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夫妇生活

现代准备离婚夫妻,   魂穿古代结成夫妇,   一起在古代生活的故事O(∩_∩)O   喜欢的记得收藏哦O(∩_∩)O   本人已经完结文:古代生活  陈酿百年   通知:本文将于1月26日本周五入V,届时三更合一万字奉上,谢谢大家的支持O(∩_∩)O么么哒

作家 时光再笑 分類 历史 | 141萬字 | 160章
96.第 96 章
    此为防盗章
    真想问问他爹,这都快到晚饭时间了, 难道不应该先让他吃了晚饭, 在去妹妹家干活吗。
    得, 认命的把牛牵过来拉着石磙,往孙保财家去。
    孙保财看钱五这么快就回来了, 还牵着牛拉着石磙,一看就知道没吃饭,直接从晒场来的。
    这小子帮他家干活这么积极。
    挑眉看着他笑道:“是现在给你弄点剩饭呢, 还是晚一些, 等你妹妹回来时,跟我一起吃啊。”
    老杜每天都是天快暗了, 才带着人回城。
    钱七也会在那个时间回来,然后给他做晚饭。
    别人会以为他们家吃饭晚,其实他们家吃晚饭就是这个点,早了也吃不下。
    钱五闻言当即表示:“我不吃剩饭, 等着跟你一起吃。”
    虽然剩饭也挺好吃的,但是怎么说,都不如新做的好吃。
    在说谁知道小七,会给这家伙做什么好吃的啊!
    孙保财呵呵一笑,没在说什么,两人牵着牛来到晒场,把晾晒一下午的麦子铺好。
    然后钱五开始牵着牛用石磙, 一圈一圈压麦子, 他用木锨不时翻动。
    钱七回来先到后院看了眼, 看五哥和孙保财在干活,也没去打扰,径自去了厨房开始做晚饭。
    平日就他们俩的话,也就做两个菜,做的多了,他俩也吃不了。
    今天五哥在,又帮着他们家干了一天活,所以晚饭做了四菜一汤。
    做好后把饭菜摆好,才去晒场叫他们吃饭。
    到了晒场,对着孙保财笑道:“你带着五哥先去吃饭,这里我先看着。”
    知道他们今天要把麦壳脱完,看来要借着月色干活了。
    想着一会把油灯拿来,要是用的话就点上,不用放在那也不碍事。
    孙保财闻言笑道:“好的,尊夫人令。”
    冲着钱五笑道:“走吧,咱们先去吃饭,吃完有力气了在干活。”
    说完带着钱五去洗手回屋吃饭。
    钱七看他们回去了,才走到老牛跟前,牵过缰绳开始压麦子。
    钱五看了桌上丰盛的饭菜,不由调侃道:“好丰盛啊,娶了我妹妹你可有口福了。”
    她妹妹唯一得到全家认可的,就是做饭的手艺了。
    孙保财非常认同钱五的话,他老婆做的饭确实好吃。
    两人边聊边吃饭,孙保财先吃完,对着钱五说道:“你慢慢吃,最好别剩菜了,我先出去了。”
    现在天黑了,他有点不放心老婆,一个人在外面。
    钱五点头应了,不是他吃的慢,是孙保财吃的太少了。
    他这才吃了一碗饭,肚子里刚有点东西。
    孙保财看钱七牵着牛在压麦子,笑着走过去:“给我吧,你歇会。”
    钱七闻言笑了:“我又没干什么活,歇什么啊,倒是你刚吃完饭,一会在干活。”
    吃完东西不能剧烈运动,嗯,不能马上干体力活。
    听老婆这么一说笑道:“那行,我就用木锨偶尔翻一下麦子吧,咱俩聊会天,等你五哥来了,你就回屋听到没。”
    这点活他和钱五干就够了,一会扬麦子灰大,所以才让老婆回屋的。
    看老婆同意后,才向她说起钱五的事。
    钱七没想到她五哥会做这个决定,不过还是叮嘱,让老公多照顾吧。
