?我大汉不讲信用?” “先前匈奴与我大汉比试,定下赌约。若是大汉胜利,匈奴便给大汉二十万匹马。” “如今,马呢?” “若说不讲信用,也是你们匈奴不讲信用在先!” “给你们这种不讲信用的种族在这谈判,简直是我大汉的耻辱!” 听到此,呼延维露出难堪之色。 他没有想到,唐格不仅法术了得,而且能说会辩。 他上前一步,咄咄逼人道: “哼哼!我想国师还是想清楚再回答吧!” “我匈奴百万大军,就在黄河边上。” “割不割地,送不送公主,可不是你们说了算!” “如果不送的话,那我匈奴百万大军,只能自己来提了!” “到时候,可不是一个公主,几千万贯钱就能解决的事了!” “呵呵!”唐格帅气的脸庞上,多了几分不屑。 “我泱泱华夏,文明古国。” “长安城中有虎豹精骑,山东河北有百万大军。” “文治有法家拂士,武功有刀枪剑戟!” “不要以为拿着两把破刀,骑着马越过长城,就想来欺辱我大汉天朝!” “回去告诉呼韩邪,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告诉他!尽管来吧!到时候,一匹马也别想再出长城!” 此话一出,朝中大臣们,无不动容。 “说得太好了!” “我泱泱大汉,岂会惧怕边鄙匈奴!” “赶快滚蛋吧!你呆在这儿,就是污染大汉的空气!” “小小匈奴,也敢在我大汉地盘放恣!滚犊子!” “两国只能在战场上见!绝不接受和谈!” “对!绝不接受任何和谈!” 一时间群情激奋,人声鼎沸。 因为大臣们此时皆是知道,若不把匈奴打怕了,打趴下。 即便是割地赔款再多,嫁过去的公主再多,也只是抱薪救火。 薪不尽,则火不止。 汉元帝也是在此时发话了,难得强硬一回道: “朕!永不与匈奴和谈!” 他这是在给大臣们吃定心丸。 怎么说,他也是大汉的皇帝,天下的共主。 大臣们战败投降匈奴,还能苟且偷生。 唯独他这个皇帝,即便投降也是死路一条。 呼延维见没了诓骗大汉朝廷的机会,脸面上挂不住了,怒而拂袖。 “那我们前进战场上见!” 说罢,持着旌节大步而去。 等匈奴特使走远了。 汉元帝才恢复以往的颓然,悻悻地向唐格道: “国师啊,咱们哪里来的百万大军?” “我这个当皇帝的,怎么都不知道?” “难道国师,会撒豆成兵的仙法?” 唐格无奈,解释说:“我大汉现在虽然处于劣势,但气势上决不能输。” “连陛下您都不知道我们有没有白万大军,那匈奴就更不知道了。” “我大汉朝南北纵横万里,匈奴想要在短时间内全部吞掉,简直是天方夜谭。” 萧望之面带担忧地上前,向唐格拱手道:“如今匈奴举兵百万,迫近长安,敢问国师,可有退敌之策?” 大司马史高也是凑上前说:“匈奴来得突然,我汉朝现在已是没有可调遣之兵。” “虽然朝廷已向荆州、益州发布了调兵令。” “但这些地方,人口不多,路途又远。勤王能过来三五万,已是极限。相较于匈奴的百万大军来说,犹如杯水车薪。” 随驾来的大臣们,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匈奴百万大军即将迫近长安城,而我汉朝没有一兵一卒可供调遣。” “即便是国师法力通天,也难以撼动百万雄师啊!” “大汉这次危难,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不如建议陛下南狩益州。” “益州天府之国,我大汉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待陛下抵达益州之后,再下令召集天下勤王之师,伺机反击,未尝不可。” 听到朝中大臣们说的话之后,萧望之大怒不已:“聒噪!” 他奔跑至一位金瓜卫士旁,拔出卫士的佩剑,面向众大臣。 奋力嘶喊道:“谁若是再敢言退!诛九族!” 此话一出,众大臣噤若寒蝉。 连史高也不禁向后退了半步,他没有想到萧望之一介儒臣,竟有如此气魄。 说实话,他心中也是打算向陛下建议,南巡益州。 但萧望之来这么一出,史高心中的打算,已然说不出口。 萧望之以儒臣之身,横眉怒视说: “我不知刚刚你们是谁说的退却之言,我也不想去深究。” “诸位世代吃的都是大汉的俸禄,家中皆是有子弟在陛下身边担任郎官。” “这些郎官,将来也会是我大汉朝的文武重臣。” “大汉和平的时候,好处都让你们占了!” 萧望之声音加重了几分:“如今大汉遇到了危险,陛下遇到了危险,你们倒是好!” “第一时间想的就是逃跑!” “你们对得起平时吃的山珍海味吗!那都是百姓们,辛辛苦苦,一粒一粒收获的粮食!” “对得起培养和栽培你们的陛下吗!陛下信任你们,才将你们放到一个个重要岗位上来!享受荣华富贵!” “对得起大汉六千万百姓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殊不知,我大汉的财富!我大汉的土地!我大汉的人才!都在关中!” “而关中的精华,又皆在长安!” “长安不复,则关中不保。” “关中不保,大汉就完蛋了!” “丑话说在前面,谁若是敢向陛下言论退却之言,我萧望之亲自带兵,诛杀他家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