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辣豆瓣酱炒出来的青椒香gān呈现油润的huáng色,外皮的部分比较有gān,但里头滑嫩极了,却不至于水豆腐那样的一戳就破,仿佛每一片都饱含了汤汁,上头沾着的几点青椒籽更让滋味里带上一点辣。就连切成长条形的青椒也被炒得柔软有味,适合与香gān一起扒进嘴里。 这绝对是一道标准的下饭菜,饭团直接把香喷喷的汤汁浇在了自己的饭上,酱huáng色的汤汁里带着一点香gān屑和青椒籽,在米饭上滑了几道轨迹,将它们浸成和自己一样的颜色。 芝麻看得眼红,忍不住从他盘里挟了几片香gān,而在旁边,还有鱼香肉丝、牛腩炖萝卜等菜。 ……半个小时后,把餐盘里所有食物都吃光的两名编辑,已经陷入了轻微失神状态了。 就因为平时吃过很多美食,在品尝到这些如此合胃口的家常菜时,才让他们更加美滋滋。 一般饭吃七分饱的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吃撑的感觉,感觉到胃部传来的饱胀,也不知道得去几小时健身房才能找补回来,简直又懊恼又幸福。 "……我最喜欢小白菜,一吃完我整个胃口都开了,后头简直停不下来。" "我爱空心菜,听说这两道蔬菜都是他们自己种的,huáng伟河真的没夸张啊!" "真信了他们老板照顾得那么仔细了,这菜真的太他妈清甜了,我觉得我以前吃的都是草。" "这期专题我可以写一万字。" 又休息了半个小时后,他们才慢悠悠起来,去找崔栖cháo。 从huáng伟河的文章说起,两人在表明身份之后,表示会发表一期专题,而按照他们的惯例,会赠送粉丝一些福利。希望一食堂能够卖给他们几瓶辣椒油,以便抽奖。 ----稿子还未出来,他们就笃定能够发表了。在他们看来,这期测评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得有声有色,有辣椒油当然是锦上添花。 以幸食记的粉丝数量,做推广要收钱不提,一般他们主动找的商家虽然不用给钱,但看在宣传的份上,也会免费提供东西。 不过因为从huáng伟河那里知道一食堂的老板比较特殊,他们非常客气地主动要给报酬。 谁知一食堂这位真的很不像食堂经营者的帅哥老板听完后,冷漠地说:"不用了,我不缺钱。" 承包一食堂就好比他答应ljj公司一样,并不是为了钱。 两人一喜,这是要免费提供给他们吗? 崔栖cháo:"食堂的辣椒油仅供本校学子免费食用,实际上,c大食堂根本不对外开放。" 言下之意,他并不稀罕什么宣传效果,还不太满意他俩冒充学生吃饭了,这属于占学生份额! 饭团、芝麻:"…………" 真冷酷啊! 第16章 小白牧鸭 由芝麻和饭团jing心撰写,改了三稿的测评被"幸食记"推送了出来,一经发表,点击就达到了10万 。 一个坐落在海滨城市的大学食堂,曾因黑暗料理登上热搜排行榜,现在,它却成了编辑心目中的最佳!一份鲜美至极,令小编魂牵梦萦的绿色蔬菜,居然只要两块钱! 由于选材的特殊,还有这两人chui得非常真情实感,更把南海市的味之林分店口碑输给一食堂的事情也描述进去,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味之林也是够惨,原本这件事只有本地人知道,大多是学生,这下子被幸食记给放到更大的平台上去了。 他们拍摄了很多图片和短视频,做成动图放在文章中。 卖相绝对是够了,一点也不像普通食堂,要么过于油腻,要么太寡淡,搭配上极有煽动性的文字,能把人看饿了。 还有一小部分,则是两人拍的校园里的菜地,一食堂的工作人员用带刻度的工具浇水等花絮,证明所言非虚,一食堂的自种菜是真的很jing致。 文章最后,两位编辑也遗憾地说: 【这是幸食记测评栏目开办以来,我们第一次没有抽奖食物能提供给各位读者,也无法给出品尝攻略。c大食堂并不对外营业,只接受刷校园卡,所以理论上只有c大师生才有口福。因为自种菜品数量有限,也不会单独销售,要以学生为先。 这真是我们最遗憾的事情,只能以文字的形式和诸位分享这些美食。】 …… 这比以前分享的那些家庭菜色还要让读者无语,不但没处品尝,连抽奖也没了。 可这么一来,更显得文章真实,人家食堂不对外营业,老板都不稀罕广告。有时候,独树一帜比上赶着推销更吸睛。 幸食记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一食堂得到这么高的评价,让众多美食爱好者蠢蠢欲动,搜寻起身边有没有与c大有关的人。 c大学子也闻声而来,纷纷转发评论。 "力挺我校食堂,也就是做得不花哨,味道完全不输给大饭店好吗?空心菜还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上周还特意带我爸妈来了。一开始我爸妈不知道食堂换人承包了,还小心翼翼地问我,‘爸爸妈妈是不是哪里对不起你了?’……我笑死。后来当然是真香真香了。" "小编你怎么不写清楚,一食堂为了种菜,把我们学校的约会圣地给刨了。[微笑]" "我是c大大四学生,我现在决定考研,为了多吃两年食堂。" "高考在即,欢迎广大学子报考c大,纵享美味!" "看饿了,去一食堂打点夜宵吃。" "完了,我怎么预感到以后会有很多外校地跑来借卡,打菜会更难打了。本来旁边学校的人就很烦了老来蹭辣椒油!" "一个有良知的c大学生绝不会带外人进食堂!就如同绝不会一次打两勺辣椒油!" …… c大学子们的言论,无疑为幸食记的测评添了一把火,让更多的人注意到这个神奇的食堂。 "想艾特自己学校的食堂了,你看看人家,你看看人家!" "作为c大隔壁校的人,我一人血书求崔总也承包我们食堂!" "下个月要去南海市旅游,没有任何关系,请问怎样才能混进c大食堂?" "真的假的,比味之林还好吃??" "老板是什么善人啊,按他这个伺候法,菜完全可以输送给高级餐厅吧,两块钱一勺放食堂卖,羡慕羡慕。" "惊了!什么叫吃到就是赚到!" 可以说c大食堂这次在网友,尤其是那些饱受食堂摧残者之间火了一把。 火归火,又不是什么连锁店面,要是想吃,还得看你认不认识c大的人了。 于是短时间内,更大的范围影响如何尚不清楚,反正南海市本地已经有市民开始组团跑c大了。 ----本地人和c大的联系多,打听打听谁家有在c大读书的娃,也好去蹭一下这据说连味之林都甘拜下风(味之林:……)的食堂。 多数人都觉得盛名之下无虚士,反正就在本市,尝尝也无妨。 结果大量外校人员的涌入,在短时间内影响到了学生们用餐,怨声载道,校长意见箱都爆了,和以往形成了鲜明对比。要知道以前学生写意见,关于食堂都是希望它们能做点人吃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