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性能完全研究透彻?话说的太早, 不能不给自己留余地。 潘教授轻斥盛明安,对中年人说:“他还是太年轻了。” “年壮气锐是好事。”中年人笑一笑,可没不当回事, 他就着盛明安的话继续问:“那么让你来说的话, 你觉得谁能在五年内完全研究透彻石墨烯的性能?怎么研究透彻?” 盛明安:“人才。计划。政策。” 中年人:“详细说。” 盛明安:“开放人才市场,落地落户, 提高科研基金、科研工作人员待遇, 关于这点我觉得有关部门的提议比我更完善。然后是形成成熟半导体产业链的计划,津市半导体产业链正处于建立初期, 大力扶持发展的话, 两三年内可以成熟, 所以在此基础上做好随时从硅基替换成碳基半导体的准备就行了。最后是政策,开绿灯、走绿道, 优惠鼓励等政策落到实处, 杜绝贪腐现象……” 他耸耸肩:“明明这些您应该比我更擅长才对。” 中年人顿觉有趣:“你认识我?” “不认识。”盛明安:“但我见过市书记。某种程度而言,你们很像。” 潘教授:“明安,注意礼貌!” 中年人哈哈大笑, 摆手表示没什么, 然后做自我介绍,顺口提了自己的军衔。 那名字和军衔都经常出现在新闻联播国家重大会议前排, 连不怎么关注国家高层领导的盛明安都听过的名字, 所以他此刻很震惊。 “您好。”盛明安有些拘谨但态度大方自然。 中年人敬佩为国家创造未来的科研工作者, 欣赏天赋卓绝的年轻学者们,而盛明安既符合他敬佩欣赏的标准,表现又不卑不吭, 这让他对盛明安又多了几分欣赏。 他面容和蔼地询问盛明安,大体围绕第三代半导体以及未来材料等问题, 盛明安耐心回答。 离去的最后几秒,中年人再次询问:“五年内真的足够研究透彻石墨烯性能?” “不能。”盛明安在中年人疑惑时主动开口:“五年内不一定能够将石墨烯的性能研究透彻,但可以研究石墨烯本身针对超导半导体的部分性能。” 他刚才说的是只要研究石墨烯性能就可以在五年内完全建立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而不是说五年内彻底研究透彻石墨烯性能。 作为未来材料革命的‘石墨烯’,其性能不仅止于半导体。 中年人若有所思:“足够了。”他笑笑对潘教授说:“潘工收了个好学生。盛同学,不知道你是否有留学国外的意向?” 盛明安:“当然。” 不得不承认国外物理科学仍旧比华国胜出一大截。 中年人试探:“凭盛同学的才能和如今的成就,恐怕还没毕业就有一堆高薪工作抢着聘请你。” 盛明安淡声:“我不会留在国外。” 中年人闻言,收起笑容,目光如鹰隼:“国内学术环境不如国外成熟,美国的大工程科学装置可以研究原子、粒子,可以探索宇宙天体,而我们的大工程科学装置还没有建立齐全。美国常青藤院校的教授导师都是诺奖或者诺奖候选,跟着他们,用美国的科学装置,你可以在十年、二十年内获得诺奖。但在华国,你可能一辈子拿不到这份荣誉。” 盛明安静静回望中年人,半晌一笑:“诚如您所说。但是,我仍然选择留在我的祖国。诺奖对于一个物理学家而言的确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但如果不能使它让我的祖国骄傲,那么它将毫无意义。” 前世的他很狼狈,是陈惊G救了他,又带他走出阴霾,后来则是祖国培养他、保护他,给予他信任、尊重和荣光。 所以他亲近陈惊G,也热爱祖国。 很奇怪,盛明安是一个患有情感缺陷病症的AS患者,实际却比谁都深情。 中年人和潘教授闻言动容。 无怪中年人不信任的试探,实在是国家耗费力气和金钱培养起来的人才纷纷选择绿卡伤透人心,不是说没有爱国、回国的人,只是前几年不回来的人数多得令人心寒。 也就这几年国家强大了,选择回来的人才逐渐增多。 中年人准备离开,制止盛明安送他:“不用,你忙你的。” 潘教授送他到研究所门口,中年人停下来寒暄几句,隐晦提醒:“国家早已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只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太少,一切从零开始。