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9月12日,图皮科夫少将回到了基辅,众人一脸期待地望着他,希望从他嘴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可惜,什么都没有,图皮科夫少将的脸色惨白,他摇着头,向众人说道:“我根本就没有见到斯大林同志,在莫斯科呆了三天,我每天都在指挥部的外面徘徊,想要求见斯大林同志,却根本就没有机会。” 斯大林当然知道图皮科夫少将去基辅的目的,作为一个国家高级首领,斯大林同志居然能够这么做!用吃闭门羹的方式,阿里让图皮科夫少将无功而返! “报告,第四军的增援前锋进入了基辅,第四军的前代理军长,瓦里西同志请求接见。”就在这时,一名副官进来报告道。 这几天,斯大林也已经尽力了,将周围能够调动的部队,都调动到了基辅来,可惜,像现在这样的军队,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第四军,早就被打残了,新征兆入伍的军队,怎么能够跟打过国内战争,打过苏芬战争的老战士相比! 不过,第四军的前代理军长,瓦里西同志,这倒是一名不错的指挥官,他能够带领一个集团军,打开德国人的包围圈,撤退出去,也算是个人才了! “请他进来。”铁木辛哥元帅说道。 浑身是早就看不出颜色的一身军服,帽子都变成了褐色的,肩膀上还没有缝任何肩章,要不是有那枚苏联英雄的勋章,门口的警卫根本就不可能放行。 这连日来的赶路,让瓦里西的眼睛里满是血丝,一路过来的颠簸,让他的浑身感觉到骨头架子都要松了,不过,还是来到了基辅,来到了整个乌克兰守军的总指挥部,瓦里西皱着眉头,知道自己的身份虽然不够高,也要说服这些人! “报告。” “进来。” “第四军,前代理军长瓦里西中校,带领着第四军的前锋,前来支援基辅的防守。”瓦里西说道。 这个称呼,是让瓦里西无奈的,毕竟,他现在还没有任何职务,按照上级的指派,他该去乌拉尔山脉了。而现在,站在这么多的高官,还有元帅面前,瓦里西只能如此地介绍自己,好歹也算是和第四军有关系的吧。 “瓦里西同志,感谢你的支援。”铁木辛哥元帅说道:“我们会给第四军分配新的防区,请第四军努力奋战,为保卫基辅战斗到最后一刻。” “元帅同志,各位将军同志,现在,基辅城是守不住的,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趁着德国人的包围圈没有合围,尽快地撤出包围圈,挽留住我们的有生力量。”瓦里西说道:“一旦德国人的南北两路装甲部队合围,然后就会分割,蚕食我们,我们的六十多万大军,会在德国人的坦克面前被碾压得粉碎!” 来了,就是要来说这些话的,这个时候不撤退,那就真的来不及了,己方的装甲部队,可以完好地开进过来,说明德国人的包围圈还没有形成。 “瓦里西同志,你的见解很正确,可惜,想要让上级同意我们撤退,是很难的。” 基尔波诺斯上将说道:“我们已经尽了最后的努力,还是没有说服斯大林同志。”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瓦里西说道:“现在,斯大林同志并没有亲临前线,不知道德国人的装甲部队的战斗力有多么的强悍,他们的机动能力是我们无法匹敌的,我们的部队还不适合德国人的新的打法。我们只有保存好部队,才能够打赢以后的战争,现在,撤退是最好的选择,既然斯大林同志不同意,我们可以向部队下达撤退的命令。” 这个时候,哪怕就是违抗斯大林同志的命令,也要撤退! 听到瓦里西的话,所有人的身体一震,想想刚刚过去的大清洗,死了多少人!就是因为对斯大林同志的不忠!而现在呢?要明目张胆地违抗斯大林同志的命令,这得有多大的勇气! 可以说,谁下命令,谁的后半生就完了,恐怕这次率领部队突围之后,回去就得在莫斯科接受审查,等待自己的将是一颗子弹。 “这是唯一的机会,不能再拖延了!如果等到德国人合围完成,我们想要突围,那是相当困难的。”瓦里西说道:“我们六十多万的战士,跟我们几个人的生命比起来,孰轻孰重?如果要承担责任的话,请大家把我推给斯大林同志,这件事是我一个人怂恿大家做的。” “这个命令,还是我来下吧。” 基尔波诺斯上将冷静地说道:“我是西南方面军的司令,我知道现在的坚守是个错误的命令。就让我一个人承担这些责任吧。” 背着斯大林同志,发出让军队撤退的命令!回去之后,基尔波诺斯上将的军事指挥生涯就结束了,但是,总得有人出来这样做,这是挽救整个基辅守军的唯一选择! 铁木辛哥元帅嘴皮子动了动,还是没有说话。他以敬佩的眼神望着基尔波诺斯上将,看着他签署撤退的命令。 “德国人的装甲部队,行动是很迅速的,我们先要让我们的步兵同志向东北方向,向莫斯科方面撤退,同时,我们的装甲部队要留在最后,随时等待德国人的装甲部队的反扑。”瓦里西说道。 历史已经证明,一窝蜂的撤退,那是最愚蠢的,苏维埃也有装甲力量,只是运用得非常而已。 瓦里西松了口气,希望时间来得及,不要让历史上那样的被浮六十多万人的情况出现,小胡子因为基辅的战斗,足足乐呵了一个月! 用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基尔波诺斯上将真是值得令人敬佩! 没有人注意到,赫鲁晓夫悄悄地从房间内退了出去,他快步地来到楼下的一个房间里,写下了几个字,然后从自己的身上拿出一个密码本,自己对照翻译成了密电,然后,快速地拿到了另一个房间里,向着电报员说道:“把这份密电,立刻发送到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