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后宫的咸鱼生活

大学刚毕业的李奕瑶穿越了,穿到康熙十三年,成为不得宠的炮灰庶妃兆佳奕瑶。奕瑶暗戳戳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目标:摆脱炮灰的命运,和女儿活到寿终正寝。过程:吃喝玩乐、咸鱼躺,偶尔还看看戏,逗逗小萌娃。结果:在一环有大宫殿、有钱、有闲、还有萌娃的悠闲日子...

第66章 第 66 章
    八月,  暑热渐渐褪去,秋高气爽,是个特别适合出去游玩的时节。


    奕瑶在四方高墙这内,  看着北京这湛蓝的天空,晴空万里无云。这时候还没有雾霾、没有风沙,  还是山清水秀,  环境宜人。


    不过,  就现在宫里情况,想要出宫去游玩怕是没什么希望了。


    奕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可惜了这么好的秋色,  她却要辜负了!


    “冬月,  铺纸磨墨,本宫要练字。”这段时间事情太多了,她都连练字这件事都给落下了,  这可不行的。


    即使她想要当咸鱼,  也必须是一条有内涵的咸鱼。


    如今之际先把字练起来,  练字既可以当做消遣又可以修身养性。


    即便她在书法一途上,  一辈子都不能达到所谓的高峰,  那能因此而沾上几分书香的韵味也是极好的。


    在这后宫的后妃当当中,已故的孝昭皇后和清澜,  都是富有诗书气自华的榜样,那通身气度是奕瑶非常羡慕的,她能学上几分也是好的。


    奕瑶越想越美,正写着字呢,忍不住就笑了出声来。


    此时的康熙,  正在御书房里与众大臣们议事,  自从三月份吴三桂称帝以来,  康熙便视吴三桂掌中钉肉中刺,恨不能处之而后快。


    然而,虽说朝廷的平叛大军的占了上风,可要拿下吴三桂依旧不是容易的事情。


    正商量着事情,这时候梁九功领着两个太监匆匆地跑了进来,为皇上呈上前线的急报。


    康熙接过奏报,一看,眉梢眼角尽是喜悦,忍不住哈哈大笑出声。


    底下的大臣们面面相觑,这是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皇上的如此开怀的模样,连索额图和明珠这两个冤家都对视一眼,分明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


    这也难怪,毕竟康熙年幼登基,自小便被太皇太后教导不能喜怒形于色,免得被大臣们猜出皇上的心思。


    所以皇上在大臣眼中一直都是老成持重的模样,随着皇上的年纪渐渐长大,自他亲政之后,更是积威日渐加重。


    就这么端坐在那里就是一副君威不可冒犯的凛然,他们何曾见过皇上像今日这开怀的样子?


    还没等众大臣们猜测,康熙便高兴的说了原由:“吴三桂那老贼,已于前日爆毙!”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真是天佑大清……”


    “老天有眼,这吴三桂竟然公然反叛,冒犯皇上的天威,如今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除掉了这恶人……”


    一时间,大臣们也都是喜气洋洋的,恭贺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吴三桂已死,叛军们群龙无首,被朝廷清剿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吴三桂已死,这几日朝廷平叛的大军也接连传来捷报,康熙这段时间的心情相当不错,他八岁的时候就从先帝的手中接过风雨飘摇的江山社稷。


    这些年来,内忧外患令他寝食难安,他没有一刻是能真正放下心来的。


    如今,他大权在握,三藩之乱也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低头看着铺在桌子上的万里江山图。


    康熙唇角勾起,这如画的江山,他爱新觉罗氏终是坐稳了。


    “老天有眼,吴三桂这狗贼终于去了!”


    听到皇上传来的好消息,太皇太后激动得双手合十,低声的念了几句佛偈,“真是天佑大清啊!”


    “老祖宗,如今这天气不冷不热的,甚是适合出游,朕想着带上保清和保成他们到城外去围猎,您老人家意下如何?”


    太皇太后摆摆手拒绝,“哀家老了,身体不中用了,上次从别院回来还是歇了好久才缓了过来,不比年经的时候喽,你们年轻人去吧。”


    康熙还想再劝,可太皇太后神色坚定,表明了不想出门了,他也只能


    作罢。


    “不过,玄烨啊,保清和保成尚且年幼,你真的要带他出城去,这次可不比在别院安稳呐。”太皇太后面上带着担忧。


    “老祖宗,咱们满人自小便是在马背上长大的,这江山更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康熙严肃的说道,“可自从入关以来,有一些八旗子弟耽于享受,早就忘记了祖宗传下来的本领。”


    “朕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也变得如此不成器,保清和保成也不小了,是该让他们出去见识了。”


    虽然碍于政事在身,不能带着他们到大草原上去感受天苍苍野茫茫的豪气,可让他们到城外去锻炼锻炼也是好的。


    “你说的也对。”太皇太后点点头,自嘲的笑笑说道:“也罢,哀家到底是老了,如今都变得胆小了。”


    “老祖宗说的是什么话,您只不过是心疼孩子们,民间有句俗话说祖孙隔辈亲,您和保成他们隔了两辈子呢,可不就是心疼曾孙了么?”