各国都在起跑线这里徘徊,不料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 潘教授:“但石墨烯制备技术只是起步。” 石墨烯是未来新材料的原材料,而制备技术只是如何廉价提取高产量、均匀稳定的石墨烯材料,相当于一个领域里的起步。 华国和欧美各国仍然相差不大。 除非谁能更快研究透石墨烯的性能,开发石墨烯性能并将其利用到各行各业的材料应用中。 中年人感叹:“这就是我特意来科大一趟的原因。人才发展计划,落实优惠政策,打下扎实基础,储备后备力量。这也是,□□那位的意思。” 潘教授:“明安还年轻,恐怕资历不够。” 他担心中年人过于信任盛明安而将担子交给他,盛明安太年轻、不够资历,没有经验,一心沉迷科研,不适合做某个科学大工程的总设计师。 至少现在不适合。 中年人大手一挥:“放心!目前只是一个提案,先让前人打基础。不过,”他顿了顿说道:“如果盛明安学成归国,熬够资历,他恐怕会是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科学大工程总设计师。” 潘教授心惊,中年人的态度几乎就代表了国务-院的态度,上面竟然这么看好盛明安?! 中年人意有所指:“华国物理科研领域至今没有出现一位震惊全球的真正的天才。他会成为一个时代标杆。” 说完便留下潘教授在原地惊疑不定,自己走了。 潘教授叹气,摇摇头,想了想他昨天才刚读完的两篇论文,忍不住笑了。 “盛明安……” 去年才开始石墨烯制备技术,今年就真被他搞出来了! 回想每次盛明安斩钉截铁说出他的目标时,他们都觉得不可能完成,可他就是以超高的效率实现了! “我服了。” 另一边,盛明安着手准备另一种铁基超导体的超导实验,目光灼灼地盯准角分辨光电子能谱装置的控制系统。 这装置几乎占据一个房间,一共三个系统,是超导实验室里的科研重器,国内几大高校实验室都配置了一台。 据盛明安所知,国家超导实验室那台性能极佳,他很垂涎。 可惜他的实验室买不起,也供不起。 铁基超导体中,β-FeSe超导结构最简单,被认为是研究超导机制最好的材料,盛明安这次换成其他铁基超导体采集数据。 这很复杂,也很费事,甚至与石墨烯P波超导、超导性没什么大关系。 因为盛明安现在没有头绪,要么通过证明石墨烯的P波超导找出其超导性,要么通过其他方式找出石墨烯的超导性,或者干脆寻找超导机制―― 最后一种说实话,他要是能统一超导机制,头一年搞出理论,第二年诺奖就会颁给他,用不着等几十年。 就是没思路,所以盛明安选择做冗杂无聊沉闷的实验收集大量数据,这是他的习惯。 因为灵感通常是在微不足道的瞬间降临,说不定某个时刻,他忽然就茅塞顿开了呢? *** 石墨烯制备新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终于在月底掀起巨大波动,整个材料物理界彻底轰动。 ‘石墨烯之父’的安德烈?海姆称:“石墨烯提前迈入产业化的关键期,新材料时代已经降临。” 这是他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及如何看待日前在PRL发表的两篇关于石墨烯制备技术的论文,他沉吟一瞬,对着镜头说出意味深长的这句话。 然后便是欧洲的石墨烯材料公司因他的发言而关注论文,并在下一位发言人,一名MIT教授在自己的脸书个人账号写:“新世纪物理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已有十余年没有任何有趣的发现,没有诞生全新的理论,人们迈不出前人划下的圈。” “传统材料物理也面临着相同的处境,发展到了尽头,亟需另一种新型材料替代传统物理材料。” “过去我们将目光聚焦在纳米材料,事实上我们仍然在寻找适合的纳米材料。石墨烯是最有力的选手之一,它拥有无与伦比的特殊性,但首先我们对它的探索始终夭折在第一步。” “可是,我想说的是困境被打破了。” ……紧接着其他相关研究领域里的物理学家的评价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欧美石墨烯材料公司开始关注到盛明安的两篇论文。 石墨烯技术社区(国内某石墨烯技术论坛)将国外的报道搬运到论坛里,瞬间为平静多年的论坛注入一道活力。 