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试射后,各炮兵阵地上的炮长根据炮弹落点情况,报出调整数据的口令。 一炮手赶紧迅速准确装定诸元,二炮手接过炮弹就放进炮膛。 快速的3轮齐射,然后赶紧拆解迫击炮。 理论上迫击炮一分钟是能快速发射二十三十发,甚至上百发。 但是这只是理论上。 对手要是有火炮,而且火炮比你还强大的时候。继续原地炮击那就是等着挨炮的。 同时为了延伸炮击覆盖面,也是需要将迫击炮前移的。 而且发射过多,炮膛会发红。这样极限发射,炮膛很容易就报销。 尤其是对于基础材料技术落后的华夏兵工厂制造出来的火炮,炮膛更不耐用。 三轮、五轮过后就要冷却,延长炮膛的寿命。 所以发射几轮,必须转移炮阵。 这是炮兵的常规操作。 每一轮炮击前后需要花费差不多7分钟的时间。 具体要看炮兵的整体水平。 一炮手在拆解,炮长在跳脚大喊:“快点!再快点!咱们这是偷袭用的!你不快被敌人发现就跑不了啦!” 一拆解好,一炮手扛着炮膛就飞快地跑向预订的炮点。 二炮手,扛着一个炮弹木箱子,也跟着跑。 三炮手拿着铁铲,将陷入泥土中的座板撬出来,背着跑。 四炮手,五炮手牵着载着炮弹的驮马,跟上。 跑到炮点,三炮手拿着铁铲将地面整平,拍结实,让座板平稳放置。 安置好座板,一炮手赶紧架起炮膛,组装,调整炮口。 五炮手从驮马放下装着炮弹的木箱,四炮手负责递送。 二炮手接过四炮手递过来的炮弹,拆除安全装置,又开始了一轮炮击。 …… 轰隆隆! 轰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