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头,赵楷身着帝袍,负手而立。 他的目光如烈日般炽烈,俯视着城下绵延百里的连营。 与多日之前那个飘雪的傍晚不同,此刻城外的那一片片连营,并不是金军的营地,而是尽皆飘扬着大宋的旗帜! 海州知州张叔夜的两万兵马、相州知州宗泽的两万兵马,以及西军老帅种师道的五万西军,再加上被赵楷练兵多日的两万汴梁禁军。 此时汴梁城内外,共计有着十一万大军! 人一过万,无边无沿。 十一万大军的营地,绵延出上百里! 嬯寷 寷。“陛下,粮草和军械,已经筹备完毕了!” 李纲来到了赵楷的身边,躬身开口道。 李纲是个能臣,现在的他,已经被赵楷任命为大宋的宰相,他做事的效率,也让赵楷十分的满意。 赵楷就要帅军北伐,收复失地了,有李纲李若水这样的能臣良相在后方为大军安排后勤,可以让赵楷无后顾之忧。 “传朕旨意,留一万人守卫汴梁,其余十万大军,即刻拔营,随朕北伐!” 赵楷挥了挥手,对着身边的种师道、宗泽和张叔夜等帅臣下令道。 赵楷不打算再等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国土和子民,还在金军的铁蹄下受苦。 并且,除了种师道等几路兵马,听从了赵楷的诏令前来汴梁以外,其余的多路勤王之师,多半都不会来了。 比如应天府坐拥近二十万大军不动的康王赵构,以及被赵楷诛杀的吴敏耿南仲等,投降派的同党,济南知府刘豫。 这些人或是狼子野心,或是畏惧金人,首鼠两端,都是一群靠不住的家伙。 等到赵楷收服了北方的失地,一定不会饶了他们。 “臣等遵旨,陛下英明!” 伴随着赵楷的一声令下,种师道和宗泽、张叔夜三位帅臣,当即声音颤抖的上前领旨。 他们的眸子之中,蕴着滚烫的热泪,那是激动的热泪! 这三位帅臣,每一个都是须发皆白的老臣,也是心怀大宋,牵挂着北方失地的国之忠臣。 所以在听到赵楷下令北伐的旨意后,他们才如此的激动。 他们心中清楚,若不是出了赵楷这么一位,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的明君,那么大宋就完了! 换了其他的赵家人来做大宋皇帝,那么大宋不但没可能收复北方的失地,就连黄河以南的领土,都不一定能保住! 比如曾经被辽国人夺走的燕云十六州,大宋立国一百多年了,都没能夺回来! 好不容易辽国灭了,大宋从金国人手中买下了燕云,转眼间金军又南下,夺走了大宋更多的土地! 大宋若不是出了赵楷这么一个天纵神武的铁血君王,那么黄河以北的江山,可能从此就要彻底失去了! 种师道今年七十多岁了,张叔夜六十多岁,就连宗泽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在这个人均寿命不高的时代,这几位老臣的时日,可谓是无多。 他们不怕死,只怕带着遗憾而死,怕从此山河沦丧,失地永无收复的指望! 而他们庆幸自己遇到了赵楷,大宋遇到了赵楷,所以他们能够在有生之年,见到收复河山的希望! 此刻,看着这三位身形都有些佝偻的老臣,赵楷的眸子中,也不禁有些动容。 几位老臣的身形虽然苍老佝偻,但是他们的气节,却顶天立地! 在原本的历史上,种师道因为宋钦宗赵桓屈辱的和金人议和,气病交加而死,张叔夜则是在汴梁城破后,含恨自尽殉国! 而宗泽则是用余生在呼吁北伐,最终在宋高宗赵构的打压下壮志难酬,临终高呼三声“过河”,遗憾离世! 可以说这几位老人,在原本历史上都是悲情人物。 只不过,在赵楷的这个时代,这样的悲剧,再也不会重演! 他要带着这些忠义之士,以腰中剑掌中枪,收复失地,重整河山! “陛下有旨,兴师北伐!” 很快,城外军营之中,响起了几位帅臣们传达的旨意,一时之间,百里连营迅速的动了起来。 除了一万汴梁守军协助李纲留守后方以外,包括赤焰军在内的十万大军,火速的集结成军。 赵楷披甲上马,腰悬帝道之剑赤霄,掌握霸道之兵霸王枪,身后的大红披风,在二月早春的风中,烈烈飞舞。 “好一个天纵神武的马上天子! 此次随陛下北伐,必当收复河山,得胜凯旋!” 种师道和张叔夜等十万将士,见到这样的一幕,人人眼中都神采飞扬,精神振奋。 “出征!” 目光扫视过十万将士,赵楷一声令下,没有丝毫的废话。 什么战前动员,什么出征誓词,都不需要了。 因为这些将士既然汇聚到了汴梁,心中便早已清楚,他们为何而来! 为了胸中的一腔热血,为了这万里神州,祖宗留下的江山! 这一日,十万大军,追随着赵楷的身影,浩浩荡荡的开往了北方。 他们长枪所指,天地都要为之崩裂!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