驻海外新闻记者留意到这条新闻,予以了一定的重视。 消息真正爆上各大APP头条的引-线却是一道‘国发’开头的文件下来,连多等几个月到明年的两会提议都来不及似的,赶早定下‘第三代半导体’的大科学工程发展计划。 将津市作为硅基半导体基地、金陵市作第三代半导体基地,两市带头,向周边城市辐射向全国,共同开发华国两代半导体材料发展方针。 该头条新闻下方附带一个介绍#第三代半导体#的视频。 【这么早就提出第三代半导体?先把国产硅基半导体产业链稳定再说,别瞎搞有的没的。】 【13.5nm光刻机样机才发布不到一年就开始下一代半导体产业链发展了吗?不要空喊口号。】 【注意审题,是半导体材料,不是半导体!】 【评论的人就问你们看视频了吗?】 【不用看视频也知道讲什么,大概介绍什么是第三代半导体,我国什么时候开始布局、多么重视之类的屁话。】 【2333虽然不看视频但我选择相信国家,因为我半导体基金疯涨,今年狠赚一波。】 【――卧槽!看完视频回来,跪着喊卧槽!】 【视频看完后,我先去买了几支涨势不错的半导体基金。不为别的,就是对祖国爱得深沉。】 【虚伪!】 【懒得看视频,等课代表总结。】 【石墨烯制备技术被攻破,将投入产业化生产,未来生活将出现大量石墨烯原材料的意思?】 【有生之年,我竟然能经历材料革命?!】 【石墨烯制备技术谁攻破的?求名字,我想买基金TAT】 【黑金科技吧,我记得知名度最高。】 【好像是发表在PRL的论文,我记得黑金科技的牛锐智教授在PRL陆续发表了数篇石墨烯制备技术的相关论文。】 【牛教授?!他可是去年的国家院士提名,今年铁板钉钉的院士!】 【国士无双。】 【牛逼!膜拜!】 【……】 *** 黑金科技高层办公室。 黄副总毕恭毕敬送走特意来看访石墨烯制备技术研究项目的市领导,得到政府将会大力扶持的信号,正是高兴得心理冒泡的时候。 等送走人,黄副总一转身看向大步走来的丁总,将人拦下笑呵呵说:“最近过得怎么样啊,丁总?” 丁总面无表情:“吃得下睡得着,过的还行。” “恐怕好日子持续不了多久了,丁总多珍惜。”黄副总:“还有几个月到年底了吧?” 身后人应是。 “国人就是喜欢把什么事情都堆在年底办,比如年会,还比如劝退。不过如果是我,我会选择主动辞职给自己留点颜面,不然被人家扫地出门该多难看。”黄副总嘲讽:“你说是吧,丁总?” 面对气焰嚣张的黄副总,丁总无可奈何,企业近来频繁的人事调动确实不利于他,而董事长几次找他谈话也有意无意暗示他主动辞职,免得到时撕破脸大家都难看。 可丁总在黑金科技兢兢业业干了七-八年,还不到退休的年龄就被赶走,实在太给人难堪了。 丁总忍气吞声:“劳烦您让个路。” 现实面前,他不得不低头。 刚向前走了几步,丁总便听到身后黄副总的秘书陆续收到几个电话,开了外放,接连不断的恭喜通过电流翻译成语言响彻空荡的走廊。 大意是恭喜黑金科技收到几个国企注资,又被政府看好,股盘还一路绿灯,更甚还直接恭喜他石墨烯制备技术大获成功、为国争光等等。 黄副总深感不解:“什么石墨烯制备技术成功了?” “您别瞒了,随便找个能上网的地方都知道您公司攻破石墨烯制备技术,国外什么诺奖大牛、常青藤教授夸上了天,中央的文件还挂在新闻官网,我估计今晚各大央视台新闻联播都会说一遍。” “!!” 石墨烯制备技术攻克了?! 黄副总狂喜,怎么牛教授没提前说? 不管了,先宣告这个好消息再说! 丁总瞬间塌下肩膀,一边高兴这么艰难的技术首先被华国攻破,一边感叹自己恐怕等不到年尾辞职了。 他心情复杂的回办公室,助理抬头:“丁总,陆工的电话。” 陆音?找我干嘛? 对了,他们的项目跟牛锐智的项目冲突,牛锐智项目一活,他们就死。 忙活一年白费功夫,比他还惨。 丁总如是想着,倒好脾气的说:“拿过来。” 他准备好好安慰陆音,不料话筒那厢的陆音兴高采烈的说:“丁总,您对石墨烯制备技术专利优先代理权有没有兴趣?” 丁总:“??” 丁总:“小陆,你在说什么?” 陆音停顿片刻,猛一拍脑门:“我忘了您还不知道,我们盛工一个月前攻破石墨烯制备技术了!” 丁总震惊,盛工、盛明安攻破技术……不是牛锐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