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当文朔还在旧校场练兵的时候,朝廷的伐燕大军已经在老将耿炳文的率领下到达了河北滹沱河一带。 当急报到达文朔这里的时候,文朔还在训练新兵,这才仅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很多东西都还没有完全的教授呢。 怎么办!? 文朔在房间里转来转去,他现在后悔为什么在自己回到北平的这段时间里没有能把部队操练出来而非要等到火烧眉毛了才想起来组建火器营! 不过等到晚上章灯时分文朔已经想出了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他没有带其他人就一人单骑跑回了北平,在堪堪关城门的时候进到了北平燕京城。 这个时候朱棣也还和道衍朱能章玉在商量眼前的局势,看到文朔回到大家都是很高兴。朱能上前拍着文朔的肩膀说道: “我还以为小保你听说打仗就先跑了呢,没想到还在这里呀!哈哈” 文朔白了朱能一眼转身问朱棣: “殿下是不是还在为如何解决耿炳文的三十万军兵伤神呀?” 朱能笑着骂文朔: “小兔崽子,这还用说吗?现在人家都已经打到咱们的家门口了。你现在跑回来不会就是来问这个问题吧?” 文朔也不理会朱能,对朱棣说道: “殿下,现在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在外征战的兵士们。现在南军远征,不论是兵员还是后勤都没有跟的上,恐怕到了中秋节的时候南军防备松懈。所以三保想可以在这一天做做南军的文章。” 几句话说出来,在场众人都像是见到了救星一样的看着文朔,朱棣过来拉着文朔的手: “三保啊,你这个主意好啊,这可真是帮了本王的大忙啊。” 朱能撇着嘴看着文朔说道: “耿炳文那个老匹夫会乖乖的等到中秋夜让你去打他吗?难道他不会在之前兴兵攻打北平?” 道衍这个时候笑呵呵的走过来拍着朱能的肩膀说道: “呵呵,朱将军,这就要看你的了。看你能不能在中秋之前把耿炳文困在雄县了?” “我?就是仅仅把他困在那里?”朱能有点不相信。 朱棣点点头郑重的说道: “朱能听令!本王命你率本部人马务必要把耿炳文困在雄县,等待中秋本王将率大部人马前往踏平雄县之敌!” 朱能想了一会很干脆的答应: “朱能得令!” 转过身对文朔说道: “三保啊,哥哥可就去打头阵了,要是想要立功就赶紧的随着哥哥一起去打老匹夫吧。” 文朔笑着摇摇头说道: “朱大哥,是殿下是叫你去困住耿炳文,并没有叫你去攻打雄县啊。再说了现在距离中秋也就几天的时间了,到时候谁立头功还真不好说呢。”说完竟是呵呵的笑起来。 文朔拉着朱能的时候伏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朱能马上一拍大腿说道: “好你个马三保,竟然是有这么多的鬼主意!好,我就听你的。” 大明建文元年中秋,也不知道是老天特意给北方军制造机会还是怎样,反正今天的月亮就是呆在云彩后面不肯出来。 南军 雄县大营 年逾古稀的耿炳文坐在大帐里看着眼前的地图默默地不说话,余下众将大气也不敢出的低着头。 这几天以来,北军的士兵一到晚上就锣鼓喧天鼓炮齐鸣,弄的跟要进攻一样。可是等到南军整理装备出到外面一看却是除了黑漆漆的夜色什么也没有。 可是等到大家刚刚回到大营躺下准备睡觉,北军就又开始鼓噪。 如此周而复始几天下来,南军上到军官下到士兵都是黑着一双熊猫眼在大营里来来去去。 这样一弄,原本要继续前进攻打北平的计划也就无限期的延迟了。 作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作为和朱元璋一起摸爬滚打过来的开国元勋,作为一名在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之中幸存下来的大明功臣,耿炳文一向是以沉稳干练出名的,虽然不能和常遇春啦徐达谁的相比。 