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政殿。 长孙皇后问苏纨知不知道文献皇后。 “额……” “哪个文献皇后?” 苏纨果然不知道。 “隋朝。” 长孙皇后给苏纨提醒道。 “……” 苏纨还是一脸茫然。 “独孤氏。” 长孙皇后又提醒道。 “母后你说的是独孤皇后吧?”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 “那这个我认识。” 太宗:“……” 李承乾:“……” 太宗跟李承乾两人皆是一脸黑线。 果然! 一个连马的名字都记不住的人,你不用对她再抱有太多的期待。 但这却也符合她的人设就是了。 长孙皇后便问苏纨,“你对文献皇后怎么看?” 这是想考自己了。 苏纨心想。 然而把自己比作独孤皇后,那不是骂人吗。 独孤皇后是什么人。 妒妇。 也是一夫一妻制在古代最为忠实的履行者,甚至还不让臣子纳妾。 这个问题,苏纨必须好好想想。 但是也不能想太久,不然也就显得自己心机太深了。 只是略微地想了片刻,苏纨便以清脆的声音道:“独孤氏,是一代贤后。” 果然! 听到苏纨这么说,长孙皇后开始有点担心了。 “哦?这怎么说?” 苏纨便回他道:“从来没有一个皇后能够做到像她那样,可以在自己丈夫身边积极出谋划策,却又不干权乱政,也从来没有一个皇后,像她那么真。” “真?” 苏纨:“对!没错!妒由情真。如果她不爱那个谁,她就不会嫉妒,也不会在发生了那样的事后,从此心灰意冷,而且在不久之后,就溘然长逝。可能对她来说,她跟那谁的爱情,就是她一生的动力,她就是为此而活的。而那个谁,却打破了这一点,这不就等于说,把灯芯给拔掉,这油灯,哪能不灭。这不是她错了,而是那个谁错了。所有人却都把她当做是妒妇来批判,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 “那你的意思就是说,独孤皇后半点都没错了?” 太宗发话了,问道。 苏纨便道:“她当然也有错。比如说,对于纳了妾的臣子,就不予重用。这是她的自我意识过剩,没有明白,求同存异的道理。当然,她也有那样的条件,毕竟她是皇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准确地说,她与那谁几乎不分上下,因为并称二圣。” “那叫隋文帝。” 太宗看不下去。 “哦,我只是一时没想起来。” 苏纨便道。 在场三人皆是一阵无言以对。 他们发现苏纨在记人名这方面,真的是有缺陷。 然后苏纨又接着道:“至于说换太子,扰乱社稷宗庙,我觉得,这也不能全然怪她。当你遇上了丈夫对自己不忠之事后,你还能对一位特意疏远正妻、独宠侍妾的太子有多少好感么?倒不如说,是这位太子太不懂时局大势。而且……她之所以那么做,其实也是听信了那个谁的谗言。” 你看! 苏纨又不记得人家的名字了。 “谁?”长孙皇后问道。 “杨素?”太宗问道。 苏纨想了想,道:“好像是。总之,就是让她下定决心要废了太子的那个。” “既如此,那如何能称得上是一代贤后?” 太宗又问道。 苏纨便道:“父皇你这么想就不对了,就算她后面是做错了一件事,可也不能完全抹杀她之前全部的功劳。更何况,从古至今,我就没有见过有一位帝皇,到了晚年不昏庸的。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专门盯着她的一处错处,来批评她,甚至抹杀她一生的贡献,而是应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那你省到了什么?” 长孙皇后又问道。 “儿省到了,独孤皇后做得最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有对太子进行耐心的教导。也从未尝试去改变他,反倒是只想着一心要换掉他。殊不知,隋炀帝也不是什么好人。而且,之所以会有独孤皇后这人生最后的差评,这与隋炀帝的谋求夺嫡,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一切……其实就是一场阴谋,而独孤皇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被自己的亲生儿子给算计了。女人终究还是败给了男人。论阴谋诡计,女人比之男人还差远了。” “……” 众人听她说完,这是什么歪理? 不过,经过她这么一剖析,倒也似乎有几分不是道理的道理。 “那……” 长孙皇后原本想说,那若是你,你会怎么做? 可这话刚说了第一个字,她心中便已经仿佛有了答案。 因为…… 苏纨前面其实已经说过了。 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 “罢了,本宫已经没什么想问的了,陛下你怎么看?” 太宗便道:“我说不过她。” 也就是说,她也无言以对。 “那就这样吧!外面天都黑了,你们也早点回去。”说罢,又对身边的奴婢说:“你们都送送太子、太子妃。” 之后。 苏纨跟李承乾便出来了。 唔…… 出来后,苏纨也是在想,自己刚刚有没有说错什么。 应该…… 没有说错什么吧,事实上,她说话一直以来都很小心。 毕竟,这个时代的观念跟后世的观念肯定是不同的。 尤其像是这种纳妾的。 男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准把敢提出异议的女的用笔杆子批得死死的。 而方才的她,难免有在挑战这个的意思。 李承乾其实,也有在想这个问题。 苏纨说,妒由情真。 那现在呢? 爱妃对自己是不是也妒由情真? 要是自己也去临幸一个宫女,那爱妃会不会急眼? 看着看着,顿时忍不住笑了。 被苏纨发现后,苏纨也是问她道:“你在笑什么?” “没什么,我只是想到了高兴的事情。” “你该不会是想说,你老婆要生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