    知道这里的买卖,不是那么好做的,要想做的顺,方方面面都的顾虑到。
    她不认为钱五有孙保财这两下子。
    她跟钱五做了十年兄妹,这人什么样她还是知道的。
    要说本分做买卖的话,她五哥肯定行,为人诚信、能干、还能吃苦这都是优点。
    但要是涉及到弯弯绕绕了,她五哥就不在行了。
    现在孙保财能帮他,但以后还是要靠他自己才行。
    孙保财听老婆这么说笑了:“我有我的道,他未必不会走出自己的路来,就看他往不往里悟,能不能坚持了。”
    两人又说笑了会,看五哥来了,钱七才回去收拾。
    孙保财和钱五干到子时,才把麦子脱好壳装进袋子里。
    把麦子放进粮仓里,等明天在拿出来晾晒。
    送走钱五洗漱后,倒在床上就开睡,这一天累死了。
    大景朝的田地税赋是收成的两成。
    这个两成是由官府,派人调查地方亩产量,取中所得出要交的两成粮食是多少。
    这个标准每个地方都不太一样,比如东石县缴纳田税的标准,就是按照亩产两石算,每石为一百市斤。
    不管你每年收的粮食多少,无论光景好坏,都是按照这个标准缴纳。
    只要不是出现灾荒年,朝廷是不会减免税赋的。
    像今年风调雨顺,每亩小麦的产量,都在三石以上。
    收成多了,却只需缴纳两石的赋税,所以今年秋收后,大家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孙保财把要缴纳的粮食单独做了标记。
    他家应该是村里最后交粮税的。
    因为别人家都交完了,他明早才会去。
    因这些天太忙了,交粮税的事他就没急着去。
    他家除去交粮税的,还能剩个八百斤左右麦子。
    留下两百斤自家吃,剩下的明天都拉到县城卖了,到时在买回些稻米。
    他和钱七都喜欢吃米饭,不太喜欢吃面食。
    弄好后出来找老杜,今天院墙正式完工了,要跟老杜结算剩下的银子。
    找到老杜看他都收拾好等他了,于是抱歉的笑道:“怎么没喊我一声啊,我没听到声音,还以为你们还没完事呢。”
    老杜这人挺好,干的活也实在。
    院墙修的是两米高,因着院墙用的是碎石土做的土坯,墙面并不光洁平整,还有好多碎石尖突出来。
    孙保财看了后特别满意。
    这墙要是有人敢翻墙,还不得被碎石扎的他嗷嗷叫。
    老杜笑道:“我们也是刚收拾完,这不你就出来了,你在看看哪里不行,我在修修。”
    孙保财闻言笑了:“不用看了,这墙我天天看,修的确实不错,我给你结算下银子。”
    说完掏出银子给了老杜,两人又说了会客气话,老杜才带着人离开。
    把门锁好他去钱家接老婆回来。
    因着明天要用钱家的牛车,而且还得让钱五帮忙。
    所以到了钱家,跟岳父岳母打过招呼后,知道钱七在后院帮忙,于是找了钱五,两人在院子里说话。
    钱五听孙保财说卯时初去,不由皱起眉头:“是不是太晚了。”
    他们交粮税时,都是头天晚上去排队,就算这样往往都是第二天下午才能交上。
    而且明天可是收税的最后一天了,这家伙就不怕交不上。
    粮税交迟了的话,是有罚银的。
    他们交税时要帮他代缴,这家伙非说时间来的及。
    现在可好了,要弄到最后一天才去交,这人要是多的话,排不排得上还不知道呢!
    孙保财听了哈哈笑了:“没事,听我的吧,明天人少着呢,衙门辰时才开,我们卯时初走,到了正好衙门开门。”
    朝廷规定的收粮税日为七日,超过七日缴纳者会有罚银。
    大家都怕被罚银,所以都是头几天,就去排队交粮税,弄得最后一日基本无人交了!
