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父叫朱棣

徐景昌在大明朝还是有亿点点地位的,他的祖父是中山王徐达,父亲是定国公徐增寿,姑姑皇后,姑父是朱棣……就这个天胡配置,简直是老天爷一手饭勺,一手饭锅,追着往嘴里喂饭。奈何徐景昌只想着去秦淮听听曲,去玄武湖钓钓鱼。

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
    朱棣含怒一击,力道绝对没问题,只不过他选错了材料,用的是那块质量不好的石头,砸在了茹瑺的脑门上,鲜血迸溅,皮开肉绽,却没有脑袋开花,只是倒在地上痛苦哀嚎。


    徐景昌下意识退了半步,可别溅一身血,这正三品的大红冠服可不便宜,咱徐大通政是个正儿八经的日子人,可不能浪费了。


    只是有点可惜了,如果朱棣拿那块好的石头砸茹瑺,没准就当场血溅三尺了。


    天子在大殿上,以石块击杀大臣,无论如何,都要大书特书的,肯定是历史名场面。


    结果却错过了,还挺可惜的。


    徐景昌完全是吃瓜的心态,放飞自我。


    可当朝重臣们,此刻无不骇然心惊。


    一方面茹瑺弄出来的烂事,让人无语,另一方面,朱棣雷霆之怒,当庭击杀大臣,也是坏了规矩,如果处理不当,大家伙都会成为笑柄。


    吏部天官蹇义当仁不让,站了出来,他不出来也不行。


    “陛下息怒,臣以为这个修路的案子应该交给有司,仔细审讯,彻查清楚,然后明正典刑,才是正办,至于兵部尚书茹瑺,臣建议将他打入死牢,等候审讯。”


    夏原吉也立刻道:“臣也是这么看的,此事着实荒唐,如果确实是茹瑺所为,不论如何,就算诛灭九族,也是理所当然。”


    朱棣怒火中烧,冷笑道:“还要彻查?查什么?他游逛青楼,流连花丛,窃取朝廷砖石物料,去修通往秦淮河的道路。他狎妓事大,朕的国事无关紧要。这样的朝臣,难道不该立刻处斩吗?”


    朱棣厉声叱问,在场众人也渐渐了然,看向徐景昌的目光里,多了几分忌惮。


    这个小崽子,年纪不大,心是真狠。


    单说百官游秦淮,最多是品行不端,毕竟建文四年,法纪松弛,早就不复洪武旧制。


    因此最多把茹瑺罢官而已。


    如果单纯说路修的不好,也是办案官吏渎职,还不至于惹来雷霆震怒,但是这俩事弄在了一起,就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


    天雷沟动地火,这就相当于在苏勋宗面前炫富,跟卡大佐嘴臭,跑去通辽高呼我爱星野源……


    全都是大逆不道的恶行,是要千刀万剐的。


    朱棣震怒,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随意刑杀大臣,也是万难接受的。


    蹇义和夏原吉都想着怎么劝说朱棣,他们下意识看了看徐景昌,发现这货低头看鞋尖儿,根本没心思管。


    你们难不难,尴尬不尴尬,跟我有一毛钱关系吗?


    全然忘了就是他挑起来的事情。


    就在所有人都无奈的时候,还是少师姚广孝站了出来。


    “陛下,容老臣说两句。”


    别人的话朱棣可以不听,但是姚广孝的话不能不听。


    “少师请讲。”


    姚广孝道:“陛下,修天街御道,不光是兵部茹瑺,还有工部,还有应天府,应该彻查到底,将所有贪墨官吏,全都揪出来。此事也不能只是交给三法司处理,老臣以为,可以让锦衣卫参与彻查,限期十天,拿出结论。凡是涉案官吏,一概严惩不贷。更要借此整肃吏治,约束百官,今后凡是有狎妓贪墨行为,全都按律治罪。”


