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招娣的重生

宋招娣一直挺知足,她觉得自己这辈子过得还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没生大病——虽然各种小毛病不断;五官端正——虽然比她还大三岁的雇主叫她“宋阿姨”;可她一个农村姑娘熬了二三十年终于在城里有了自己的房子..

第38章
    她心说:好险!

    要是真出了事,厂子肯定要配合调查,要停工的呀!到时没法按时完成订单谁负责?当然要看好她!

    至于那几个男工,难道真要开除啊?那不还得招人补空缺?就快年底了,谁这个时候跳槽啊?去哪里招人?少了人,耽误了订单可不行。但是明年,一定不能再招这么多男工了!她得翻翻资料看看这几个人是哪里人,这地方来的男工一律不再招了。这些老乡聚在一起更容易搞事。

    尽管宋招娣对处理结果有一定预料,仍难免失望。

    造谣的成本真低。

    罗志安他们只是被训斥了一顿,而乔引娣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新抬起头大步走路。

    10月12号是星期天,宋招娣和二姐再次去大学推销。

    这次她们准备了充足的商品,一套IC电话卡,批发的jīng美文具,手工发饰。

    宋改凤看到集邮册和电话卡套后得到启发,专门做了个展示发饰的夹子。

    她在硬纸两面贴上带金色细闪的米白色缎子,再切出细缝,打孔器打好dòng放在活页夹里,发夹一对对夹在纸页上,翻看很容易,看起来档次顿时高了不少。

    放发夹的当然也不能还是鞋盒,全换成在小商品城买的半透明收纳盒。

    “嚯,这发夹现在可以一对卖十元了。”宋招娣表扬二姐。

    宋改凤得意,“我看咱们可以批发点礼盒,做圣诞礼盒、新年礼盒,发夹的材料全用好材料,还能再涨价。”

    宋招娣想拍脑门,对啊,做礼盒呀!她怎么没想到这主意。散装月饼跟盒装月饼那价位能一样吗?

    “姐,你真是个营销小天才!”她表扬二姐从来不吝啬。媛媛说过一个什么心理现象,多受鼓励的人更容易成功,正向螺旋!

    二姐容光焕发,“嘻嘻。”

    到了新生宿舍,姐妹俩敲门推销,一说是卖卡卖手工发夹的,女生们大喜,“你们上周怎么没来啊!”

    “电话卡还有100+5的么?红楼十二钗的有没有?”

    “哇,这发夹真的好看!是你们自己设计的么?”这些样式在二十多年后并没多惊艳,只是1997年时的小饰品市场还没发展起来,更别说洛丽塔风,汉服风了,宋招娣做的这些发夹就显得非常与众不同。

    又有人问:“你们是艺术学院的么?姐姐你好高啊,是模特么?”

    走了两层宿舍,她们的货已经几乎全卖完了。

    那些女生们说起艺术学院的样子让宋招娣很是向往,“姐,咱们去看看艺术学院什么样吧?听说参观他们的展览室是免费的,咱们也去感受下艺术气息?”

    宋改凤算着帐,正美滋滋呢,“行!就去感受感受!”国庆假期她和小妹一人做了一百多个发夹,后来又每天做一点,一共攒了快三百个,一下子就全卖掉了!光这一项就一千多块,一套电话卡赚300,圆珠笔小本子利润薄,赚了60多,哈哈,今天真是大丰收!

    姐俩笑呵呵走到门口,一个宿管阿姨从传达室冲出来追赶她们:“小妹,你停下!哎,等等!”

    宋改凤面如土色,跑?还是……不跑?宿管阿姨会不会叫保安啊?天啊她们的钱该不会被没收吧?

    宋招娣也发憷,但她qiáng行镇定着转过身:“阿姨,什么事?”

    阿姨一把拉住她的手,“哇,你可算来了!”

    宋招娣想:完了。这阿姨守株待兔很久了。

    “幸亏你跟我说了一句老千股不要买,不然我一定赔到损手烂脚!”阿姨拉着宋招娣往传达室里走,“来来来,我给你个红包!你跟我讲讲你哪里来的消息……”

    huáng阿姨是最早的那批股民,开始只是跟着邻居亲戚买,前几年行情好啊,买什么股都赚,这两年就不行了,她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大师”阿财,能坐在大户室的,据说他常有有内幕消息。

    前面倒是跟着他赚了些,可香港回归前股市大跳楼,几年间赚的都赔进去不说,本金还亏了一两万。

    那天阿财又打电话来,她就犹豫还要不要跟他的“内部消息”,门外站的小姑娘跟她讲是老千股,她更犹豫了,最终没买。

    接下来几天这支股猛涨高歌,阿财还专门打电话来笑话她:“没发财的命,财路指给你都白费!”

    她后悔得不得了,哪想到十一过完,这支股跳水了!几天时间股价从山头滚到山脚,还没停的意思。

    “要不是你那句提醒,我这时哭都哭不出!”huáng阿姨塞给宋招娣一个红包,“收下啦!”又递给宋改凤一个橘子,“这是你姐姐?也好靓啊!”

    宋招娣尴尬得要命,“阿姨,这红包我不能收,我也没有内幕消息。”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