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 衙门后院内。 “这玩意就是能够亩产三千斤的土豆吗?” 李世民在李元芳的带领下,来到了衙门的后院。 这衙门的后院不算太阳,但也不算太小。 后院被李宽改成了五块正方形的地,这五块地都统一了大小。 李宽给这五块地,分别命名为:一号地,二号地,一号地,四号地,五号地。 李世民站在一号地的旁边,拿起一个刚刚从地里挖出来的土豆。 李世民也不怕土豆脏,他竟然弯下了腰。 蹲下了身子来,还把土豆往自己身上的衣服,擦去土豆上面的泥土。 站在一旁的徐公公,本来想要用自己的衣服擦干净这土豆地,谁也没有想到皇帝的动作比他还要快。 李世民,打量着手中的土豆。 然后微微抬起头,看向了一旁的徐公公。 “徐公公,你握紧一个拳头和这个土豆来对比一下。” “好的,陛下。” 徐公公依言行事。 他右手捏成了一个拳头,然后李世民拿起手中的土豆站了起来。 他把土豆放到了徐公公的拳头旁边,稍微做了一下对比。 结果发现,这土豆竟然比徐公公的土豆要大上那么一点点。 “元芳,这玩意真的能够亩产三千斤吗?” 李世民回过头来,看向了站在他另一边的李元芳。 “回禀圣上,关于土豆是否真的能够亩产三千斤,婢女也不是很清楚。” “不过我家殿下说这个名叫土豆的农作物,能够亩产三千斤,就能够亩产三千斤,我相信我家殿下。” 李元芳还有一名话,没有说,那便是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相信李宽的话。 整个旧城的百姓都无比的相信李宽所说的土豆能够亩产三千斤是真理。 “元芳,那么你可知,这种能够亩产三千斤的土豆,你家殿下是从何处得来的?” “这个……” 闻言,李元芳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知道。 李世民见问不出个来龙去脉出来,他并没有继续问下去。 而是抬头看了看天空,说道:“时候也不早了。” “是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了。” “今天中午就吃这个土豆吧!” “元芳,你让你们家的厨子好好给朕做几道用土豆做成的菜,朕要好好的品尝一下这土豆的味道,究竟如何?” 李元芳朝着皇帝李世民点了点头回答道:“好的,婢女这就去安排,保证陛下吃了还想吃。” 李元芳,李世民几人出了后院。 李元芳亲自跑到厨房去吩咐厨师阿昴,用土豆做几道美味出来。 李世民与徐公公并没有留在衙门,而是离开了衙门。 李世民还要在旧城四处逛一下。 李世民身边只带着徐公公和一名千牛卫。 另一名千牛卫被李世民留在了衙门内。 李世民吩咐这名留在衙门内的千牛卫,等美味作出来后,让他通知自己。 “徐公公,到了外面不要叫朕陛下,要称呼朕李老板知道吗?” “知道了陛下,不……李老板。”徐公公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李世民继续说道:“我就叫你徐管家吧!” “我们就假扮成,是来旧城做买卖的商人。” 李世民与徐公公两人一边闲聊着,一边朝着一个方向而缓慢地走去了。 身后的千牛卫紧跟在两人身后,千牛卫的精神都非常紧张一直在注意着四处是否有危险。 虽然千牛卫知道,这旧城不可能会现在什么能够危害到大唐皇帝的危机,不过这是千牛卫一直以来保持的警惕性。 这种警惕性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了。 所以就算是李世民这位皇帝,让身后的这位千牛卫不用那么紧张,千牛卫也做不到放松的姿态。 “卖烧饭啦!” “卖烧饭啦!!”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本酒楼刚刚开张,凡今天进入本店者,一律打九折啦。” “……” 旧城西平大街上。 人来人往,无数叫卖声传进了李世民的耳中。 虽然李世民很想进入酒楼喝酒,不过一想到等一下,自己还要品尝土豆美味呢。 她那刚想朝酒楼走去的脚又缩了回来。 “这位大伯,我是从长安城来的一名商人。” 李世民拦下了一名路人大伯问道:“我叫李二,请问一下,你们旧城大街为何如此干净整洁?” “要知道就算是长安城,也没有这样的街道吧!” 那位被李世民拦下去路的大伯,刚开始还有点不太高兴。 不过一听李世民这问话。 大伯脸上非常兴奋地笑了起来。 说道:“这位李老板是吧!” “我们旧城如今基本上,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打扫街道。” “我们旧城的县令,可是当今对上的儿子楚王殿下。” “楚王殿下,本来还说要给这些每天打扫街道卫生的人发工钱,结果你猜测怎么着?” “没有人向楚王殿下开口要过一分钱。” “楚王殿下,是天底下最好的殿下。” “他解决了我们旧城的水资源,不久之后殿下又要解决我们旧城的粮食问题了。” “我偷偷地告诉你,你可不要把这消息给传了出去啊!” “听说,我们殿下的手里头有一种家作物,叫做土豆的。” “这土豆啊!能够亩产三千斤呢。” “……” 其实像李世民这样问的人,大伯已经遇到了好几十个了。 大伯最喜欢看到旧城这外来的人,一脸土包子进城的那个样子。 以前生活在旧城,他们感觉就是一种耻辱,如今生活经验旧城。 旧城给他们的感觉就是,此生能够在旧城生活,简直就是一种荣誉啊! 这位大伯的话,大部分李世民都能够听得懂。 可还是有那么一小部分,李世民听不懂。 就比如这个什么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 于是李世民把心中的疑问给问了出来。 老伯回答道:“我们通常不是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吗?” “这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其实很好理解的。每个时辰就等于是两小时。” “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时间是子(zi)、丑(chou)、寅(yin)、卯(mǎo)、辰(chén)、巳(si)、午(wu)、未(wèi)、申(shēn)、酉(you)、戌(xu)、亥(hài)。” 听完了大伯的解释之后,李世伯这才知道这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当李世民了解到这些后,他在心中仔细地思考了一下后。 结果发现自己的这个二儿子李宽还真是一个一天才啊! 竟然能够想到,把一天划分为二十四个小时,这二十四小时,比如今大唐用的十二个时辰好得太多了啊。 李世民想着,等自己回到长安城后,他立即在明天的早朝上提出来。 把这个一天二十四小时,推向整个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