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

建党伟业中影集团

第17章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借款不是问题,但是我们需要总统阁下给予保证,此后,贵国但有需要借款,必须优先考虑银行团!”说话的是英国汇丰银行的代表。

    “没有问题,没有问题。”袁世凯一口应承,他接着说道,“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振兴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所面临的情况不过是暂时的,只要四国银行团予以启动资金,那么,很快,我国就能给予诸君以丰厚回报。”

    四国银行团早在1910年就成立了,而成立初衷就是为了对华实施经济侵略。

    1910年年初的保路运动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四国银行团和清廷签订了不平等合约。现在清廷倒台,四国银行团将主意打到了新生的中华民国政府头上。好在他们和袁世凯也算是老熟人了,再次交涉,轻车熟路,彼此之间都有默契。

    向四国银行团举债以维系政府运转,袁世凯何尝不知道这是饮鸩止渴,但是对于权力的渴望,让他顾忌不了那么多了,只图能度过眼前难关,打牢统治基础。或许在他心中,以泱泱中华之力偿还些许外债实在是举重若轻,他却没想到,随着四国银行团成为新生北洋政府的奶妈,在事关国体尊严的事情上,他等于拱手让出了话语权。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之初,就和四国银行团合作无间,这给后面的唐绍仪内阁出了个大难题。

    唐绍仪原本只是一个小吏,只是因为袁世凯的青睐和提拔,才得以达到如今的高度。不管唐绍仪本人怎么想,至少在袁心目中,唐乃是他的亲信。而唐本人作为一名有过留洋美国经历的海龟,比较欣赏西方民主政治,在政治大方向上倾向于革命党。

    唐绍仪的这种倾向,在南北和议之初就表现了出来。而孙中山正是因为看出了这一点,才会亲自介绍他加入同盟会。

    身为袁世凯挑选出来的得力干将,唐绍仪却开始偏离袁的方向路线,转而和同盟会打得火热,这自然引起了袁世凯的不满。

    袁世凯之所以耍阴谋手段,不去南京就职而在北京宣誓,正是想要跳出革命党所设置的法律框框,转而达成独裁统治的目的。唐在他的心目中,本来就是一个可供自己驱使的棋子,是要为他达成独裁统治的目的冲锋陷阵的。现在可好,唐绍仪不仅不再听其驱使,反而和同盟会的那帮人打成一片,这自然让袁氏无法容忍了。

    如果说孙中山是一个理想家,那么袁世凯无疑就是一个阴谋家。

    于是,比款事件出炉了。

    同盟会会员占据绝大多数要位的唐绍仪内阁,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制约袁世凯这个大总统的权力。作为责任制内阁,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之初所遇到的难题,现在大部分都分摊到了唐氏内阁的头上。其中,最紧迫的就是财政危机。

    按照南北和议约定,唐绍仪将会在3月15日左右南下组阁,然而就在他将要成行之际,尴尬的事情却来了——堂堂中央政府,居然连组阁所需要的经费都没有。

    没钱怎么办?借吧,可是向谁借呢?

    北京兵变,袁世凯上台以后,四国银行团为了彻底垄断对华贷款,达到侵略中国经济的目的,在私晤袁世凯达成口头约定以后心有不甘,又公开提出“鉴于中国局势不稳,即日起将停止垫款”。并开出恢复垫款的种种条件,那就是自此以后,中国需要举借外债的话,只能选择四国银行团。

    四国银行团这种跋扈的态度,引起了唐绍仪的不满。他随即条陈袁世凯,撇开四国银行团,和比利时财团达成借款100万的协议,随即带着50万借款南下组阁去了。

    唐绍仪南下组阁之初,袁世凯对其是抱有热切期望的,希望他能够削弱同盟会的实力,转而打造一个能为自己所用的傀儡内阁。

    然而,唐绍仪在南京的种种表现,却违背了袁世凯的意志。

    内阁4月份北迁以后,唐的一系列表现,更加引起了袁氏的不满。于是,当初袁世凯批复了的比款案被袁及其亲信翻了出来,开始成为倒阁的有力工具。

    4月的一天,袁府书房内,袁世凯和赵秉钧、段祺瑞三人正在低声商议。

    赵秉钧在唐氏内阁担任内务总长,惟袁马首是瞻的他此刻正在为袁世凯鸣着不平:“唐少川太过分了,他能有今天,靠的还不是慰亭,可是最近他都做了些什么?慰亭,长此以往,对于我们北洋可不是好事啊!看来我们得早作打算。”

    最近一段,唐绍仪越来越有摆脱袁世凯控制的趋势,有几次,他居然直接驳回了袁世凯下发的公文,乃至袁的侍从武官在护卫袁离开总理衙门的时候,只要见袁脸色不善,便会私下讨论:“今日唐总理又欺辱我总统耶!”

    袁世凯沉着脸不语。

    段祺瑞看看赵秉钧又看看袁世凯,慎言道:“我观少川近来的政务处置尚称公正,当不至于吧?”

    赵秉钧立刻反驳:“芝泉,你竟然也这么说?难道说,你也被孙大炮给收买了?”唐绍仪最近种种逆反举措,在赵秉钧等铁杆北洋想来,肯定是被孙中山给收买了。所以,赵秉钧才会这般说。

    段祺瑞立刻反驳:“我哪有?”

    袁世凯也呵斥道:“智庵不要乱说,芝泉的为人我一直信得过的!”他嘴里这样说,看向段祺瑞的目光却透出点复杂的意味来。然后他看向赵秉钧,与其目光相接时递了个眼色过去。赵秉钧本有话含在了嘴中,接触到这个眼神,就立刻咽了回去。

    很快,段祺瑞和赵秉钧便告辞而去。不久,赵秉钧却又独自回转来。他再次见到袁世凯的第一句话就问:“怎么?芝泉也有问题?”

    袁世凯摇摇头,道:“芝泉是单纯的军人,有些事情,你知我知即可!”

    “哦。”赵秉钧若有所思。

    两个人重新落座后,袁世凯问道:“我有意让熊秉三(秉三,熊希龄的字)和银行团商量借款一事,你意如何?”

    熊希龄是唐氏内阁的财务总长,伪政府筹款事宜,正该由其负责。

    赵秉钧看着袁世凯,想到什么,眼前一亮道:“如此一来,唐少川和熊秉三必然会起争执。熊秉三和共和党一直想取而代之,对于他们来说,这可是天降良机。不过,仅仅如此还不够,我觉得我们还需要……嘿嘿,银行团知晓这事的话,那帮洋人绝对……”他话没说完,见袁世凯将右手食指放在嘴唇前,知道这事泄密不得,遂会意地微笑,闭上了嘴巴。

    发生在袁府书房的这一幕,唐绍仪自然无从知晓。倒是他的一举一动,被袁世凯打进同盟会的卧底瞧在眼里,转瞬就成了袁氏书房的议论主题。

    很快,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静等唐氏内阁向自己摇尾乞怜的银行团,首先知道了唐氏内阁撇开自己和比利时财团达成借款合同的事。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