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处

青衫落拓,2010年携最动情之作,再掀文坛知性言情风。昔日并非马青梅的怀恋,如今也蜕变得简单而陌生,蓦然回首,灯火已阑珊,谁是你始终愿意永远等待的那个人?

第82章
    当然不是。只要跟你在一起,我不会后悔的。”

    她用这样认真的语气回答他的随意调侃,他有些许不安。然而这样抱着她,他放弃了更多想法。亲吻和拥抱的jiāo流,虽然是典型的身体语言,有时却比言辞更接近于心的本能。

    抚摸探索着对方身体的每一处曲线起伏,肢体jiāo缠,身体每个部分毫无间隙地契合,低低的喘息与压抑的呻吟……在这个远离他们熟悉世界的海岛渔村里,浓重的黑暗似乎将空间压缩到只剩他们两个人,唯有在忘情之中,才能抓住一点熟悉的东西。

    祁家骢与任苒在这里住了下来。

    阿邦的母亲按儿子的嘱咐,对村里人说:祁家骢和妻子是城里人,身体不好,神经衰弱,特地找个安静的地方调养的。

    渔村流行早婚,没人对任苒这么年轻就已经结婚感到惊奇。虽然生病的人选择如此一个偏僻的地方调养身体是个不怎么站得住脚的理由,但毕竟双平空气新鲜、四季如chūn,村民又都十分朴实,就算不理解神经衰弱”是个什么毛病,也不会特意来质疑。

    他们的生活很快形成了一种模式。

    祁家骢如果不在家里看书,便会拿了钓竿去海边钓鱼,他钓鱼更接近对着大海沉思,明显并不在乎钓到什么。这个时候,任苒知道,不能去打扰他。

    每天下午,他会不顾海水温度只有二十来度,下海游上近一个小时的泳。

    这里的海水清澈蔚蓝,透明度极高,四周还有活的珊瑚礁,但任苒怕冷,不敢在这个季节下水。她主要的消遣也是看书,如果闷了,会独自去岛上闲逛,反正通共只有不到两平方公里,不可能迷路,可是完全用不行的话,也可以往不同方向走上很多天不重复。

    她边走边摘仙人掌果吃,吃得太多时,把嘴和舌头全染成了紫红色,一开口说话,就会逗得祁家骢大笑。村子里还到处种着四时开花的杨桃,也是伸手就能摘下来吃。

    傍晚时分,她会和村里的女人一道去海滩,大家全都坐着,一边织补着渔网,一边远眺着海面,等到自己的男人打渔归来。伴随着夕阳西下,一条条渔船陆续返航,在离沙滩不远的地方下锚,她们马上冲上去,接过男人们手里的收获。

    尽管任苒谁也不等,可是这个情景总能让她开心,同时又眼眶发热。

    每家的壮年男性每天都按时出海;不能出海的老人早上钓鱼,充做中午的菜;小孩子放学后便拿上钓竿到海边坐上大半个小时,把晚饭的菜给妈妈捎回家。村里的渔民会在沙滩上分拣当天打到的鱼,大部分集中起来运到涠洲岛出售,少部分带回家吃,多余的就放养在沙滩上挖出来的水坑中,谁需要都可以拿走。

    如此自给自足的生活、淳朴的民风,加上岛上所有的房子都没有门锁,让任苒觉得这里简直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她对祁家骢说起这一点,祁家骢却不以为然。

    你看,你又只看到了làng漫的一面。渔民的生活是很艰苦的,我上一次来时,赶上台风,村子里损失了三条渔船,对他们来讲,那相当于倾家dàng产。他们倒确实不愁没鱼吃,但一天不出海,就一天没有收入,教育、养老、医疗费用……通通没有保障。”

    任苒承认,她的确很难主动看到生活艰难的一面,可是她又觉得,她已经住了三天以上,并没感到厌烦,如果生来就过这种生活,她想至少她不会觉得委屈。

    一转眼,任苒与祁家骢在岛上住到了旧历除夕。阿邦也回来与家人团聚,在吃过年夜饭、放过鞭pào后,小小的渔村重新安静下来。

    电力供应准时中断,任苒点起煤油灯,头天她不小心碰破了玻璃灯罩,不知名的飞蛾围着摇曳不定的火焰飞舞,这个景象顿时迷住了她,她出神地看着。祁家骢洗漱完毕进来时,瞟她一眼:没chūn晚看,这也能看得专注吗?”

    你说飞蛾知不知道扑火是什么下场?”

    祁家骢平躺到chuáng上,点燃一支香烟,懒洋洋地说:你在质疑飞蛾的智力,还是我的?”

    她笑,我在想,飞蛾也应该看得到,它的同类扑火后是什么下场。可飞蛾不能抗拒火焰的吸引力,扑向火焰就是它的宿命吧?”

    祁家骢受不了这种小女生的感叹,没有理她,弹落烟灰,吐出一口烟雾,看着斑驳的屋顶成神。

    一只飞蛾却在此时扑到火焰中,灯芯处短暂而异常地一亮,翅膀半焦的飞蛾落在了熏得漆黑的煤油灯边,微微弹动着。任苒突然站起身,chuī灭了灯,屋内一下隐于黑暗之中。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