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涯开始了,早上的时候,田宇和胡玉涛在码头等我,然后一起乘船前往镇上。 当然,去镇上念书的也不止我们三个,光我们村就有十多个,坐满一整船,闹闹嚷嚷的,就像一群小麻雀。 船夫开船,吆喝一声:“娃子们坐好囖,注意安全!” 小船启航,破开波浪,哗啦啦往镇上驶去。 清晨的河面上飘荡着一层白雾,孩子们有说有笑的,其中有一半的孩子都跟我一样,小学毕业,这是第一次去镇上念书,很紧张,也很好奇。 田宇和胡玉涛比我年纪大一点,两人已经上初二了,算是“前辈”。 在路上的时候,两人就一直跟我讲校园里的事情。 当然,这两个混球嘴里讲出来的事情,都不是什么好事情,更是和学习没有半点关系,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打架斗殴,还有哪个女生漂亮,哪个老师有狐臭。 并且,他们把自己吹嘘的非常牛逼,在学校里是很有能耐的“大人物”,末了,还不忘拍着我的肩膀对我说:“阿淼哥,你别怕,学校里有人敢找你麻烦,你就来找我们!” 船夫撑着船桨,乐呵呵地说:“就 阿淼这体格,还有人敢找他麻烦?你俩小子,还是管好自己吧!” 我们来到镇上,晨曦初升,染红水面。 大山里的小镇沐浴在阳光下,古老的吊脚楼,爬满青苔的石板桥,袅袅炊烟升起,一切古色古香,却又充满希望和生机。 我们来到校园门口,校园门口有很多小摊,白天卖早餐,傍晚卖小吃。 田宇问我有没有吃早饭,我说早上走得急,没来得及吃。 田宇就去买了三个油果子,一人一个,一边啃着一边往里走。 校门口有执勤的学生,检查仪容仪表之类的,有两个学生拦住我们,告诉我们不能带早点进校。 我一听这话,就准备走到边上,把油果子吃完再进去。 不过,田宇和胡玉涛却不买那两个学生的账,田宇眼睛一瞪,凶巴巴地问那两个学生:“新来的吗?连我们都不认识?一边去待着!” 两个学生张嘴还想说什么,后面走来一个年纪稍大的学生,赶紧拉开这两个学生,然后给田宇和胡玉涛赔上笑脸:“宇哥,涛哥,早上好!他们是两个新生,没见过你们,不懂事,呵呵!” 胡玉涛咬着油果子, 指了指那两个学生:“记住我们的样子,下次再把我们拦下来,别怪老子不客气!” 田宇转身叫上我,三人吃着油果子,大摇大摆地走进学校,果然没有人敢拦我们。 亲眼目睹这一幕,我觉得刚才在船上,田宇和胡玉涛也不完全是吹牛逼,看来他们在学校里面,还是有点名号的人物。 田宇得意地吹了个口哨:“阿淼哥,怎么样?我没说大话吧?” 胡玉涛说:“阿淼哥,我们初二在二楼,有什么事情就来找我们!” 我点点头,和田宇、胡玉涛分道扬镳,我去了一楼的初一年级报到,他们则上了二楼。 虽然是镇上的中学,但也没有多少学生,像我们这种大山里的孩子,上学的真的不多,更别说上中学了,好些人小学毕业就不念书了,能够识几个字,他们就觉得很了不起了。 教学楼也就三层楼,一楼初一,二楼初二,三楼初三,每一层楼的走廊尽头,就是老师办公室。 旁边还有一座楼,是宿舍楼,一些住校生,就住在宿舍楼里面,同时,一些单身的年轻老师,也住在宿舍楼里面。 宿舍楼对面还有一排低矮 的平房,比较简陋的实验室,像是物理课,化学课就会用到。 中间一个黄土坝子,就是学校的操场,操场上有篮球架、乒乓球台等运动器材。 总得来说,校园算不上美丽,跟城里的学校更是没法比,但好在空气清新,环境干净,校园里绿树成荫,栽种着很多花花草草,走进校园,就像走进一座大花园,这种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 我刚进初一,需要分班,分班是随机分配的,我被分配到了一班, 我找到初一一班的教室,走了进去,教室里有很多生面孔,也有穿着不同民族服饰的孩子,我们这里本就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所以看见花花绿绿的民族服饰,也不觉得有什么稀奇。 不一会儿,一个年轻老师走进教室,自我介绍,说她姓张,是我们的班主任,欢迎我们就读初一一班,成为她的学生。 张老师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女老师,长得还挺水灵的,看她的衣着打扮,像是城里来的,我们看见她,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有这样漂亮的班主任老师,相信大家的学习积极性都会高一点。 张老师开始点名,点到谁,谁就高举 小手,回答一声:“到!” 点完名以后,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张老师便开始重新调整和安排座位。 因为我的身体很强壮,和其他同学站在一起,就像是鹤立鸡群,张老师只能把我安排在了教室最后一排。 没有办法,我这样的身高,若是坐在前面,肯定会像山一样,挡住后面同学的视线。 点名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张老师点到我名字的时候,我答了一声“到”,然后举手站了起来。 看见我的个头,张老师愣了半天,反复对了下资料,带着怀疑的口吻问我:“你真的是曾阿淼?” 我点点头:“是的,老师,我是曾阿淼,如假包换!” 张老师惊奇地说:“你平时吃的是什么东西,怎么比同龄人壮实这么多?你这个头,看上去哪像是十二岁,说你十八岁都不为过!” 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有人甚至当场就给我取了个新绰号“曾十八”。 同学们在哈哈大笑的时候,我发现好几个女同学,都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 毕竟,身材高大,样貌英武的男孩子,肯定比瘦小如鸡仔的男孩子,更加吸引女孩子的注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