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军阀

没有人知道他到底赚了多少钱,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钱,但自1905年起,到二战结束,他的寡头财团已经控制了全世界大部分石油、矿产、航道,并垄断了几乎所有高端产业,成为金融、工业的主宰,牢牢掌控着世界经济命脉。   他是江渝,一个开了外挂的穿越者,在民国时代呼风唤雨的超级大军阀。   民国X届总统:如果你的脑袋不比子弹还硬的话,最好不要得罪那个家伙,前面几届的脑袋已经开花了。   江渝:很好,苏州有个大园林给你养老。   倭国天皇:从今天起本皇每天只吃一顿饭,节省下来的钱都将用于加强对中华民国的军事支出。   江渝:一群穷鬼,咱民国粮食产量已经足够所有百姓敞开肚子吃了。   红色毛熊:尽管远东邪恶国家目前无比猖獗,但他们一定会被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江渝:看我把大海抽干!

第八十三章:中国的巨大变化
    div lign="ener">
    )
    1913年.两淮行政总署上缴中央的税款高达六亿元,也就是说去年两淮行政总署一共收了十五亿元的税,比清末时期满清的税收还要高。
    但从百姓的生活上来看,很多百姓却感觉没税。
    这一年在华东派系治下,以江苏、安徽、山东三省来说,个人平均生产总值突破了100元。
    而在这四省,人口已经突破了1亿人。
    而在江西、浙江、湖北、湖南这四省,也有不的发展,总的来说,13年整个中国的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了230亿元。
    而两淮行政总署收了15亿元的税,看上去税收确实很低,还不到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普通百姓也感觉税收不重。
    但实际上却不然,这十五亿元的税收当中,虽然很大一部分是江渝的财团上缴的税收,但江渝的财团垄断了大部分市场,但交的税却是最轻的。
    那些非华东商业协会内的商人,他们要承受的税收则比较高。而那些和财团竞争的商人,他们同样也要承受比较高的税收。
    这种税收制度,极大程度的确保了江渝旗下的华东集团、西北集团的垄断地位。
    那些普通商人也逐渐,经营商业已经越来越不容易了。很多行业已经不是他们能够进入的,这些行业都已经被垄断了。
    这一年,江渝的华东集团一共盈利16亿元,超过政府税收。
    当然华东集团此时也是负债累累累,上百亿元的借款,大量的投入,使得这一年的收入和支出都在飞速增长。
    不过对于能否还清这笔借款,江渝比谁都有信心。
    一战过后,英镑大幅度贬值,战争期间贬值得更厉害,加上到时候出口量激增,要想还清这笔贷款其实并不难。
    只要把这笔贷款还清,江渝的财团就将正式成为一个小巨人了。
    当然这一年的军费问题成为了内阁和国会争论的焦点。
    两淮行政总署上缴国会的税收是6亿,那么按照约定,这一年国防军将拿到地方税收中的4.5亿元。
    北洋政府这一年从直隶、河南、山西、东北搞上来的税收勉强达到了2亿元,其中很多还是华东集团贡献的税收。
    加在一起,这一年北洋政府能动用的税收为8亿元。
    按照约定,中央给北洋军多少军费,也要给国防军多少军费,也就是说不管搞,首先在军费上国防军就比北洋军多出了4.5亿元。
    以北洋军这种等级的陆军,就是有个1亿军费,也能拉出上百万兵力了。而以国防军来说,1亿军费远不够训练和装备上百万兵力,当然这是指正规军。
    如果是生产兵团,普通士兵都不用发饷,1亿军费拉出上百万兵力那是轻轻松松。
    最终军费还是北洋军与国防军内定为各1.5亿元,北洋军则保持100万兵力,国防军保持25个常备甲种师,10个常备乙种师,总共65万兵力,同时保持200万规模的生产兵团。
    当两大军事集团在协议上各自签下名字的时候,北洋军从这一天起正式成了国防军的军事附属。
    1914年,国防军拿到了6亿元军费,其中海军拿走了1亿元,空军拿走了5000万,陆军为4.5亿元。
    但在外人看来,双方却是保持着一种平衡的局势。
    因为外人并不国防军还有另外的军费支撑,只认为北洋军和国防军的军费开支都是一样的。
    所以造成了一种觉,即北洋政府依旧能够对华东派系进行制衡。
    只不过上次倒江战争让日本暴跳如雷的是,袁世凯竟然选择站在了江渝一边,使得日本吃能吃了一个大闷亏。
    特别是那一千五百万元的贷款,不仅没有达到目的,日后肯定也是没得还的,因为这是无抵押贷款。
    最终只会成为烂账,中方则会对他们说,他们无力偿还。
    ……
    军费就搞掉了中央3亿元,剩下4亿元要用来支撑教育、水利、民政、医疗、农业、工业等等领域,自然是不够的。
    不够办?
    向银行借钱啊!
