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杭峰是如假包换的“体二代”,哥姐长辈都是体育圈里的“精英”,只有他是个另类,一心向学。    他妈说:“来我队里滑雪吧,你也没有那学习的基因。”  杭峰说:“不,我只想读书。”    他爸说:“来参加冲浪比赛,拿到奖牌,给你找最好的家教。”  杭峰...

作家 静舟小妖 分類 军事 | 119萬字 | 208章
第90章 挑战高难度一周转体
    第九十章


    他的选择落在其他人的眼里再明显不过,  他是要挑战最难的浪。


    何洲在心里默默吼了一声,汉子!


    这当然是夸奖。


    但多少有点形容杭峰鲁莽的意思。


    至于是不是真的鲁莽,这就要看个人的能力了。


    何洲做不到,  不代表杭峰做不到。


    杭峰翻身一上板,  还没等站起来,  就先被狂肆冰冷的海风裹挟。


    冷!


    相比起来,泡在海里简直就像泡在温泉里。


    冰冷让他身上的肌肉像是瞬间冻成了冰坨,他必须用强大的意志力与这股僵硬感对抗,在摇晃不休的冲浪板上站起来。


    这也是前面几个选手,包括何洲在上板之后,  都会摇晃一下的原因。


    不是不稳,  而是利用身体的摇晃去找平衡。


    杭峰在起身的瞬间,  冲浪板也左右地摇晃了一下,就像抖落了身上覆盖的冰霜,  在起身的瞬间,那股因为寒冷而存在的束缚力,  终于消失不见。


    不是不冷了。


    而是有更值得用尽全部的注意力去关注的事情。


    景色快速的往后飞。


    脚下的浪板被激流推动着,摇晃不休。


    浪花逐渐变大,  从浪的边缘处开始往中间翻卷。


    这最大的浪有可能会形成管状波,可惜因为卷出的管孔太小,除非人完全蹲在里面才能勉强通过。


    但这样,就无法做技巧了。


    杭峰对管状波并不感兴趣,他将脚稳稳扎根在板上,身体压下来,  沿着浪脊往前冲。


    浪尖在脚下形成,逐渐变得薄细尖锐。


    杭峰能够看见自己被送的很高很高,从两米到五米的时间不过两个呼吸。


    最可怕的部分来了!


    浪终于成行。


    杭峰被送到了将近五米的高度。


    之所以是五米,  是因为他不可能真的站在浪尖上,但这个浪绝对超过了五米。


    明显更高的浪将杭峰推到必须仰视的程度,单是看着就很恐怖。


    深蓝色的浪挥舞着刀锋,从杭峰的头顶上压下来,杭峰就像漂浮在半空中,他现在的位置距离浪的底部足有他一个半高的距离。


    而“怒水红牛”的浪比这还要大,唐隽明明知道不应该,这是杭峰的事业,必须跨越的挑战,但该有的担心一样不少。


    他很怕海浪翻过来,将杭峰吞下去。


    就在这时,杭峰终于动了。


    他的核心力量开始发力,控制着脚下浪板的方向,然后腰胯猛地用力一拧,于是滑板在浪上滑出一个漂亮的圆弧形,海水在身后泼洒出扇子的形状。


    非常高质量的一个“弧形旋”,板尾甩的非常有力,而且他完成了一个无限接近“o”的弧形,再加上完成之后稳稳地站在浪板上。毫无疑问,裁判必须给这个动作一个高分。


    况且到目前为止,杭峰前面的三个都掉板了。


    对!


    没错!


    浪太大太急,还没有更好适应这个环境的前三个选手,包括何洲在内,全部在做第一个技巧动作的时候失去平衡掉进了海里。


    并不是大赛组小看了青年组的赛场,但事实就是年轻的选手对这个环境的适应力就是不如老选手。


    也只有三米高左右的浪,才是最适合“世青赛”的赛场。


    可架不住有人煽动联合,说是请求,实际却是“逼宫”的让大赛组照常举办比赛。


    杭峰其实并不需要担心自己在裁判心里的印象,因为有人比他留下的印象还要糟糕。


    这些说来都是后话,正在海里比赛的杭峰此刻脑袋里除了眼下的赛场,再没有其他。


    他能够感觉这个浪确实有点难,主要是高度的问题,他在做技巧的时候,冲浪板横在浪上的瞬间,会被非常可怕而强劲的力量带到高处,他必须要用出全身的力量将冲浪板拧回去。


    除此以外,就是那骤然被送到四五米的高度,对于不习惯这个高度的选手而言,有着非常大的压力。


    杭峰能感觉到难度提高了,但他适应的很好。


    从u型池走出来的他,对这种带着一点弧形的“壁”非常熟悉,高度也是一样。


    其他人害怕他是没有错的,他的几个主项确实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就是滑板速降这类更符合他喜好的运动,在冲浪这个赛场上,也会对他的速度感有很好的提升作用,让他可以更加从容的面对速度的变化。


    杭峰的第一个技巧完成的非常好,而且他还是第一个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技巧的选手。


    岸上响起了掌声,很多还是选手的亲友团和教练。


    但掌声落下,该紧张还是要紧张。


    因为浪花追上来的很快,即便杭峰很好地在浪壁上冲行,可那翻卷的管状波还是以更快的速度追赶上来。


    杭峰却只做了一个动作。


    他前面还有一截相对平静的区域,看不见后面情况的杭峰,肯定会做第二个技巧。


    一旦在做技巧的过程里被管状波覆下,很少有人能够在那激涌的力量下完成动作。杭峰最后的结局还是逃不过第一个浪就失误的“魔咒”。


    这是一个紧张的过程,鼓掌过后的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睁大了眼睛地看着杭峰的表现。


    在心里咆哮:快开始吧!不要等了!再晚管状波就上来了!


    终于,像是过去了一个世纪那么久,杭峰开始做第二个技巧。


    他将板头往浪谷下甩,方向的变化让他的板尾瞬间甩到高处,继而更多的力量通过腰腹大腿传递到冲浪板上,板尾在身后化出一个巨大的弧形,已经超过了弧形旋的弧度,眨眼的功夫板头又拧到了上方。


    “8字旋!”


    毫无疑问杭峰是要完成难度更高的“8字旋”!


    在这明显难度极高的赛场上!


    第一轮就要做两个不同的难度技巧!


    胆是真大!


    谁不是第一个浪战战兢兢的小心适应,这小子这么莽的吗?


    尤其是当杭峰画完“8”的第一个圆圈,准备画第二个圆圈的时候,白色的浪花也追上了他。


    他的身体在眨眼的功夫被淹没,而他还有剩下的半个技巧没有完成。


    会掉板吧?


    拧着身体的姿势去面对浪花的冲力,犹如螳臂当车,不可能成功的。


    然后下一秒,杭峰的身影出现在浪花里。


    红色的衣服醒目的就像黑夜里光,穿透白色的世界,落在每个人的眼膜上。


    他站住了!!


    他没有掉板!他还站在冲浪板上!!他扛住了浪花的冲击力,还在那里!!


    继而心惊!


    那是不是说明他已经完成了“8字旋”了?


    毕竟那时候他的板头已经扬上去了,如今板头朝下,他肯定是有一个下压的过程,那么就是一个“8字旋”。


    怪物啊!


    这样的环境下,就能完成这么难的技术动作!


    这根本就不是他的赛场!


    他的实力足以碾压所有人!!


    就连裁判席上的五名裁判脸色都有了变化。


    不同的赛场他们有不同的评分标准,哪怕杭峰在“x-ga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