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眼五年,大明成日不落了?

秦湛支教时失足跌落山涧被好心人黄老爷子救下。被救下之后的秦湛赫然发现黄老爷子的村子竟然比自己支教的村子还要落后!与此同时,超级名师系统觉醒。为报恩同时也不忍见黄老爷子的儿子们一辈子窝在这“大山”之中,秦…

作家 起飞的蛋 分類 军事 | 25萬字 | 107章
78,士大夫的根基是对教育的垄断!
    朱元璋跟朱标等人听到秦湛的话之无一不是愣在了原地。

    在他们的眼里,皇帝是一定离不开士大夫的。

    天子的职责是受命于天,士大夫同样也是代天牧民。

    从古至今!

    历朝历代,不止一朝天子想要废黜士大夫。

    但是结果呢?

    最终兜兜转转,士大夫还是那个士大夫。

    反倒是平添了诸多“王与马共天下”的俗言。

    朱元璋的眼睛瞪的溜圆,不敢置信的看着秦湛问道

    “那,那不就成了蛮族了吗?!”

    在一旁的朱标等人也都是一副便秘的表情。

    他们可都是大儒宋濂的学生!

    自记事起,他们被灌输的便是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思想。

    即便是在秦湛这里,朱标等人已然对这些士大夫心生了不少的怨愤。

    但是他们在脑海之中多次推演,这天下确实是真的不能没有士大夫。

    听到蛮族两个字,秦湛的脸上登时便出现了一股不屑。

    “华夏因何被称之为华夏?”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250之大谓之夏!与士大夫何干?!”

    “地球没了谁都照样转!”

    朱元璋却长叹了口气道

    “咱也不是没想过要把那些人给换掉。”

    “但是没办法啊,换掉了他们,最后咱还是只能在那几家里挑人出来顶替他们。”

    现在朱元璋的心结便在这里。

    换掉一个吕家容易。

    甚至是将整个江南的士族杀得干干净净朱元璋也可以做到。

    但是杀完了之后呢?

    杀完了江南的士族,还会有江北的士族。

    杀到最后,朱元璋除了得到一身的骂名之外,朝堂之上还是一群腐儒。

    他们不仅不会对朱元璋感恩戴德,还会跳着脚骂朱元璋滥杀无辜!

    秦湛随手将手把在了常氏的手腕上察看常氏的脉搏。

    而后在一旁继续说道

    “明朝历史上出身士族的东林党,为什么能够逼得皇帝退让?”

    “因为他们都是人才?”

    “本质上是他们垄断了教育!”

    “他们只要对教育垄断的越严重,这皇帝就越离不开他们!”

    “在唐朝的时候更甚,更是存在了垄断朝堂近一千年的五姓七宗这样的世家大族的存在。”

    “当时的百姓甚至连书都买不起,怎么可能有寒门的人才出现?”

    “纵然是李世民那样的英主,最终也是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士族门阀低头!”

    在一旁的朱标脸色逐渐难看了下来。

    “先生,您这么说,恐怕有失公允吧?”

    “毕竟他们可都是自诩为往圣继绝学的。”

    “大明文教昌隆,没听说有人不让旁人读书这样的事情发生啊。”

    “而且大明也早已有了印刷术,虽然书本价格仍旧不低,但普通的百姓,也是可以接受得了的啊!”

    “按理说,穷人家的孩子,不应该也逐渐的出现,开始跟那些江南士族分庭抗礼了吗?”

    确实,大明因为有了木活字印刷术的存在。

    书本的价格便出现了一次断崖式的下跳。

    不然的话,朱元璋也不会放话出来让每户百姓家里都藏一本大诰。

    甚至家中有大诰者犯罪还可以罪减一等。

    各地的书院也逐渐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了出来。

    这些事情无一不是在说明,明代的书本其实已然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家中。

    更何况,在这个时代,谁要是敢不让穷人家的孩子读书,那绝对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压根就不用天子下令。

    当地的地方官就(befb)得直接拎着刀去把他家给抄了。

    听到这里,秦湛不由得摇了摇头在一旁继而笑道

    “确实,在白马驿之难后,五姓七宗的时代彻底结束了,但是士大夫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者,连寻常人都知道的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他们自然也知道,他们也在顺应新的形势而发生变化。”

    在场的所有人无不适一头雾水的看着秦湛。

    “变化?”

    “对,就是从直接垄断,转变成间接垄断,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历史潮流,抗拒不了,因此他们只能在这种变化之中,谋求最大的利益。”

    “称霸朝堂的千年士族没有了,但是一大批可以兴旺数代,纵使衰败之后也不失为富家翁的豪绅又出现了,他们还是士大夫,本质上是一样的。”

    朱标不解的看着秦湛问道:“先生,学生还是没有听明白,这自宋以后的士大夫,是如何间接垄断教育的啊。”

    这其实是在场所有人的疑惑。

    秦湛面无表情,缓缓的站起身来继续说道。

    “人人都知晓读书可以翻身,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明朝的普通百姓家里有多少人真的读得起书?”

    “书是读书所必须的,但是读书所必须的东西难道就只有书吗?”

    “十年寒窗固然苦,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十年寒窗,吃什么,喝什么?”

    “更何况,大明本质上还是以小农经济为朱棣,如果家中需要供养一个读书人,就意味着这户百姓的家里会失去一个劳动力。”

    “纵然是即便如此,其实按照一个五口之家的规模,供养出一个读书人,也是可以做到的。”

    “但,为什么没有?”

    “因为压在穷人家上面的担子,是可以调整的!”

    “除了田赋之外,还有一样东西叫地租!”

    “而土地的主人便是士大夫!”

    “他们自己或许都没有意识到,但是人的贪欲是无穷的,他们会本能的把土地的价值发挥到最高。”

    “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士大夫越有钱,后人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成为新的士大夫。”

    “而穷人则是生计维艰,活下去都难,更何况是供后人读书了!”

    “如此一来,虽然时而有零星的穷人家的孩子,会从千军万马中厮杀出来,成为一时美谈。”

    “但是绝大部分的土地,财产仍旧掌握在士大夫的手中。”

    “那些零星的“寒门贵子”不过就是挂在穷人面前的一块饼罢了!”

    这也是秦湛来西南支教最直接的原因。

    总要有人主动站出来。

    打破这个可怕的循环!.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