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风华

轻轻伸手一拦,免了跪拜之礼,却突然开口淡淡笑道,“小泥鳅,我是墨卿哥哥。”字字清晰,声声入耳。   他望着她泪如雨下,轻轻笑道,“你,终于哭了呢。是,恨朕了么?”   宁熙帝王解了披风,淡淡说道,“你想必有很多话要问朕吧?”   “我想问你,为什么你可以那么认真的对一个人好,而那个人却不是我?”   三公子微微一笑道,:“若不然拥有一心爱女子,执手白头;若不然开疆辟土,领九洲风华神秀!否则,枉为男子!”   渔夕笑道,:“有时候,打仗并不是看谁有大志,谁一时占了上风,就是可以胜利的。有时候,也要看,天佑何方!”   江山更迭,天地变化,又岂会因一人之力而有所变动。你且看好,苍天自有安排。

作家 卿卿十一 分類 都市 | 146萬字 | 232章
笑戏彩线碧荷塘 (一)
    容贵妃见皇上正看着自己,只唤自己名字,方才又是那般亲昵,免不得晕红了脸颊,羞道:“臣妾,臣妾,也想要桃花裙......不过,臣妾,要皇上赏赐的。”
    容妃说罢,这才抬头看向帝王。
    棠妃用帕子微微拭了额头,脸上有淡淡笑容。
    宁熙展颜而笑,温文尔雅道,“汤连,散花水雾桃红百褶裙,容妃,姿妃各两套!”
    小汤子拂尘一打,躬身道:”是!“
    容妃与姿妃跪下行礼,笑道:”谢皇上!“
    宁熙亲自扶起两人,这时,御膳房里送来了粽子。
    渔夕与平遥低头摆好盘碟,太后状似无意,又看了一眼渔夕,问道:“你这丫头看着面生,是什么时候入宫的?”
    “回太后的话儿,奴婢是四月初入宫的!”
    太后哦了一声,笑问,“你是哪里人氏?”
    渔夕正要作答,宁熙使了一个眼色,汤连弓身道:“禀太后,这位是十一姑姑,姓醉,名雪墨。其父在先皇时期,曾做过兵部尚书,后因,夫人身体不适,辞官回乡。算起来,也是京城人士。”
    太后哦了一声,目光悠远,像是看着远处殿宇,又像是眼里空无一物,回神时已又是和蔼一脸笑容,“这一说,哀家倒想起来了。醉大人还是历朝第一个为夫人辞官的,而且,一生就只娶了她一个。当时,在朝廷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最后,先皇怜他伉俪情深,准了。“这才转身问道:”丫头,你娘她现在身体还好么?”
    渔夕低首答道:“承蒙太后娘娘关心,娘亲她现在身体还好。”
    太后笑笑,道:“好就好,也不枉费了你父亲的苦心。”说罢,目光落在不远处,那里,皇帝正在看嫔妃下棋。
    渔夕只轻轻答道:“是。”
    太后起身笑道:“时候不早了,哀家先回宫了。你们莫要打扰了皇帝,他也好久没有像今天这样了。”
    平遥渔夕叩首道,“奴婢恭送太后回宫!”其余嫔妃也都作势要跪,太后摆了摆手,和身边的嬷嬷一起离去。
    太后又朝她两微微笑笑,渔夕只觉得那笑,如同冬日暖阳,温温柔柔的,让人舒服。
    一路,花鲜叶绿。
    崔嬷嬷对太后说道:“主子,刚才那个十一丫头,奴婢看着总觉得像一个人。”
    太后微微叹气,道:“眼力不错,连你也瞧出来了。这事儿先不要让拂衣太妃知晓,你着人去私底下先查查。”
    崔嬷嬷道:“是!但皇上为何把这丫头放在身边呢?难道皇上知道了什么?”
    太后迈进了寿喜殿,整了整衣衫,道:“依现在的情形看,是还不知晓,皇帝也是常人,也知道快意恩仇。我看他现在是下了打仗的决心!那是他心里的一根刺啊,他不拔掉,又怎肯罢休?”
    崔嬷嬷跟着叹气道:“咱们皇帝到底还是年青,兴兵打仗是大事儿。怎么,也要和太后您商量着来啊!”
    太后叹道:“这孩子不到六岁登基,十多年了,大风大浪我们娘儿俩也算是闯过来了!只是,他从来不可以像其它孩子那样快乐无忧无虑的长大。他,背负了太多!我这个做娘的,怎么会不心疼呢!”又转头苦笑道:“这些年,他还是头一次,和哀家开玩笑呢。今儿他是怎么说的,母后没老,后宫的嫔妃都比不上。”笑意犹在,却问崔嬷嬷道:“本宫真老了么?”
    崔嬷嬷笑道:“主子没老,主子青春着呢。”
    太后叹道:“丫头,雨疏风骤,韶华从来都是,难为美人驻啊!”
    崔嬷嬷笑道:“主子在奴婢心里,永远都是最美的。”
    太后凤目微眯,笑的开怀。
    崔嬷嬷道:“主子,今日那桃花裙的丫头也是面生的很啦!我看着皇上倒是很喜欢她!”
    太后微微笑道:“皇帝若是真喜欢那丫头,就不会带她入宫,步步为营了。在那个紫竹身上,他何曾少了半点儿聪明?这两日,他在朝廷里与蔡幕哲吵的不欢而散,先行退朝。哀家知道他在吵什么?当年拂衣太妃提出让蔡家力保皇帝登基,哀家就顺水推舟,应了帝后出在蔡家。可这孩子始终不明白,哀家也有自己的私心,却都是为了他。只是,他的自尊与自傲,不允许做这个交换。不过,他到底还是派人折了日子,折的是哪天来着?”
    崔嬷嬷道,“听说是冬月二十六。”
    “冬月二十六?”太后一颤,他到底是忘不了,还是那个日子。
    那个日子,何尝不是她心中永远的痛?!那一日,他,永远的离开了他。他再也不会从后面抱住她,轻唤她,“伊儿”。他,就真的,那么走了。这么多年,她求神拜佛,她求的是那么一世。她希望有那么一天,她可以和他再次重逢。她多么希望,在夜里,他可以出现在梦里。她,是不是,太贪心了?而他,终究再不会出现了。
    他,永远的走了。
    想起了他,太后眼里,忍不住浮上一层湿意。
    崔嬷嬷仰头问道:“如果十一真的是青城的孩子,太后,作何处理?”
    太后泪光莹然,猛然回神,叹道:“八年前,哀家就错失良机,如果真的是那个孩子,哀家这次必当力保!“
    -----------------------------------------------------------------------------------------------------------------------------
    下了一个时辰的棋,轮流十几个妃子上场。终于,还是容妃赢了。这时,前朝有小太监来报信,说,青黄,玄北,与其它番邦的使节再有一个时辰就到了。
    渔夕竟不知晓,今年的端午,各方的使节会来此汇聚,心道排练的节目也不用演了。本想跟去看看,奈何平遥说自己入宫尚晚,以免失了体统,就让她守在了乾阳殿。
    渔夕正待领命,却听墨卿笑道:“各宫既然都出了节目,乾阳殿的节目呢?也拿出来给朕与诸位爱妃瞧瞧。”
    小汤子打了个千儿,跪地笑眯眯道:“主子,是平遥姑姑,十一姑姑与奴才们表演的戏法儿。”
    众人不知接下如何,只愣愣的等着吩咐。
    墨卿扭头笑道:“愣着做什么,演去罢。”(未完待续。)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