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朝堂之争 只不过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缺点的存在。 “您就放宽心,老嬷嬷看上去没有什么两样,一如既往。”林妈妈还是穿着那套儒式袄裙,好像她只对这件衣服情有独钟,这件衣服对于她来说有着珍贵的回忆。 “老奴和她聊了几句,她过得也很好,言语间也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就想着能为夫人您效力。” 文久瑜满意的点点头,幸好这老家伙识货,省得惹出麻烦,收拾起来自己也不耐烦,糟心的厉害。 “那天出去小月儿身上可有什么东西?” 莹火绰绰,时不时的发出一阵噼啪的响声,那是蜡烛烧到灯芯烧的最脆弱的时候,林妈妈无意识的瞥了一眼,接上文久瑜的话茬。 “仔仔细细的检查过了,并没有什么东西。”知道这是担心老嬷嬷可能会做出什么动作,说白了就是还是怀疑那人有二心。 悄悄在心里叹了一口,也知道这位主子的性子,无非就是不相信人没有野心。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太监尖锐的嗓子还是照常按照时辰响起来,很是准时。 众臣高喊着皇上万岁万万岁,一边都匍匐起身子,半点眼神都不看向上面的人,只不过也有胆子大的想要用余光瞅着。 “众爱卿平身。”上面的人抬了抬手掌,又重复了刚才那句太监说过的话,作为这场早会的开场信号,渐渐地也就有人开始汇报各地的情况,多半是忧愁,喜事甚少。 云暮风一身紫色的文锦鸡,侧身佩戴者一个玉鱼穗子手里把持着玉排,静静听着耳边的一声接着一声不断的响起,武官一般只有在战事上开口说话,至于什么哪里的水患,哪里的旱涝,又应该怎么解决。这种事情一般都交由文官们自己解决,他们就只需要耳过留声就可以了。 只不过看样子今天好像场面异常激烈啊,暗自稍微感叹了一下。 在众臣的最前面站着的是当今的太子,凌瑞。一身金黄色,站的地方离那个位置最近,从小就被当成未来的皇帝教导着,学习帝皇之术,为得就是以后继承大统,所以行事的风格颇有些像当今圣上。 “臣,启奏。”云暮风余光看了一眼,是尚书。 这人在朝为官多少年也算是一个明正清廉的好官,时常的担心大陈周边的问题,经常连连上书,只不过家里面尚书夫人略微彪悍,使得自己后院常年空着,府中只有一人,不过倒也是在民间的赞誉极高。 “我大陈边境的土地大旱,使得周围的人民寸不聊生,据当地的官员来报,已经开始出现贩卖人口来谋求生路的行为。”尚书站在大门的中央,阳光透过玉排折返出的光晶莹剔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肯定是消息推后才报上来的。“如若不加以阻止,只不是更加严重,比如在早些年代,就因为大旱,没有粮食而发生人吃人的情况。” 一些资历尚浅的官员道吸了一口冷气,老狐狸们也都摇摇头,也不知道消息是从哪里开始被压下的,再加上官官相护,想查也是有难度的,如今的这幅局面倒是有些难办。 毕竟怎么可能一开始就这么严重,在纵横历史的记载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坐在上面的皇帝被珠帘挡住了神色,底下的人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炸开了锅。 云暮风也是微微叹息,他们这些武将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维护下来的大好河山,希望不会因为内部的原因而面部全非。 太子站在前面微微沉吟,所有的人脸色都不太好看,只不过别的人想的是灾情,他心里想的是要不要接下这个机会。 当今皇上有五子,其中有一个皇子已经被封了王爷,封号彦。其他的皇子在他眼里虽然并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但是毕竟还没有坐上那位子,所以一切存在变数,还是小心为妙,步步为营。 “皇上,臣以为应当连忙派出从国库派出粮草,以救急,若是不加以控制只怕是更加严重。”就在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一个身影却自己出来进谏。 有人就在心里想,这人要么就是新人不太熟悉官场上的运作,要么就是太过自信。毕竟一来这就是个烫手山芋谁都不想接,二来,这做得好就是有功,做不好就是过,那还不如不做这样虽然没有功绩官职升得慢一些也总比冒险来得强。 心里打的算盘啪啪响,只是谁都聪明的没有开口,给足了那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