    例如此时的北洋政府向华东集团借款100万元修建一个工程,那么接下来华东集团就会弄出一个公司,或者一个空壳公司,把这个工程接下来。
    实际上这个工程的成本价可能只需要60万。
    财团会让政府不断的加大开支,加大开支之后老百姓的日子自然也好过很多,但问题是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大量的财政赤字。
    政府负债太多办?
    那自然是出卖一些条件给财团,而财团永远保障政府的运作资金。
    这一年内阁和国会大肆花钱,宋教仁有江渝在背后的支持,得到了江渝在资金上的保障后,也意气风发的想要做出一番成绩,试图以最快的速度改变当前的中国。
    因此很多花钱的项目就这么上马了,当年预算就超过了5亿元。
    在地方上,也和中央国会差不多,政策都在往财团身上倾斜,特别是那30的地方建设资金,花钱的项目几乎都是华东集团承包去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在为华东集团保持稳定的垄断利润。
    同时中央的很对惠民政策也在华东集团的承包下很好的执行了下去,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际的好处,再也没有人说北洋不如大清了。
    历史上有人说北洋不如大清,那是因为北洋时期虽然自由,但军阀动乱太频繁,不够稳定。
    满清时期则不太自由,但更为安定。
    壬子年以来,两大军事集团开始靠拢,癸丑年大肆‘削藩’之下,军阀已经被消灭了大部分。
    地方上的土鳖政府更是消灭了不知多少,也许现在只有一些大山里才有一些军政府,或者是神经病皇帝和神经病子民,人数可能还不足百人。
    这种土鳖政府现在几乎看不到了,而在辛亥年间却是遍地都是。
    中国地方上的军阀动乱也在这一年被消除了大部分隐患,各地军阀逐渐被两大军事阵营收编、遣散。
    未来的中国已经不太可能再陷入军阀混战的悲剧中去了。
    同时在东北地区,也不再可能出现日本侵略后的‘不抵抗’命令,日本也不再可能快速的从中国掠走大量资源。
    此时的中国已经彻底转变了,而此时日本如何和中国开战,中国的国力已经不低于日本,战争潜力已比日本强上许多。
    拖得越久,中国越强大。这时的中国,已经能够自主发展工业,军工业规模也能自主扩大。
    加上四亿人口,以及丰富的资源。
    日本如果再选择侵略中国,那么可以直接死一边去了。
    进入到1914年,巴尔干问题日益突出,矛盾逐日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
    ……
    上海,这一天江渝出现在了码头上。
    一个美丽的西方女子从轮船上走了下来,正是从英国前来的爱丽娜,在一个热烈的拥抱中,两人再次重逢。
    很多年未曾见面了,爱丽娜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少女,身上带着一种让人惊心动魄的美感,以及能够抚慰心灵的温柔气质。
    “爱丽娜,见到你真让人高兴。”江渝见到多年未曾见到的故人,心里确实很高兴。爱丽娜拥抱着江渝,感觉来到了一个安全的港湾,突然忍不住掉下泪来,“江,谢谢你的帮助和鼓励,如果没有你,也许我迈不出这一步。”
    “这将是一次新的开始。”江渝松开爱丽娜后笑着对她说道。
    伊氏见到两人拥抱在一起,在那儿窃窃私语起来,伊锐志问道,这就是你说的那个狐狸精?”
    “不是她还能有谁,万里迢迢的从英国来的狐狸精。”伊维峻带着点气愤和酸味,不平的说道。
    伊锐志笑了笑,对伊维峻说道像他这样的男人,在留洋时招惹几个算得了稀奇啊!你别把陷进去了,到时候想拔出来就难了。”
    “我哪有。”伊维峻俏脸一红,恼怒的轻轻推了一把,微微抬头看了一看江渝的身影,不由咬了咬嘴唇。
    不得不说的是,江渝这家伙要相貌有相貌,一身武艺颇为不俗,却拥有着像文人一般的俊秀之气,与人交谈中,有一种让人入浴春风般的温和,真不这家伙是装出来的(江渝:冤枉,天干上正印透出而已)。
    单凭着相貌和表面的气质就迷死一大片了。
    何况家财万贯、功勋彪炳、位高权重,要说优点好半天说不完。
    要说缺点的话,和江渝接触久了的伊维峻也觉得有一箩筐,蔑视民主、女权,是一个包装在民主的华丽外衣下的影子政客。
    平常十分孤僻,经常一个人躲在书房里抄抄写写,或者在那发呆(江渝:妹纸,哥是在上网冲浪啊!)
    表面上大公无私,实际上却是在利用实权大肆敛财,其财团起码已经攫取了中国30以上的财富。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这个男人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所在。
    “呵呵!当我没说。”伊锐志见在那发呆,不由笑了笑,温婉潇洒的,可爱淘气的,两个穿着英气的军装的花打闹间却是把边上的旅人们看直了眼。(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