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一跪,后面一堆人立马附和:“陛下圣明,我等望尘莫及。” 此行一出,不仅是朝堂上文武百官脸色难看,就是沈镇海也坐不住了。 一群狗东西! 反向倒戈也就算了,敢明目张胆的和老夫对抗! 他往前踏出一步,拱手道:“不知道陛下有何决策,也好让我等瞻仰分毫。” 说着,老辣的眼神带着山洪海啸一样的杀气,看向鲁云和吴道锋几个叛徒。 那意思分明就是想将他们生吞活剥! 鲁云有些心虚,眼神躲闪,不敢再看。 吴道锋却是个耿直的,既然选择了队伍,他毅然抬眼,和丞相眼神相撞,正面刚。 李辰觉察到这细微的气氛变化,得意洋洋,转身踱步,一步一步,朝着沈镇海走去。 边走边说道:“朕,要开办科举制度,每年一办。科举考试不分贵贱,大魏子民皆可参加。” “考试分为乡试、省试与殿试三个阶段。乡试和省试由各大省份考官史官共同考核,殿试由朕亲自考究,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话音刚落,整个朝堂都喧闹起来。 陛下此举分明是要断了他们后辈的仕途之路啊。 大魏朝堂之上的大臣,有几个大臣的儿孙是真的真材实料? 他们早就被奢靡享乐,情色酒欲掏空了神智,原本还有世袭这条路,可以永保荣华,现在陛下是不给他们活路了啊。 尤其是沈镇海,差点咬到舌头。 纵横朝堂几十年,养的大鱼都在朝堂后辈当中,路都铺设的差不多了,却被李辰一铲车挖断了。 简直就想将他往绝路上逼! 这怎么能行! 沈镇海老眼一眯,往地上一跪,牙齿咬的咯咯直响,义愤不已道:“陛下,大魏自开国以来,就没有三教九流进朝堂为官的先例,如此推行科举制度,难道是让大魏的商贾平民进军朝堂,同我们平起平坐吗?” 听到丞相大人的话,朝堂上刚还像怨妇一样,窃窃私语的大臣们,立马找到了主心骨,看到了可以驳回陛下决断的希望。 胡柬泰首当其冲,跪地匍匐道:“陛下,丞相大人所言甚是啊,三教九流和贵族之间本就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国本不可动,祖制不可违啊!” “陛下请三思,陛下请三思啊……” 我去你妈! “哐当!” 李辰神情炸裂,猛的抬脚,一脚踹翻旁边兵部尚书胡柬泰,怒不可竭的吼道:“祖制?你们他妈都听谁的?” “老子才是大魏的新帝,一天到晚都拿祖制说事,要不就是始皇和先帝 ,朕看你们这么忠于他们,现在就成全你们,让你们统统去陪先帝!” 天威震怒,凛冽无比。 大殿之上,群臣匍匐,瑟瑟发抖。 刚才还在劝诫的大臣,听到陛下这样说,吓得抖如筛糠,连连磕头:“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我等绝对没有这个意思,我等只是为大魏江山着想啊……” 我想你麻痹! “砰砰砰!” 李辰没有想到,盛怒之下,还有官员敢不怕死的狡辩。 气的他抬起四十五码的大脚,朝着那个大臣连踹下去。 “啊……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咔嚓~” 直踹的那个大臣惨叫连连,口吐鲜血,肋骨骨折声炸响耳边。 看着李辰狰狞可怖的脸,还有萦绕他周身的浓烈杀气。 文武百官吓得脸色煞白,有的甚至当场失禁,再也没有人敢发出半点声音。 沈镇海见陛下当场殴打大臣,还是自己比较重视的三品大员,忍无可忍。 压着怒火,跪了出来:“陛下息怒,天子当庭殴打大臣,实在有损天颜,还请高抬贵手。” 说完,对着李辰叩首一拜。 李辰大脚还没有收回,耳边传来了沈镇海出言卖好的声音。 他眼眸一深,缓缓回头,走向沈镇海, 冷冷道:“朕倒是忘了,首先反对朕推行科举制度的是丞相大人。” 闻言,沈镇海老眉一皱。 这暴君不会想过来踹自己吧。 “噔噔噔……” 寂静无比的大殿中,李辰的大脚,踩在光滑噌亮的大理石地板上,发出震耳声响,像极了恶鬼前行。 沈镇海的心一紧,连忙狡辩道:“陛下,臣,并没有反对您推行科举制度,只是,臣觉得寒门学子和三教九流不适合参加考试。” 李辰听到他强行找出来的借口,嘴角一勾:“依丞相所言,科举制度的考生就应该只能出自于贵族和皇族?” 沈镇海咬着牙,没有答话。 李辰走到他的面前,以死神之势俯视着他,凛冽道:“朕一直以为丞相大人是大魏肱骨之臣,是朕的心腹,没想到丞相大人居然这样不知感恩,忘恩负义!” 不知感恩,忘恩负义? 全场惊惧。 没想到陛下居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这样羞辱丞相大人。 他们低着脑袋,心中却敢怒而不敢言。 “陛下,微臣不明白。”沈镇海匍匐更低,心底的愤怒让他忍不住想要咆哮。 李辰龇牙,蹲到他的面前,不屑道:“丞相,你自认为高人一等,就可以在朕的面前羞辱朕的子民?” “什么商 贾平民,什么三教九流?难道你祖宗十八代出生下来就是贵族?还是说你吃的大米是你娘种的?” 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 几句话,让原本就气的不行的沈镇海差点昏厥。 陛下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他祖宗十八代,甚至是他的母亲都骂了一遍,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他气的老眉直抖,恨不得将手指头,扣进面前的瓷砖里。 “陛下,老臣……” 感受到朝堂之上风向巨变,气氛越来越不对,站在一旁的林国华眼珠子一转,赶紧站了出来,快速打断沈镇海的话。 对着李辰道:“陛下息怒,臣以为,百官既然和陛下意见不同,我们何不打一个赌。” 林国华身为吏部尚书,对于科考一事有绝对的发言权。 他站出来说话,立马缓解了朝堂之上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 “额?吏部尚书有何高见?” 李辰起身,快速走上玉台,重新坐回九龙宝座之上。 林国华拱手道:“大臣们纠结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追根究底还是觉得,平民教育落后,不如贵族先天优势,既然这样,我们何不来个一月之约。” “什么是一月之约。”李辰追问。 随即对着文武百官抬了抬手:“你们也都起来,听听林尚书怎么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