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今年大家普遍自己种了菜,买的都不多。 她准备家里买三百斤白菜、一百斤土豆、一百斤萝卜。大葱、包菜这些自己种的够吃,暂时就不买了。 花了两三天时间,把酸菜全部收拾进酸菜缸里,她又忙着柴火的事情。 “咱们家什么时候开始囤柴火?再不囤,说不定过几天就下雪了。”进山就不方便了。 贺勋道,“明天就进山弄,我找孙有根、王建qiáng他们一起帮忙,一天就弄回来了。” 第二天,吃了早饭,孙有根、王建qiáng带着几个人来了,手里都拿着扁担、绳子。 乔静安笑着看向孙嫂子她们,“你们怎么也来了?” “这不是大家一起进山热闹吗?现在这会儿山上还有一些蘑菇啥的,捡回来也能当个菜吃。” “你们中午也别回家了,就在我家吃饭,尝尝我的手艺。” 几个女人跟在男人们后头,男人们忙着砍柴火,女人们就忙着捡板栗、松子这些坚果,当然不能忘了蘑菇。 今天几个孩子都还在上课,没有孩子们捣乱,大家进度都挺快的。 忙活到十点多,和她们打了声招呼,乔静安忙着回家准备饭菜去了。 今天人多,就不蒸米饭了。 早上出门前揉好的面已经醒发的差不多了,她先找出蒸笼架在大铁锅上,一共蒸了四笼老面馒头出来。 蒸馒头同时,从空间拿了两根筒骨,从中间砸断,丢进锅里煮出浮沫,再拿出来洗gān净,和泡好的海带一起丢进锑锅里,炖了满满一锅猪骨海带汤。 一斤五花肉切成薄片,下锅煎炒一番,肉片略微焦huáng卷曲,下入辣椒酱、姜片、蒜粒,爆出红油和香气,一大盆蒜苗倒进去,刺啦声不绝,蒜苗回锅肉的香气浓烈bī人。 最后做了两个素菜、酸辣白菜和凉拌蒸茄子。 十二点过,贺勋挑着柴火回来了。 乔静安打出一盆水,招呼大家洗手吃饭。 没看到孙嫂子她们,她特地去喊了一声,孙嫂子说道,“下次有空的时候咱们再聚,今天你也忙的很,我家几个孩子也离不的我,咱们下次。” 孙嫂子不愿意来,乔静安只能罢了,回家招呼其他客人。 厨房就她一个人,忙的不行。抽空jiāo代老大一声,让他带着弟弟吃饭,然后去屋里睡午觉。 老大点点头,一点也不要大人照顾。 今天请来帮忙的人,都对贺家的伙食满意的很。海带骨头汤熬的浓白、蒜苗回锅肉香的不行,酸辣白菜开胃,还有凉拌茄子味道也足。 饭桌上,大家一边猛吃,一边羡慕贺家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贺勋内心喜欢,脸上还绷着道,“做饭嘛,只有舍得放油盐,难吃不到哪里去。” 孙有根白他一眼,“你可得了吧,你倒是舍得放油盐,你家三个儿子,还不一样到处说你做饭比食堂还难吃。” 当场被撕开遮羞布,其他人十分不给面子的哄堂大笑。 贺勋手下的两个勤务兵也忍不住笑出声。 吃饱饭休息了一阵,下午几个大男人又进山去了。 下午她就呆在家,先去院子里烧烤炉,烤了十来斤芝麻饼出来,当做谢礼送给今天来帮忙的人。 邻里相互帮忙,不好给钱,送点吃的最好。 芝麻饼烤好后,分成几袋装好。她又开始揉面,准备蒸馒头。 中午她蒸了四笼馒头,以为两顿饭都够吃了,没想到中午就吃下去三笼。 晚上的饭菜有油渣炒手撕包菜、青椒肉丝、酸辣粉、竹笋排骨汤。竹笋还是夏天的时候她在黑市买的笋gān,昨天一早就泡上的,现在正好吃。 说起来她还是喜欢吃新鲜的竹笋,比如用焯过水的冬笋或者chūn笋,和着腊肉、鲜排骨来一锅腌笃鲜,那味道,鲜的能让人吞掉舌头。 可惜,这边买不到这样的时鲜。 贺勋挑着柴火回来一趟,问家里有没有酒,晚上想和几个兄弟喝一杯。 乔静安点点头,家里没有,她空间存了不少,而且都是好酒。 她爷爷还在的时候,兴致来了就喜欢小酌一杯,所以家里经常存着一些酒。 爷爷去世后,她还是习惯每年秋天,去熟悉的蒸酒厂买两坛子纯粮酒、高粱酒,存在后院。 她是不爱喝酒的人,这些年下来,除了偶尔做菜消耗一些,基本都没动过。 想着他们要喝酒,又卤了两个猪耳朵,切成片,撒上辣椒粉、花椒粉拌上。 油炸了一大碗花生米,起锅,撒上细盐拌匀。 卖力砍了一天柴火的男人们,坐上桌吃饭,一桌子美味不说,还有酒有肉,一时之间气氛嗨了起来。 乔静安打了三斤酒放在桌上,半个小时都没到,几个男人喝的gāngān净净,桌上的菜还有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