    姚广孝的这番话,算是起到了作用。


    朱棣也在盘算,你说茹瑺一个人,为了逛青楼方便,就窃取修御道的材料,去修去秦淮河的道路……他也不是宋徽宗,为了幽会李师师,就不惜工本,挖了一条地道。


    这事情牵连的官吏肯定还有很多,甚至干脆点说,就是这些年缺少约束。


    百官都觉得他们自己的事情最重要,皇帝的公务可以糊弄。


    不得不说,正是这帮人的糊弄,才把朱棣送进了应天。


    而坐上了龙椅的朱棣,偏偏又不能容忍这种糊弄。


    “查,一查到底!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贪官污吏,三法司加上锦衣卫,一起查办,十天之内,朕要看到结果。”


    被点到名字的几位大臣,纷纷上前,尤其是陈瑛,他上次办盛庸的案子,灰头土脸,没有除掉盛庸,反而成全了这个建文旧将。


    一直让他耿耿于怀,憋着大干一场。


    至于纪纲,那更是想要让朝臣领教他的厉害。


    有这两位在,兵部和工部的人,八成是不会有好下场了。


    讨论会处斩几个已经没有意义了,应该讨论的是,最后能活下几个?


    从大殿下来,徐景昌就盘算着,要不要开个盘口,赌一赌这些官吏的生死……或许自己还能小赚一笔。


    徐景昌心情大好,让你们六部重臣联合起来告我的状,现在已经倒霉了两个。


    这还是手下留情,不然连蹇义和夏原吉也给坑了。


    你们别以为跟我那个爹有交情,咱们就是自己人。


    想什么呢?你们要听我的,才是我的人。


    对了……谁算是我的人呢?


    徐景昌环顾四周,貌似只剩下一个吴山了。


    “你把查到的罪证递给纪纲,算是结个善缘,回头我就帮你谋划,让你升官。”徐景昌信心满满道:“你是想要左通政啊,还是右通政?”


    吴山很想哭,“大人,我现在就是担心,咱们惹了这么大的篓子,还不知道有多少官吏要牵连进去,往后六部衙门都会跟咱们势同水火,下官别说升官了,能不能继续留在通政司,都不好说了。”


    徐景昌翻了翻眼皮,“有这么严重吗?”


    吴山垮着老脸,“大人,你琢磨琢磨,这些日子,您得罪了多少人?”


    徐景昌还真认真思索了一下,盛庸的事情,他跟丘福闹翻了,间接惹了整个靖难新贵。眼前的案子,他又坑了兵部和工部,也得罪了文臣。


    还不要说最早的汉王朱高煦了。


    掰着手指头算算,好像才过去了一个多月,他就弄出了这么大动静,似乎该好好庆祝一下。


    “去,给我弄一桌酒席,咱们俩好好聚餐。”


    吴山真哭了,“大人,你身份尊贵,家里头还有爵位要继承,下官是真的不行,我这小胳膊小腿,谁都能拿捏啊!”


    徐景昌想了想,笑道:“你也别光看我得罪人,等过些日子,八月十五中秋,我去跟我姑姑念叨几句,等以后大殿下进京,我帮你运作过去,有大殿下庇护,你前程似锦,还用担心吗?”


    这话说的,可到了吴山的心坎上,立刻心花怒放,十里春风。


    “多谢大人,大人真是下官再生父母!”


    “算了,我不要你这么没出息的儿子,快去准备。”


    吴山乐颠颠跑了,可惜的是,这顿饭徐景昌还是没吃上,因为蹇义派人来了,要请他过去。


    好歹是吏部天官,徐景昌没敢太过放肆,就摇摇摆摆,赶了过来。


    蹇义这边,夏原吉也在,两位尚书全都是如沐春风,仿佛朝堂上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一样。


    “徐通政,你来了正好,我们打算跟你聊聊。”夏原吉笑眯眯道:“你前面提出要监督诸部做事,陛下又选拔了几个翰林词臣,我们的意思,他们几个只能以备咨询,真正要监督百官,还要正儿八经的衙门,你的通政使司,要担起这副担子。”


    蹇义点头,“确实,当初是我们欠考虑了。”


    徐景昌顿时愣住了,你们什么意思?


    前面拼死命反对,现在让我搞垮了两部,结果你们反倒同意了。


    贱不贱啊?


    “我不想得罪杨荣那几个人,他们天天在陛下身边,时刻进言,我害怕。”


    夏原吉嘴角微微抽动,“徐通政,你这个身份都怕,我们更怕,说到底,咱们还是自己人啊!”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