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哥,你这样太看得起我了。”秦奋没推辞,立刻喊姚宏民“姚哥”。 后者听得眉开眼笑,一连拍了几下秦奋肩膀。 “秦兄弟,下次要记得……去我家,我那全兴酒可是很好喝!”姚宏民话语里,已经有几分醉意,但听得出来兴致很高。 “我一定去。”秦奋连忙答应。 俏丽的刘秘书,搀扶着姚宏民离开。 夜风习习。 秦奋站在饭店门口,一直瞅着姚宏民的车屁股消失,他才转身离开,摇头笑着钻进了黑色桑塔纳里。 这次宴请姚宏民,虽然没有马上说服他全力生产彩钢瓦,但是也收获不小。 特别是姚宏民要跟他称兄道弟,简直是意外之喜。 如此一来,他跟轧钢厂那边的联系就更紧了。 附近的一些地方,道路被洪水冲毁。 秦奋干脆开车沿着江岸走。 一路上凉爽的晚风吹进车窗,秦奋打开了城市电台,里面传出忠州广播音乐台主持的温柔声音。 “城市音乐台FM103.3兆赫……下面有听众点播一首陈慧琳演唱的《记事本》……” “翻开随身携带的记事本,写着许多事都是关于你。” 吹着温柔的夜风,秦奋哼着歌一路赶回位于水利局的新家 。 已经是晚上十点。 秦奋回到家轻手轻脚,这个点,朵朵应该已经睡了。 房间里没有开灯,只有卧室里的床头灯依旧在亮着。 杨青梅正低着头,手拿针线,仔细的在床头灯下缝着东西。 因为生活的好转,这段时间杨青梅气色好了不少。 床头灯下的她,脸色已有几分红润,微微低垂的眉眼,秀丽中有一丝丝女性的妩媚。 她不知道是想起了什么,嘴角逸出一丝微笑。 秦奋没有马上进入房间,而是静静欣赏了一会儿杨青梅。 这样如一泓清泉般清澈的女人,后世已经很难看到了。 可没想到秦奋站了老半天,杨秀梅毫无发现,她依旧保持着缝东西的动作,表情娴静。 秦奋先是愕然,继而莞尔,最后实在忍不住悄然走上前,想要给杨青梅一个惊喜。 等他走到杨青梅身后,想要凑到杨青梅耳根处时,他目光落在了杨青梅手中的东西上。 秦奋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再也挪不开。 “这绣的东西,绝了!”秦奋内心里十分震惊。 作为后世的商海大鳄,秦奋平时出入不少艺术展览、拍卖会,对很多艺术鉴赏能力很高。 曾经他一度沉迷于国粹艺术,比如面前杨青 梅正在做的事——刺绣! 他一眼看出,杨青梅用的是最普通、也是最古老的绣法之一——平针绣。 细密的针脚,仿佛画家手中的墨笔,勾勒出一副秀美江山图案。 烟雨朦胧、山明水秀,一叶渔舟穿行烟水中,平添几分出尘的飘逸。 秦奋真是吓了一跳。 杨青梅绣的东西,不简单。 以他对艺术品的挑剔眼光来说,这是难得的上上之作,是能拿去拍卖会当珍品拍卖的。 这刺绣作品色彩丰富、情调浓郁。 仔细看去,不仅仅有平针绣法,还有许多虚实乱针绣法、抽纱刺绣…… “啧啧,这东西是宝贝啊。”秦奋忍不住啧啧惊叹。 沉浸在刺绣中的杨青梅,骤然听到耳边的赞叹声,不禁吓得心脏一紧,随即发现是秦奋。 听得出来,秦奋不是纯粹的拍马屁,而是真心觉得东西好。 杨青梅脸色微微一红,被夸奖得有些不好意思。 “我就随手绣一下,你说得太夸张了。”杨青梅耳根处烧起几朵红霞。 “我说的是实话。你的绣法形神兼备,针法中透出灵气,一根丝线分多个丝,普通的几根针脚你看看,表现力度也不一样……”秦奋侃侃而谈。 杨青梅一开始只是随 意的听,到后面坐直了腰板,脸上露出惊奇之色。 她对于自己的绣法,虽然嘴巴上很谦虚,骨子里还是有一股骄傲的。 平时她的针线活拿出去卖,市场上都抢着要。 秦奋的一些评价,居然能够点评到她绣法最重要的核心。 杨青梅不禁对秦奋刮目相看,震惊之余,心里面平添几分甜蜜。 “你说得没错,不过也说得太好了。”她嘴角露出笑容。 “青梅,以前我怎么不知道你刺绣这么厉害?”秦奋很疑惑:“你什么时候学的?” “以前……你每天喝酒赌博,什么时候看过我绣东西。”杨青梅抿嘴道。 秦奋不禁脸色一红。 是啊,以前他那么混账,哪里会将目光放在杨青梅身上。 就算是注意到她的时候,往往也是为了向杨青梅要钱买酒、赌博。 “我刺绣是奶奶传给我的,她解放前在大户人家里做过绣娘,方圆百里内都知道她的好手艺。”杨青梅没有继续责备秦奋,而是回忆起了从前,跟秦奋谈了一些杨家奶奶的事。 秦奋这才恍然,自己从前对杨青梅一点都不了解。 浑然不知道杨青梅祖传了一手好的刺绣法。 “……以前太忙了,没什么时候做刺绣。这 段时间,你不是好起来了吗?我时间也多了,就想着将刺绣这门手艺捡起来,慢慢绣一点东西,赚点钱。”杨青梅认真道。 秦奋有钱之后,让杨青梅将平时的兼职全部辞了,汽修厂的漆工工资也给跟周旺生打过招呼,办理了长期病假。 只是杨青梅并不是甘心于纯粹做家庭主妇的女人,她还是想要用自己的手艺,能给家庭发一份光和热。 秦奋捧起杨青梅绣的《江山如画》绣品,嘴里啧啧有声。 近距离内,他更加能体会到这绣品的工整、精致,简直比他在一些绣品展览上看到的大家作品都不遑多让。 不愧是老绣娘留下来的优秀技艺。 “青梅,你这副作品,何止是能赚点小钱。从前你卖出去的东西,完全是贱卖了,别人不识货。” 秦奋又感叹了几句。 杨秀梅被夸得有点扭捏,平时第一次她被秦奋这么夸奖,说得她跟电视上的那些艺术家一样。 “……哪有这么好。”杨青梅轻声笑道。 秦奋心中却在琢磨。 他手上的绣品,如果放在后世,起码要十几万一平吧。 这是真正的国粹! 没想到杨青梅,身上有这样的惊人的刺绣技艺。 她平时根本是身怀宝山而不自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