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妾只笑三回

西周末期,宣王听信卜官之言,将宫中卫士陈渡刚出生之女婴视为妖孽,弃之河中。此女婴即为后来之褒姒。围绕着寻找、救护弃婴,褒姒之姑舅哥哥龙子西与几方势力明争暗斗。其间又穿插着对《太公兵法》和《开天剑谱》的争夺,以及龙子西与申候公主和戎人女儿的感情纠葛,...

作家 阿敌流 分類 科幻 | 51萬字 | 80章
第六十八章 暂离危险
    281


    且说众人听得有人呼唤“母后”,都望庙后树上望去。


    但见一人抱着个孩子,一纵身从树上跃到了庙顶。


    接着,又是三条身影也跟着从树上跃到了庙顶。


    王后大叫一声:


    “宜臼!”


    尹球却是叫了声:


    “保护王上!”


    杨朴、计刚等人立即抽出兵刃,把幽王几人掩在身后,死死盯着庙顶几人。


    王后一个箭步窜了出来,又叫了一声:


    “宜臼!”


    那孩子也是大叫:


    “母后!”


    那个孩子正是太子宜臼。


    抱着他的是龙子西,身边的三人是方三哥、方四哥和祭琼。


    原来,龙子西几人带着太子过了正月初八就离开了申国,沿北路先去了应国和霍国,之后又去了魏国。


    在魏国时,让方三哥先行一步,打探消息。


    几人算计着时间,离了魏国,换上普通百姓服装,随后往骊山赶来。


    方三哥到了骊山才知道不允普通百姓祭拜一事,却是并不知道幽王在此。


    思索再三,便想出了一计,扮作游客半路与王后等相见,又用暗语告诉王后,他们会寻野路上山,其意正是让王后在此等候。


    随后,他便急忙去迎龙子西诸人,因此火云齐下山才没有见到他,他自然也无法知道王后不欲他们上山。


    迎着龙子西众人后,几人听了情况也感意外。


    一番商议,觉得既然方三哥已经与王后做了暗中约定,只有冒险偷路上山,无论如何也要让他们母子见上一面。


    除了龙子西,那几人对骊山都十分熟悉,自是很容易就从后边偷偷摸进了山,又转到了庙后。


    他们赶到庙后的时候,幽王等人正在庙里祭拜,只见到庙前立着“五行侠”、杨朴和计刚及诸多士兵,便知情况有变,未敢现身,几人便跃上高树,暗中观察。


    待幽王众人出了庙,龙子西等人才知道原来幽王在此。


    如此情况下还怎么相见?


    龙子西略一思索,示意众人莫要出声,准备待幽王及士兵撤离后,再寻机见面或者下山离去。


    那太子在魏国时已经知道今日要与母后相见,早是按捺不住。


    见母后跟着幽王出来,几乎就要喊出声来,却是龙子西紧紧把他的嘴按住。


    幽王与王后的说话几人自是听得十分清楚。


    那宜臼终究是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听幽王要把母后带走,母后显是无法拒绝。


    心想,今日不见不知更要何时。


    一急之下,更顾不了许多,竟是挣脱了龙子西的手,大声叫了起来。


    282


    当此时,龙子西等人若是跃下树来逃走,自是不难。


    山上虽有不少士兵,都在离宫和社庙以及沿路把守,如何遍山都有士兵?


    尤其他们在庙后,士兵若要追赶他们,须得从两侧绕一个大弯,凭他们几个的功夫,早已逃得远了。


    但龙子西转念一想,他们一走,王后可就难了,叫她如何应付?


    王后本已失宠,只怕以后处境更加艰难。


    当下心一横,既然太子已经暴露,索性现身,且走一步看一步罢了。


    于是,太子喊完之后,他便抱着太子从树上跃到了庙顶。


    那三人见龙子西现身,自是不能再藏,也随即跃到了庙顶。


    此时,众人也都认出了几人。


    龙子西虽然蓄了络腮胡子,模样却是没变,自也不难认出。


    龙子西见了幽王,叫道:


    “草民见过天子!愿吾皇万岁,万万岁!”


    那几人也跟着见礼。


    幽王看看龙子西几人,又看看王后,面露不悦。


    那虢石父高声叫道:


    “是龙子西几位么?你们挟持太子,意欲何为?”


    龙子西道:


    “不错,正是在下!虢大人,在下奉申候之命保护太子,何来挟持一说?”


    虢石父道:


    “既是保护太子,你等自应在申国,为何又来到这里?为何又鬼鬼祟祟藏在庙后?”


