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坐在书桌前冥思苦想。 “九重天阙作为京城最大的青楼,这格调必须要高!” “自古以来,青楼就是才子佳人聚集的地方。大梁文武并重,文道丝毫不输武道,甚至还隐隐占据上风。” “那九重天阙自然也得沾沾文气。” 想到这儿,萧乾来了主意。 “傅老,备墨!” “好嘞,小王爷!” 这一夜,萧乾手握毛笔,挥斥方遒。 写出了数百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诗词大作! 其他的别问,问就是抄袭唐诗三百首…… 傅老震惊了! 他万万没想到,自家小王爷不仅武道超凡,竟然连文道修为也如此深厚。 看那欲要破纸而出的文道正气,傅老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气。 “小王爷,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 “把这些诗词都摆放在九重天阙中。” “对了,老二不是说我们王府有一副夫子画的镇魔图吗?也一同放到九重天阙里去吧。” 萧乾说道。 “是,小王爷!” 傅老对萧乾是越发的尊敬了。 第二天,京城一片繁华。 因为今天是九重天阙正式开业的日子。 大量的人流朝中央的那做巨大楼宇汇聚而去。 “啧啧,这座楼宇竟然高达百丈!真是了不得啊!” “这是广陵王府的小王爷萧乾挥斥千万道灵石建造出来的青楼,听说里面的姑娘们个个都美若天仙!” “哼!别把青楼那等污浊之物和九重天阙相比。里面的姑娘都是广陵王府从北域请过来的,卖艺不卖身。” “用咱们小王爷的话来说,九重天阙就是高档的娱乐场所!” “娱乐场所?这是何物?” “你管他何物,总之你只需要知道,小王爷说的就是对的!” …… 京城外,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手持一卷皱巴巴的古书进了成城。 老者举目望去,街道上的行人三三两两,看起来格外萧条。 老者心中疑惑,拉住一人问道: “请问京城是否发生了什么变故,街上行人为何如此之少?” 路人回答道:“哈哈,老人家。京城里的人都去观看九重天阙的开业典礼了。” “九重天阙?” 老者眉头一皱。 “广陵王府的小王爷萧乾前段时间花重金在中央地段建造了一个巨大楼宇,取名九重天阙!” “还请了北域的绝色美人坐镇。” “不就是一家青楼而已,何故如此?” 老者问道。 那路人说道:“听说萧乾把夫子墨宝——镇魔图放在了九重天阙里。” “引得天下文人蜂拥而至,无数势力倾巢而出。都想要一睹镇魔图真容!” 老者听到这儿,眉头紧紧一皱。 “竟然把夫子的墨宝放在青楼里!如此,老夫倒是要去看看了!” …… 九重天阙巨大的大门前。 萧乾高兴地说道:“感谢大家百忙之中还来参加九重天阙开业典礼!” “为了表示小王对各位的支持。” “今日九重天阙立下一个永不改变的规矩——” “只要有人能够留下一副文探花级的佳作,便可一睹夫子墨宝——镇魔图真容!” “一天仅限一位!” 听到这话,一直隐藏在暗处的文人仕子们立刻躁动了。 夫子,这是天下文人心中的圣人! 他们今日正是为了一睹夫子墨宝镇魔图而来! “各位,现在便可进入九重天阙,享受九重天阙神仙级的服务!” 话音落下,早就期待已久的众人朝大门蜂拥而入…… 刚进城的那个老者也跟着人流进入了九重天阙。 老者刚一进门,便被挂在正前方的一副副卷轴吸引住了眼球。 “这,这是……” 老者那双浑浊的目光从一开始的疑惑,到之后的肯定,最后化作浓郁的震惊。 “今天,小生今日一定要一睹镇魔图真容!” “夫子墨宝!今日终于要一窥全貌了吗?” 一群文人仕子匆忙走进九重天阙,你一言我一语。 “都让开!都让开!在下文探花境界,各位同仁请让行!” 这时,一个身穿青衣的中年书生自豪地走了出来。 文探花! 众文人纷纷退让。 大梁文道境界分为文人,文进士,文榜眼,文探花,文状元,大博士,大儒,夫子。 文榜眼境界的文人在大梁地位很高,等闲文人见到,必须行礼退让。 “文探花算什么,我周天辞,文榜眼境界!” “你们都给我到后面排队去。” 又一位老书生走了出来,傲气十足。 “在下不才,文状元境界。各位同仁还是让在下先行吧。” “嗯?前面那人的背影好熟悉……我去!是姑苏先生!” 九重天阙中,一群文人仕子都在争观摩夫子墨宝的机会。 当他们看到现在中央伫立不动的老者后,连忙正了正衣衫,来到老者身后安静地躬身站立。 “学生见过,姑苏先生!” 刚才一个比一个傲气的文人仕子,现在却是一个比一个乖巧…… 老者现在九重天阙第一层中央。 许久方才开口轻吟浅唱: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一首首古诗被老者念了出来。 身后的文人仕子听后,皆是震惊不已。 “姑苏先生不愧是稷下学宫屈指可数的大儒,竟然一口气作出这么多惊世之作!” “姑苏先生此次外出游学,看来领悟颇多啊!想来距离夫子也不远了!” 被众多文人仕子称作姑苏先生的老者叹了口气: “能作出此诗之人必定是有着惊世之才!” “我姑苏望不如远矣!” 众多文人仕子愣了愣一脸惊异。 听这话……难道刚才那些诗难道不是姑苏先生所作? 众人抬头,当看到悬挂在四周的卷轴后,更是震惊得目瞪口呆! “这……这是谁人所作?” “笔锋犀利,浑然天成,刚劲有力。此人必是书法大宗师!” “词风雄伟奔放,荡气回肠!此人诗词造诣深不可测!” “能写出这等诗词之人,必定不下于大儒境界!” “可是我们大梁总共只有四位大儒,他们的风格和此人完全不同!” “那会是哪位先生呢?难道我大梁又有大儒诞生了!” …… 姑苏先生看向远处的傅老,询问道: “不知作出这些诗词的前辈在哪里?” “可否替老夫引荐引荐?” 众多文人仕子纷纷将目光移到傅老身上。 傅老被这么多文道强者注视,有些发蒙。 他知道自家小王爷写的诗词很好,可他万万没想到,竟然连大儒姑苏望都自愧不如! “这……这诗是我家小王爷所作。”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