    太皇太后笑笑,提起了另外一件事,“这次出城,你可是打算带上嫔妃?”


    还没等康熙回答,她又接着说道:“宣嫔那孩子原本就是从草原上来的,哀家听说她自小便是风风火火,最是喜爱策马奔腾的,可惜宫以来,就没有再骑过马了。”


    “哀家看到她就像看到了我年轻的时候一样,那时候想要出去策马奔腾可是没有机会,如今倒是有这条件了,可惜身子却不争气了,唉!”


    康熙看着太皇太后垂垂老矣的面容,不由得想到了前些日子暴毙的吴三桂,太皇太后和吴三桂可是差不多的年纪,心里一软,便说道:“老祖宗放心,孙儿本就打算带上宣嫔的。”


    “那感情好,哀家便在宫里等着你们的丰收的好消息。”太皇太后呵呵的笑了。


    康熙准备要出城围猎,并且打算带上几位嫔位的消息瞬间便传遍了后宫,许多嫔妃们心里都开始躁动了起来,都希望这次皇上出行的名单里能有自己一个。


    自这天起,乾清宫的大门就有各宫的宫女太监们络绎不绝的往来,送汤水、点心等等的,应有尽有。


    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御前服侍的太监们都胖了好几圈了。


    康熙被烦的不行,这些人非但前往乾清宫送汤汤水水。但凡他想要出去散心的路上,总会偶遇到各宫的嫔妃们。


    怎么会这么巧?


    一开始他还以为自己的行踪被泄密了,让人去查探了方才知道,原来不是自己的行踪被泄露了,而是在宫里的各个路口、御花园、亭子回廊之类的地方,总有嫔妃守在那里,就盼着能偶遇到他。


    梁九功低头,他倒是能明白这些个嫔妃们的想法,如今孝昭皇后的百日已过,皇上最近也开始去后宫了。


    可许多不得宠的地位嫔妃们,早就被皇上遗忘了,可不得趁这个时候多刷些存在感么。


    也不单单是因为这次出宫的事情,她们趁着这次多制造几次偶遇的机会,万一有幸被皇上记住并且得到皇上的喜爱的话,从此便是一飞冲天了,那吃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


    王佳氏在绘声绘色的说着,皇上在御花园里第十一次偶遇嫔妃的场面,“……你们可不知道,当时皇上的表情可真是太好笑了……”


    “不过,你们二位,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啊。  ”王佳氏有些好奇的问道,上次去别院的时候她就没能去,她觉得这次多半也是没有什么机会了,索性也懒得去做这些无用功。


    免得被传了出去,她堂堂一宫主位,竟然学着些低位嫔妃们去御花园偶遇,可别被人笑话了去。


    可眼前这二位是不同的,她们还是有希望的,毕竟一位有宠、一位有家世,更何况膝下都有阿哥,再怎么样皇上也是会给几分颜面的。


    “谁能去谁不能去,怕是皇上心里早


    就有数了,岂是去见了皇上就可以改变的?”奕瑶笑着说道,虽然她也很想出去见识,可还是不想犯了康熙的忌讳。


    岂不见,这次行动的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嫔妃,那些笑到最后聪明人可一个都没有行动。她虽然不怎么聪明,可也知道有些事情跟着聪明人走总是没错的。


    清澜把玩着手里的汝窑的茶碗盖,淡淡的说道:“我是无所谓,反正这种事情我本是没什么兴趣。”皇上这次只带了五阿哥和太子去,如今八阿哥尚小,或者等到将来八阿哥也跟着去了,她才会想办法伴驾随行。


    康熙也是有些吃不消他的嫔妃们的热情了,毕竟这种事一两次是情趣多了,多了简直烦不胜烦。他开始考虑这次出行的名单,早早定下来最好。


    佟佳氏是后宫里位份最高的嫔妃,又是自己的表妹,无论如何都是要带上她的,至于宣嫔,都答应了太皇太后了,带上她也无妨。


    他这次只打算是带上四五个即可,可即使如此,他也不确定到底带上谁好一些。


    论资历,马佳氏、纳喇氏都是进宫许多年了的,可郭络罗氏和兆佳氏也不错,还有生有阿哥的李氏……


    犹豫了半响,康熙终于提起狼毫笔,刷刷地在宣纸上写下了几个名字。


    “梁九功,去通知她们作伴驾出行的准备!”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