    他总在县城混迹,这种情况当然知道了。
    他对这一现象还纳闷过,后来他爹说了,赶早不赶晚,要是遇到下雨天咋办。
    这话他当时听了,触动特别大,有些事他想的还是浅薄了。
    钱家交粮税都在头三日交,还真没在最后几天交过。
    不过既然孙保财这般说,应该是真的了。
    毕竟他总在县城混迹,知道这事也正常,点头表示明白了。
    孙保财想了下:“明天咱们不会太早回来,你跟家人说一声,别让他们惦记了。”
    明天卖完粮食后,要去找何二,问问亮子什么时候回来。
    何二家算是他们这些朋友的联络站了。
    又和钱五聊了会看钱七过来了,两人才一起回家。
    面对她娘的怒火她能说什么。
    孙家这时分家在她看来未必不好,分了家她和孙保财单独过日子能清净些。
    说实话她的性子,真不适合这里的大家庭生活。
    前世她的工作就是在家里,何曾跟这么一大家子打过交道。
    因成亲的日子定在一个月后,她娘看她看的紧,她现在想出门难了。
    孙保财给她打了几次暗号,她也没能出去见他。
    不过在她娘王氏那里,知道了孙家的分家细节。
    确切的说是知道了孙保财都分到了什么。
    知道他分到老宅和三亩旱地时,她娘跟她又是好一顿说道。
    说孙保财吃亏了,少分了一亩地不说,那房子还破破烂烂的哪里能住人。
    也知道了他们会在那老房子里成亲,而现在孙保财正在修缮那老房子。
    看着纳了一半的鞋底,针脚间隙特大,线还有些不直。
    不懂为何这里要成亲的,非得亲自做针线。
    一只鞋做三天,这得做到什么时候去。
    在说就她这手艺,是不是有点拿不出手啊。
    她娘吩咐她必须做的,还有一大半没做。
    认命的拿起针线继续奋斗吧。
    孙保财这段时间就是忙着修缮老宅,这里太长时间没住人,不只是脏了,还都发霉掉土的,就连屋顶都漏了。
    说实话看到这四处漏风的房子,感觉随时都会塌的房子,他都想扒了重建,奈何钱不够。
    最后只得找了几个玩的好的朋友,来帮他干活。
    把已经快要脱落的墙体,都重新抹了一遍黄泥。
    屋顶重新铺了稻草,总算不漏雨透风了。
    又把院子里都清理一遍,至于院墙把倒了的地方,用石头黄泥垒了下。
    这些朋友帮忙弄好这些,他就没在让他们来。
    他们也要养家,哪能总占用他们时间呢。
    剩下的事他自己慢慢弄。
    看着干净整洁了不少的院子,不由笑了。
    也不知道钱七能不能喜欢这原始的田园风。
    这处房子在红枣村的东北角,北面是紫霞山的一处崖壁,东面离着官道近,从他们这里可以直接上官道,不用在往村南绕去官道了。
    不过离河边远,担水太不方便。
    在加上还有三亩地用水的地方多,不过好在他爷爷当年在后院打了口井,倒是彻底解决了用水问题。
    想到这里打量了下四周,决定争取今年把院墙重修了。
    要是不修的话,钱七一个人在家他不放心。
    至于修房子,明年看看钱够不够吧。
    进屋看刘氏给他们置办的家什,配上这屋子里黄扑扑的墙,不由感叹真搭。
    前世两人家庭条件都挺好,结婚时什么都不缺,哪里像现在简直是什么都缺。
    分家时他分到了一些杂粮,还有后院的菜地里的菜和三亩地的粮食归他了。
    收拾好看了一圈后,记下缺少的东西,打算今天去县城一趟,把东西都买回来。
    刘氏给他的半两碎银已经花完了,以后在花的都是他自己的钱了。
    把门锁好上了官道后,拦了辆去县城的牛车,花了一个铜板到了县城。
    红枣村到县城坐牛车的话要一个时辰,现在正好是吃中饭时间,索性先去找何二,这个点应该在他老娘的馄饨摊子上帮忙。
    其实他结交这些人人品都不错,要是那人品不好的,他也不会去结交。
    比如这何二就一个寡母,从小受的欺负多了,又没有好的门路,才混迹市井收保护费的。
    按他的话说,都是为了能让他娘过的好些,不挨欺负而已。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