但是长兴侯、一等功臣耿炳文也不是吃素的,这几天他也是被北方军搞得焦头烂额,睡眠不足也导致了老人家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严重的下降。 白天已经不适合南军活动了,只好在晚上开始议事。 不过今天晚上好像很特别,因为一直到了三更天北方军都是安安静静的,没有一点要继续骚扰南军的意思。 耿炳文看看下面的将官都像是霜打得茄子一样没精打采,摆摆手道: “看来今晚北军也要好好过个中秋了,你们就借此机会回去好好休息下吧。等到明天咱们一鼓作气打到北平去!” 众人都是昏昏沉沉的答应一声回到各自的营房倒头就睡,这么多天没有好好休息了,今天可以美美的睡一觉了! 雄县城外 黑影里一队队的兵士正在有序的来到城墙下面,悄无声息的把一根根绳索甩到了女墙上。 雄县的守城军兵可能也是前几天的时候被折腾毁了,今天城墙上竟然没有人值守! 这可是战争的最前沿! 悲催了…… 文朔也在第一批登上城墙的人当中,当他翻身爬上城墙的时候揉揉自己的眼睛。 眼前的景象真的太吓人了,就在他落脚的地方竟然蜷缩着两个抱着长枪睡觉的南军士兵。 文朔摇摇头招手叫过来个和自己一起上到城墙上的士兵指了指脚下的两个南军士兵。 这名士兵还不知道文朔叫自己过来时怎么回事,低头一看也是吓了一跳,竟然毫不犹豫手起刀落噗噗两下就把两个南军的值守士兵送到了佛祖那里。 从此以后这两个人可以真真正正的睡觉了,不用再在乎世间的纷纷扰扰。 文朔擦擦刚才溅到自己身上的的血迹,冲着这名北军的士兵笑笑低声说道: “兄台真是厉害呀!” 这名士兵点点头对文朔说道: “见到他们不要手软,你要是不想杀他们等到他们发现你后果不用我说了吧?” 原来他把文朔当做新兵了,文朔赶忙装作很受教的样子点头说道: “是是是,多谢兄台提醒。” “嗯,快点吧,殿下可是要亲自来的,不要在殿下面前给咱们丢人!”说完转身就走开了。 文朔耸耸肩,开始按照预先的约定向城外发出了信号。 登上城墙的北军士兵砍瓜切菜一样就把值守的南军士兵杀了个精光,很顺利的打开了雄县的城门,早已在城门口等候多时的朱棣一会手中的宝剑: “杀呀——!” 身后的北军士兵潮水一样涌进了雄县并不高大的城门,直到这个时候城内的南军士兵才有人反应过来,章罗着抵抗。 但是现在还来得及吗? 文朔来到朱棣面前笑着说道: “殿下,现在咱们已经完全击溃了雄县守敌。” 朱棣哈哈大笑说道: “多亏了三保的妙计本王才能得偿所愿呀。” 取得了雄县大捷之后,南方朱允炆派来的第一批平叛大军就算是完完全全的失败了。 耿炳文带领残兵败卒退守真定府。 在南京的朱允炆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当时就气的从龙书案后面站起来,拍着桌子喊道: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朕的十三万兵马就这样被打败了吗?” 黄子澄上前一步说道: “陛下,耿炳文年迈考虑事情难免有所不周,微臣建议选派李景隆为大将前往征剿北方叛逆!” 朱允炆在接到战报的时候就已经六神无主了,更何况现在又了黄子澄的建议当下准了: “好了,就以卿家所奏,叫李景隆挂帅吧。另外把那个耿炳文给朕叫回来!” 李景隆又是什么人呢? 要说到李景隆本身没有什么名气,但是说到他的父亲可是鼎鼎大名,就是明朝开国元勋曹国公李文忠之子。在洪武十九年的时候,李景隆承袭了父亲李文忠的爵位执掌左军都督府,多次奔赴湖广陕南练兵,后来官位一直到了太子太傅。 作为太子朱允炆的老师和朱允炆在平时就关系良好。所以黄子澄一提李景隆,朱允炆才能爽快的答应了。 但是有一点朱允炆没有考虑到,李景隆这个从小享尽荣华富贵的富二代根本就不是打仗的那块料。平时谈论起兵法滔滔不绝,就连朝中的众多将军都是自愧不如,所以也就养成了李景隆骄横务必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