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星象,一日也未有懈怠,更是花费了数日才算出如今大唐的气运。 而这个房俊只是短短几天,一句话就说出了大唐今年是个灾年的事情。 看来自己要寻个时间,登门拜访这位驸马才是啊。 “李淳风,你确定你所言非虚?” “皇上!微臣敢用性命担保,此事是我计算了几个日夜,推算过好几遍才得来的结果,定不会有误。” “好……” 当下皇上便召集大臣,商讨这次灾情的问题。 “启禀皇上,依微臣之言,此次灾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还是提前预防比较好。” “嗯。爱卿言之有理。” “皇上,我认为此次灾情还不能确定,贸然下定夺,恐会让百姓惶恐,于社稷无益啊!” “你那是什么话?若是不预防的话,万一灾情是真,闹了饥荒,百姓民不聊生,这该如何?” “灾情只是李淳风一人所言,若是灾情没有呢?提前预防百姓还不是人心惶惶?更不可能安稳度日。” “到时饥荒是小,百姓闹事可不好处理!” “你!饥荒是小?百姓可是江山社稷的根本!” “若是平白引起恐慌怎么办?” “呃……”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听他们吵来吵去,头痛不已。 “好了,诸位爱卿,别吵了,还是想想解决办法吧。” “皇上,依微臣认为,不如此事先不要声张,私下里慢慢购买粮食,若是有风吹草动,届时也好视情况而定夺。” “嗯。那就先这样决定。” 商量来商量去,也只是商量出了这样一个对策,虽说用处并不大,不过也总比现如今不作为的好。 刚一下朝,李淳风便往万年县跑,他心里实在对于这个房俊感到有些在意。 到了万年县,稍微一打听,很容易便找到了房俊的住处。 “下官李淳风,拜见驸马。” 对于第一次见面的房俊,不知道为何,李淳风却是尊敬的不像话。 一向高傲的他,从不屑与他人为伍,唯一的朋友就是经常和自己一起观星象的袁天罡。 这一次,他也将袁天罡一起带了出来。 “李大人啊,久仰久仰。” 对于李淳风,房俊也是有所听闻,当年在学习的时候,对于这位大人也算是很有兴趣,特别是他后来所著作的推背图。 当时的房俊心血来潮,还去找了这本书研究了一番,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能见得到真人。 于是乎,他对于李淳风的印象很好。 “房大人,您前几日是否有预测到大唐今年的气运?” “啊,确实有这件事情,我当时说的好像是,粮食成熟前夕有寒流出现,庄稼受冻,减产,严重可导致饥荒。” !!这简直和他预测的一样! 不过他并没有算出来是寒流,而是觉得应该会有一场灾祸影响了大唐的气运,导致今年可能会饥荒。 “这……不知大人能否告知下官您是如何知道这件事情的?” “下官知道此事唐突,不过下官对于此事计算了几天几夜才得出来的结论,驸马只是一句话就已经知晓,下官……真的是佩服,下官也想知道,究竟是有何秘诀?” 李淳风一脸的诚恳,甚至是对房俊行起了大礼。 房俊一看这阵势,便赶忙将李淳风扶了起来。 一旁的袁天罡说道。 “房大人,您不用扶了,我这老友没什么毛病,唯一的一点就是固执,估计你今天不敢娶他,他是无法安心离去的。” “这……” 房俊也是没想到,他本来就不是预测了什么,只不过是之前看史书,恰巧记得今年有灾情罢了,可是这种事情说出去也不会有人信吧。 “大人先起来,起来我就告诉你。” “真的吗?” 话音刚落,李淳风便噌一下起来了,生怕房俊反悔。 “真的,李大人,实话告诉您吧,早在几年前,我读过一本史书,名叫《推背图》……” “这书中所将唐朝之后两千多年的气运推算了出来。” “什么?两千年!” 房俊看到他们这表情,哈哈一笑。 “是的,这本书当时我并没有看懂,也是最近几日才想起来,有得空,便研究了一番。此书融合了易学,天文,谜语,图画甚至是诗词,将大唐之后两千的气运推算了出来。” “竟然有此神书!” “那大人有没有算过大唐以后的气运如何?” “我也只是略懂一点,推算出了今年的气运罢了,至于后面的,我也只能说个大概。” “大概?难道真的能算出来?就算是大概也是非常厉害的了!” “哈哈,承蒙两位大人追捧,不过此事还是不可多言,我也只给你们透露一两句,切不可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