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

上一世,沈宜秋战过白月光,斗过朱砂痣,过五关斩六将,从没落世家女熬成皇后,终于熬死了狗哔男人,荣升太后。谁知脚底一滑,撞死在皇帝棺材上,回到还没出阁的十五岁沈宜秋眼一睁,发现回到了新手村,气得把眼一闭翻了个身:爱谁谁,老娘这回不伺候了尉迟越回望人间...

第63篇
    众人都说,三房娘子那时费尽心机勾引沈三郎,差点将沈老夫人气出好歹来。

    一直到如今,下人中还有人传,三房娘子是狐狸托生,所以才将三郎迷得神魂颠倒,闹得母子失和、家宅不宁,死了还作祟,拐了郎君去陪她。

    素娥一哂:“说出来你大概不信,那时候郎君请媒人求娶娘子,娘子不愿嫁,邵家阿翁也不愿娘子嫁他,郎君不知求了多少次,足足熬了三年,后来邵家阿翁见郎君志志诚诚,这才松了口的。”

    湘娥奇道:“这却是为何?”沈三郎那时候中了状元,生得又俊朗,多少高官公侯要捉他回去当女婿,怎么还有人不愿嫁的?

    素娥道:“门不当户不对,邵家老翁生怕女儿嫁进来受磋磨,娘子喜欢自在,也不愿在宅门里束手束脚。

    “不过我们郎君对娘子没的说,你看如今大房二房四房,哪一房不是许多小妾外室,我们郎君房里gāngān净净,一只母苍蝇都飞不进。都说我们娘子厉害,娘子哪里管过这些,男子真要娶妾,谁又拦得住?”

    她叹了口气道:“当初宁家……算了,不提也罢。”

    宁家有四十无子方能娶妇的家规,太子却是一国储君,三宫六院是一定的了。

    素娥又道:“有的话以前不好同你说,如今不在沈家了,倒是能大胆说一句。

    “那时候娘子和郎君过身,小娘子回京城,邵家郎君和娘子想将她接回去养,可惜老夫人没答应。若是在舅家长大,小娘子不知能少吃多少苦。”

    湘娥默然,虽然离开了沈家,她到底做了多年沈家奴仆,也不好说主人家的是非。

    素娥却是毫无顾忌:“要我说,沈老夫人的心肠也太硬了些,小娘子刚失了双亲,她就要将自己看不顺眼的地方硬掰过来。

    “小娘子小时候和我们娘子一样,是左利手,老夫人看不惯,要纠她,叫嬷嬷拿了戒尺,一见她伸左手便啪地打下去,小娘子小时候多倔啊,越打越要伸,疼了就咬牙忍着,一声也不吭,就只眼泪一串串往下掉……”

    她说不下去了,抽了抽鼻子:“不提了不提了,都过去了,只盼殿下少让小娘子受些委屈吧……”

    湘娥搂了搂她的肩:“咱们娘子那么聪明,一定会顺遂的。”

    素娥抬袖子抹了把脸:“早些睡吧,明日起娘子要接手宫里的内务,且有得忙。”

    翌日,果然一大早便有内官来承恩殿求见太子妃。

    沈宜秋昨夜睡得晚,这时候已经醒了,洗漱完毕,正靠在chuáng头看时下风靡京都的传奇故事。

    这些故事大多是士子们的行卷,被有心人搜罗到一处,辑成故事集,无不天马行空,文采斐然。

    她看得津津有味,连肚子都不饿了,看到有趣处,便不由自主地抿嘴微笑。

    就在这时,有宫人进来道:“启禀娘子,内坊典内汤世广、家令寺丞冯和求见。”

    沈宜秋掀了掀眼皮:“请他们去东侧殿等着。”

    说罢也没有起来的意思,仍旧悠然自得地靠在chuáng上看书。

    宫人面露迟疑,内坊典内和家令寺丞虽然是内官,但都是有品级的,一个从五品,一个从七品,平日在东宫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太子妃这样gān晾着他们,不知是何意思。

    沈宜秋见她不走,问道:“还有何事?”

    宫人见识过太子妃的厉害,不敢置喙,连忙领命退出殿外。

    沈宜秋不以为意,看完手中一卷,又叫湘娥取来下一卷。

    这会儿宫人中几个较机敏的已经看出来了,太子妃这是有意要给两位内官一个下马威,心中暗道这世家女果然好生厉害。

    沈宜秋却是吃一堑长一智。

    尉迟越又要忙朝政,又要管内务,本来就分身乏术,娶了太子妃,便将宫内事务一股脑地扔给她,只派了几个内官、女史协助她。

    彼时沈宜秋才十五岁,虽跟着沈老夫人学过理家,可东宫的规矩和人事之复杂,远非一家可比。

    她害怕叫宫人们看轻,遇事也不敢开口便问,只靠着自己摸索,熬了不知多少夜,才将那千头万绪弄明白,一边还要担心自己不得太子喜欢,有负祖母的殷殷期盼。

    然而在宫中能冒尖的人哪个不是人尖,一个小娘子的虚张声势,又如何骗得过他们?只消一眼便能看出她的心虚和没底。

    他们也知道太子对这个皇后选中的正妻并不喜爱,更知道她虽为世家贵女,沈家却是个空架子,不过凭着祖坟里几根枯骨骄人,实权是没有的,因而也不将她放在眼里。

    纵然太子驭下谨严,下人不敢造次,但眼角眉梢流露出些许轻慢之色,或是扯着“祖制”、“成例”的大旗来给她软钉子碰,却也够她难受的了。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