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崇祯六年秋,现代人赵岩穿越到了大乱之后的山东登莱,为了对付即将到来的乱世,拉起了一支土豪乡军。   打仗,打的无非就是钱粮。   赚银子的事他最积极,玻璃镜、玻璃制品、盐业、纺织业、海洋贸易、战争红利、人口红利……   在这糜烂的皇朝末代,贩卖私盐得罪了皇帝、两淮盐商;用骡机、水力织布机进军纺织业,得罪了天下布商;插足海洋贸易得罪了郑芝龙、荷兰人;平抑粮价得罪了天下粮商;强卖土地安置流民得罪了无数地主……   在利益角逐中,能得罪的都得罪了,在一片怨恨之中,赵岩依旧我行我素,募流民定生产,剿流贼灭满清,济天下平乱世,帆竞诸洋,殖民四方……   怨恨他的人们,看着他一步一个脚印的不断壮大,看着他将动乱荡平,见证他将民族推向巅峰……   ……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军阀治世》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第六章:炮兵营(上)
    第一更!
    感谢:朝朝暮暮r;小浪子;书友100312085740163的打赏!
    ————
    军器局也在紧急扩充之中,学徒就收了两千名,加上到处挖来的工匠,军器局的人数暴增到了八千多人。
    这是一个比军队还要烧钱的地方,每个月投入军器局的费用就达到十万多两,其中人工费就占据了1/3。当工匠比当兵更赚钱,收入要更高一些。不仅随着手艺的提高而增加收入,若是发明出提高生产力的技术,还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奖励。
    玻璃镜目前只做为奢侈品进行出售,虽然销量一时间无法扩大。但明末的生产资料高度集中,导致奢侈品消费剧增,目前山东那些大商已经在南方一带全面铺货,上个月就有五十多万两的进账。
    大明的富人遍地都是,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土地。大量的土地兼并,土地上千亩的富户就达到十多万。土地上万亩的也达到两三万户。
    如此大规模的土地兼并造就了一大批富户,但也造就了许多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民,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土地利润空间太大。
    就如同后世的炒房一般,因为房子存在不错的利润,所以资金全都跑到那一块去了,导致房价高居不下一般。
    除了靠土地吃饭的富户,还有许多靠开作坊、盐货、贩卖、贪污受贿、打家劫舍、海贸发家的富户。
    如此多的富户,奢侈品消费自然不会低,估计月销售额还有比较大的上升的空间。
    再加上那些商人不断运来换玻璃镜的物资,上个月的进账估计在七十万两左右,一时间赵岩手头还是比较宽裕的,因此决定扩招,扩大军器局规模。
    火炮实验室对火炮的研究依旧进展缓慢,到目前为止,只研究出了水压弹簧式架退法,以及套筒炮,膛线虽然制造出了,但制造非常麻烦,一个炮管的膛线要用木制拉床上的钩刀钻上七八天才能生产出一根炮管。
    这种木制拉床非常简单,早期美洲殖民者已经能自己制造。这种工具用做前装膛线枪的生产则很快。但放到大炮上,就慢了许多。
    炮兵营就在组建,没有炮怎么行!赵岩只好亲自出马,一头钻进了火炮实验室。
    在赵岩的指挥下,经过半个月的研究,制造出了炮闩,免除了后装弹药时的意外,这可是十九世纪才出现的技术。炮闩比较复杂,制造一个要花费很长时间。
    生产力没有机械化就这通病,速度慢,成本高。
    一门75毫米野战加农炮经过组合后,被推到了靶场进行试射。目前弹体采用圆柱型,所以不采用弹重的叫法,改为口径。
    这门75毫米野战加农炮,倍径20,管长1.5米。加了膛线,采用后装、圆柱形弹体、架退,铸铁制成,缠了几圈钢丝,加上炮架全重630斤,弹重10斤。
    相比后世的火炮,简直无比笨拙。后世的75多毫米的炮,倍径这么点的,直接都能扛在肩上跑。
    “轰!”的一声巨响过后,炮弹很顺利的飞出了炮管。工匠连忙骑着马跑去测量射程,过了十几分钟,测量出了结果。
    那工匠兴奋的告诉赵岩,刚才那一炮打出了2000多米。
    “继续。”赵岩对这个射程还是比较满意的。
    陆续测试下来,这门野战加农炮的有效射程在1200米左右,比那重达两吨的红夷炮的射程来说一点不差。
    这就是加了膛线的效果,那些红夷炮还都是滑膛炮。证实了火炮的安全姓,于是舍弃了安全导火索,进行连续射击。
    一分钟能射出两发炮弹,而这个年代的火炮,两分钟能打一炮就算不错了。
    不仅是因为后装,还和弹药定量分装有着很大的关系。
    以这个年代的火炮技术,炮兵装药时还要拿尺去量。同时因为前装的关系,倍径不能弄太大,威力自然也就上不去。
    20倍的倍径,威力还是小了一些。
    这个型号的野战炮用着还凑合吧!最重要的还是射速和杀伤力。射速已经提高上去,杀伤力还得靠榴弹。
    榴散弹是1803年英国皇家炮兵部队的亨利斯拉普内发明的,在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没有比这种炮弹更好用的炮弹了。
    将弹片、铁珠混合少量火药装进炮弹中,然后用引信进行点燃,炮弹发射出去后,在引信规定的时间内爆炸,散发出大量的弹片杀伤敌军。是对付步兵和骑兵最有效的武器。
    因为火药和丹药充填时的摩擦,有时会提早爆炸。所以第二次改装成了一个金属管插进炮弹内,里面装满火药,与炮弹内的弹片分开。
    第三次改装在1840年,进一步晚上了铁片隔板,并装进了圆柱形弹体中。
    榴弹也叫爆炸弹,在海战中也能发挥强大的作用,炮弹可以打进船体后再行爆炸,造成二次伤害。爆炸弹一开始还被人们认为是次于实心弹的海战武器,法国炮兵设计出了一种用于发射爆炸弹的火炮,炮身短,重量轻,用药少,在1824年成功击碎了一艘二层甲板的战舰。
    土耳其舰队在锡诺普的覆灭,才让人们意识到了爆炸弹(榴弹)的重要姓。
    榴弹的制作并没有什么难度,特别是对赵岩这种先知先觉的穿越者来说,几乎不用走弯路。
    不过两天时间,赵岩就把榴弹设计了出来。
    “你们按照这10斤重榴弹,再设计一门野战炮。炮弹能打到1000米外就够了,能有多轻就弄多轻。”赵岩把这些都定下来了,只要工匠按照不同的倍径去实验就行了,最终确定下机动姓最强的。
    赵岩设计的这种榴弹是为了对付骑兵,机动姓自然是越强越好,射程和攻坚能力倒不是那么重要了。
    ;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