    龙子西道:


    “我等奉申候之命,带太子游历邻国,遍察民情,为王分忧。路过这里,一时性起,到此游玩。因事先不知幽王在此,不敢造次,故在庙后暂避,并非鬼鬼祟祟。”


    那尹球一直没有说话,此时突然说道:


    “如此说来,今日之事纯属偶然啦?恕下官斗胆,王后也是事先不知?”


    说着,冷冷地看着王后。


    王后此时早已泪流满面,只是盯着太子,频频摇头,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龙子西心想,今日之事,也只有硬挺,且看能怎地。朗声道:


    “王后当然不知。便是我等,也不知王后来此祭拜。”


    那幽王听到这里,半信半疑。


    却是这么一闹,搅了自己的那分心思,十分不喜,怒道:


    “龙子西,上次朕已经饶过你挟持寡人之罪,又付你免罪文书。你不思报恩,却教唆太子擅离放地,你可知罪?”


    龙子西冲幽王点点头道:


    “请恕在下不能给吾王全礼。


    “陛下当年赦免草民,此恩草民铭记在心,必有以报!


    “不过,据在下所知,太子到邻国游历,又没有私自回宫,并无违反法度之处。


    “虽然太子出来游历,是在下提议,却不敢自承有罪。”


    幽王气得手指龙子西:


    “你,你……好一个伶牙利齿之徒!若知你如此忘恩负义,朕当初就不该赦免于你!”


    那尹球冲幽王一揖:


    “陛下,依本朝制度,龙子西带太子游历邻国倒也未必有罪。


    “但太子外放申国,按法度不得吾王旨意,却是不应与王后见面。


    “就算龙子西事先不知,但他来之后,怎会不见到院中‘五行侠’诸人?


    “见到‘五行侠’,又怎会不知王后在此?


    “那时便应带着太子离开。


    “今潜伏庙后,暗中窥伺,其罪不小!


    “就请陛下降旨,拿住龙子西,问明其罪,以正国法!”


    原来那尹球见此情景,早就算定必是王后与申候、太子等人事先串谋。


    却想,如果对申候和王后一并发难,事情必然复杂,反倒可能欲速不达。


    不如就紧紧盯住龙子西,先治其罪。


    治了龙子西,使申候和王后少了重要帮手,再慢慢对付他们也就是了。


    他这一番说辞,端的是合情合理,十分利害。


    王后听了心中暗暗叫苦,只是希望龙子西莫再啰嗦,赶快逃走才好。


    但龙子西既已现身,如何便肯逃走?只在心里盘算着如何作答。


    幽王听着尹球的话,连连点头:


    “不错!来呀,把龙子西几个围住,休要让他逃了去!”


    那些士兵便围到庙前,还有十几个士兵向两侧坡上爬去,分明是要取路上山,绕到庙后。


    尹球又是一揖:


    “陛下,这龙子西武功高强,今日又占着有利地势,想抓住他可是不易。


    “吾王只需下旨,明正其罪,再追究那申候和……其他人等失察之罪也就是了。


    “就算他今日逃走,我们遍下布告通缉于他,管保让他难有藏身之地,早晚必受国法!”


    他知龙子西最是义气,故意说要追究申候失察之罪,料到龙子西必不肯逃走。


    又本想说追究申候和王后失察之罪,却想当着王后之面如此说似有不妥,故改了口。


    果然,龙子西听了此言,朗声说道:


    “草民愚钝,实不知不应在暗中让太子见到王后。


    “既然尹大人如此说,便由草民一身承担,此事自与王后无关。


    “便是申候,也不应担什么失察之责,难道申候会事先算到有此偶然?


    “陛下若是能开恩不为难王后、申候和太子,草民绝不逃走,任由处置便了!”


    却是心中早已打定主意,只要不牵连王后和申候,便是死也甘心。


    那幽王其实也没把此事看得多重,前面声色俱厉,不过是显那天子的威风,也泄当年被龙子西挟持之愤。


    听龙子西愿意担罪,他也不想与申候闹得太僵,便道:


    “你若肯伏罪,朕答应你就是,绝不为难申候诸人。”


    王后和“五行侠”却是焦急万分,他们知道龙子西一旦就擒,必然没有好结果,却是一时毫无办法。


    王后只在心里叫着:


    你个不知深浅的龙子西,为着那个豪气干云的破名声,连性命也不要了?


    283


    正在这时,褒姒突然说话了:


    “启禀陛下,妾有一言,容奏否?”


