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这么巧,当在郑家中,青舞让来接她的人回去,告诉自己父亲,她是不会回去的时候,秦心‘邑宰办事厅’这边,也是收到了来自大公子的信。 是由郑庆送过来的,秦心拿起信,他这几天盼星星盼月亮,就怕大公子没表示。现在,终于都有了反应。 打开了一目三个字,很快看完。 孟郑也是在一边问:“说了什么?” 秦心便回道:“夸了夸你夫君我考虑周到。” “还有呢?” “他果然没有信错你夫君。” “还有呢?” “没有了。” “……” 静默了一下,孟郑才又说道:“那夫君打算怎么回复大公子?” “现在时机还不是很合适,所以,还得再等等。” 秦心说完,便让郑庆回郑家告诉信使,帮他转告大公子,就说是应该的,毕竟,就礼仪宗法而言,大公子才是继承侯位的最佳人选。 郑庆听了秦心的话,领命回去。 然后,秦心则是继续读自己的书,顺便,在自己吸收那些先进知识的同时,也把孟郑也一起带上,让孟郑坐在自己怀里,一起看书。 “今天说说‘龙与狼的死斗’——从李陵直捣王庭解析汉朝跟匈奴战争背后的军政体系。汉武帝天汉二年,东浚嵇山山脚下出现了一支孤零零的汉朝军队……出塞三十天,总行程一千余里……” 秦心一边说,一边咂咂嘴:“唉,我也想要一支骑兵部队。骑兵,再加上能射三百步的弩箭,都不用多,只要一百人,再配上五六百步兵,大概就能割据一方了吧……” 秦心不知道的是,漫游此时已经跟大公子派来的信使取得了联络。 “有没有什么消息?” 漫游摇摇头,回道:“这些天来根本没有办法近那人的身。” “怎么做事的。” 对方便抱怨了一句,“明明大公子都已经给足你时间了。” 漫游听到对方这么说也是火气有点大,“你会做事,要不你来!我怎么做事不用你教!” “你!” “滚!” 以前漫游再怎么说,也是被众人捧着的,虽然是歌姬,但也是歌姬当中的翘楚,身边姐妹谁敢不服的。如果不是被突然派来当间谍,哪用得着在这里受气,说不定一个华丽丽的转身,就能成为某位大人的宠妾,可现在,想到这里她就更是生气。 “别以为我不想快点完成任务回去。你要不满意,你可以绑了他,去问问是不是站在大公子那边。” 对方虽然是一位下士,但是听完漫游这么说,也只能是悻悻而去,同时心中暗加了一句,小婊砸,不就是个歌姬,拽什么拽,迟早有一天把你摁在胯下。 当两人秘密谈完话后,郑庆也是回来了,把秦心的意思转达了以后,再送人离开。 之后见到漫游竟然也在附近,也是稍稍地留了个心眼,因为怎么说呢,郑庆老人精了,哪里看不出这漫游有点怪。 郑庆之所以会突然怀疑对方,全是因为对方太小看他了,以为他只是郑家的老奴,估计也以为他没什么文化,好欺骗,竟然曾不经意地问他,姑爷是不是大公子的人。 当时郑庆便留了个心眼,这漫游好端端地问这个做什么。 …… 而二公子的封地。 听说二公子竟然擅自找人去散播要打仗的消息,目的是想要瓦解郑邑秦心的练兵,大司徒蔡邦也是心痛自己为什么选了这么一位废物公子。 “你知不知道!君上现在什么都不做,就是因为事情还没有被正式地摆上台面。你这么做,不就等于是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君上要是眼红起来,说不定明天就会发兵来攻打我们。” “那又怎样。反正,这场战争迟早都是要打的。只不过是早打晚打的问题。”公子罡还有点嘴硬。 “我已经让人收买了君上的御用庖丁,不出三个月,君上肯定会暴毙,而且谁都不会知道是谁做的。君上到时候一死,我们才更容易名正言顺地夺位。” 蔡邦也是心狠手辣,脸色一狞道:“所以,请公子不要再做多余的事。” “真的!?”公子罡也是眼睛一亮。 “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是给你造势。公子知道为什么文王明明不是嫡子,而且还排第三,按理说到老二都不会到他,可为什么他还是可以继承父业?并且最后开创现在的大周王朝?” “吾不知,愿闻其详。” 蔡邦便道:“那你应该听说,文王有四个乳頭而且,据说还有一只小红麻雀衔着写满仁义的丹书跑到文王的家里。” 公子罡:“这倒是听说过。” “这些其实都不过是他父亲以及他家族的人为他造势罢了。文王上面还有两个兄弟,一个是太伯、一个是仲雍,你以为他们两个真的是和平禅让?” 公子罡:“不是和平禅让是什么?小学的竹册上都是这么说的。” 蔡邦便道:“那你就已经被蒙蔽了。那是因为文王家族势力太大,文王的祖母是姜姓氏族的公主,文王的母亲是有挚氏的公主,这两大家族背后的实力,才是他继承侯位的根本保障。太伯、仲雍就是背后没人,才被发配边疆,就像公子景。” “受教!那大叔父,我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你要让蔡国的人都认为,只有你才是接受了上天的意旨,只有你,是上天派下来最适合当我们蔡国之主的人。” 公子罡听完后茅塞顿开。 “就跟之前郑邑那位姑爷一样!” “倒蠢不完全。”听到公子罡这么说,蔡邦这才在心中暗暗道。 之后…… 慢慢地,蔡国各地都纷纷流传着一则传闻,那就是“大楚兴、陈胜王”。呸!不对!应该是……反正,就像是猜谜语一样,突然天降征兆,然后,大家就都开始议论这种异象代表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蔡邦当然不会让大家立刻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会让天降异象的消息一步步在蔡国传开、然后一步步发酵,只有当蔡侯突然暴毙,才是答案揭晓的最佳时机,到时候,他们便一鼓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