    那幽王自是无有不允,道:


    “刚才可曾惊着了?贵人有话,但说无妨。”


    褒姒轻声道:


    “陛下放心,妾一切都好。妾想今日之事,实是王后与太子等人事先有谋,不然何来如此巧合?”


    众人听了都是一惊。


    龙子西更是心中暗骂:


    “冤家!你忘了我如何叮咛你来?你真的不念王后当年救护之恩?”


    却听褒姒继续说道:


    “不过,虽然如此,此事倒也情有可原。


    “妾未做娘之时,原也未觉怎样,现在有了伯服这个小冤家,时时刻刻让妾牵肠挂肚,怎不理解王后离子之痛?


    “唉,那次太子殴妾,也是妾一时思解不开,得了太子被放这么个结果,心中一直不安。


    “终不成对王后赶尽杀绝,那样岂不辜负了吾王宽厚仁德之名?”


    那幽王听褒姒夸自己宽厚仁德,十分高兴,又听她提到伯服,心有所动,道:


    “褒贵人通情达理,甚是难得。依贵人看来,今日之事如何?”


    褒姒道:


    “如果此事是王后与太子事先通谋,那这个人……”


    说着,用手一指龙子西:


    “又何罪之有?”


    原来,褒姒自以洪德之女之名进的宫,除了王后一干人等,幽王、三个奸臣、杨朴、计刚等实不知她便是当年那个女婴,自然也不知道龙子西乃是其至亲的姑舅哥哥。


    幽王不悦,道:


    “贵人说王后这边情有可原,又道这龙子西何罪之有。难道,就任由他等胡为?须是朕面上过不去。”


    幽王如此说,自是已有缓和之意。


    褒姒道:


    “此事当然不能不了了之。


    “妾斗胆替王后求情,便赦免了王后等人之罪,允其母子相见,也算妾代伯服做了善事。


    “却委屈王后,把那王后之号略改一改,称为代后,令其思过,再不准出宫,也不准与太子互通消息,两年后再恢复王后之号便了。”


    幽王沉吟了一会儿,一指龙子西:


    “那龙子西呢?”


    褒姒道:


    “妾观这个龙子西,武功高强自不必说,又有着几分义气,也算难得。何不让其为国家出力?”


    幽王只道褒姒让其领兵打仗,点点头,问龙子西:


    “不错,如今边陲不稳,你可愿意带兵为寡人去退那蛮戎之兵?”


    龙子西未及回答,那褒姒却摇摇头:


    “陛下听禀,此非妾之本意。妾的意思是说,陛下忘了鬼方之事?”


    幽王顿时明白,笑道:


    “难得贵人替朕想着这件事,的确,这事让朕头疼之极。”


    原来,周朝最北端有一支十分强大的戎族,周朝称其为鬼方,多年来也是袭扰边陲,令历代周王十分头疼。


    一个月前,鬼方派使者来镐京,却带来了几只大犬。


    声称以一月为限,周朝可选勇士与其中四条大犬相斗,如果能有人只凭匕首制服或者击杀四条大犬,鬼方愿意臣服于周朝,年年进贡,再不骚扰。


    如果无人能够做到,周朝须向鬼方称臣,每年更要进贡财物、美女若干。


    幽王自无不允。


    先是在军中选了几名壮汉分别去斗那四犬,结果无一不命丧当场。


    又出重金征召了几名勇士,结果又是都成了大犬之肉,再也没人敢来一试。


    一个月的期限如今算来已经不足十天了。


    幽王正一筹莫展,今听褒姒提及此事,自是觉得十分有理。


    若是龙子西能够做到,自是替自己解了心头之愁,更是为国家办了一件大大的好事。


    于是幽王令虢石父把大犬之事向龙子西做了介绍,问龙子西:


    “你可敢去斗那恶犬?”


    龙子西更不犹豫:


    “便由在下去会会那几只畜生便了!”


    幽王大喜,当即下旨:


    “朕想褒贵人所说实乃金石良言。


    “今便赦免申候、王后、太子等人无罪,允其母子相见,但只限三天,太子便要离开京城,不得朕之旨意再不许回来,也不许王后与太子私自互通消息。


    “王后改号一事即依褒贵人所奏。


    “令龙子西两日后斗那四犬,若胜,一切再做理会。


    “若不胜,两罪并罚。


    “既然要与太子相见,王后不必在此作陪,与太子回宫去罢。”


    众人道一声:


    “遵旨!”


    当下,幽王领着一干人等自回离宫。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