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无意成仙

我本他乡客,无意成仙。……深山修道二十年,师父让宋游下山,去见识妖魔鬼怪,人生百态,去寻访名山大川,传说中的仙,说那才是真正的修行。没有想到,走遍大江南北,仙人竟是我自己。

作家 金色茉莉花 分類 都市 | 323萬字 | 706章
第64章 毛居子道长和苍耳子道长
    城中裁缝铺。


    宋游已缓过神来,站在一位老嬷嬷面前,为她比划着,要做一个类似褡裢的东西,到时候缝在被袋上。


    “大概这么大……”


    老嬷嬷眯着眼睛仔细看,又拿出尺子来比:“比褡裢要大一些。”


    “对,不要太平。”


    “先生要装大的物件?”


    “是。”


    “物件多大?”


    “大概……”


    “喵~”


    一只猫扒拉了下他的衣袍。


    宋游低头一看,便明了了,于是干脆将猫抱起来,举给老嬷嬷看:


    “装它。”


    “缝在马驮的被袋上?”


    “我要带它远行。”


    “明白了。”


    老嬷嬷很有自信的摆了摆手。


    “多谢婆婆。”


    专业人做专业事,宋游充分信任老手艺人的本事,留下定钱,说好什么时候带被袋来缝,便带着三花猫离去了。


    ……


    几日之后。


    燕子的飞行本领学得差不多了,除了多了种本事,也收获了一种新奇的体验和新的视角,感悟不少。


    也到了离开的时候。


    宋游得了青阳子的准许,来到道观后院。


    院内院外都是竹林。


    只是院外是普通竹子,以实用为主。院内则是一种园林观赏竹,都长得不粗,也长得不高,竹节密集,摸起来手感润滑,质地坚硬,感觉应是刚竹的一种,用来做竹杖最适合不过了。


    宋游看上它们很久了。


    今日过来,便围着竹林左看右看,摸了又摸,精挑细选,多番比对,这才选中了一棵。


    “对不住了。”


    宋游拱手行礼,这才走上前去。


    虎口卡住竹子根部,不见有什么动作,便轻松的将之取了出来。


    再握着竹子慢慢往上一捋,上边的细小枝丫便纷纷掉落,又比划着合适的长度,拇指食指再一捏,上半截也断掉了,断得整整齐齐。


    于是只剩一根竹杖,大小刚好适合一只手握住,竹节处光滑无比,像打磨过,通体笔直,长度也刚刚好,阳光下青翠如玉。


    宋游拿着看了又看,十分满意。


    于是想往外走。


    才走出几步,忽然又停下。


    回头一看——


    一只小女童也站在竹林之中,弯腰蹲着,手握着一根手指粗细的小竹子,正在那左掰右掰,摇着竹子画圈圈,费尽心力,想把它扽下来。


    宋游不由走过去,仔细看她为难。


    “三花娘娘。”


    “唔?”


    “你做什么?”


    “掰竹子。”


    “你掰竹子做什么?”


    “你掰竹子又做什么?”


    三花娘娘停下动作,回头看他。


    “我当拐杖。”


    “我不知道。”


    三花娘娘如是说道:“伱问了观主,我也去问了观主,他说也准我取一根。”


    “懂礼。”


    宋游笑了笑,便走过去。


    这竹子只拇指粗细,已被她掰折,折处被折磨得不成样子,但是竹子坚韧,就是不断。


    于是他在女童旁边蹲下,握住折处上边一点的位置,再松开手,无声无息间,竹子便已有了一个整整齐齐的断口,像是利刃劈出的一样。


    女童顿时愣住,扭头直盯着他。


    宋游又笑了笑,再如先前一样捋一把,给她处理干净,这才递给她说:“金行之法的粗浅妙用,想要学吗?学会之后,砍柴就方便了。”


    女童接过竹子,却还蹲在原地,仰头直直的盯着他看,不说话。


    若是以前,她肯定要学。


    可现在学了好久的火行之法,早修晚也修,上午下午定时练习,却也只是刚刚能吐出明火而已,就是这样,还已担下了烧火的重责。


    那道士给她说,多烧火有助修行。


    女童眼珠子左转右转,抿了抿嘴,最后一言不发,拿起竹杖,扭头就走。


    宋游笑笑,也跟着出去。


    前院中枣红马安静站着,背上已搭上了被袋,观中道人站在旁边,道观依旧安安静静。


    宋游拿着竹杖走过去,向众人诚心行礼:“来观中半月有余,承蒙诸位道友款待,实乃一路走来最舒服的一段日子了,在下感激不尽。”


    “哪里的话。”


    众位道长连忙回礼。


    “不过在下此番下山游历,终究是要与诸位道友道别。心中不舍,却也无可奈何。缘聚缘散,都有妙处,就不多说了。”宋游顿了下,瞄一眼人群中最小的那名童儿,又看向大家,“待在下游历结束,诸位道友若游至逸州灵泉县,可来阴阳山寻我,必好好招待诸位。”


    “一定!”


    “这便告辞了。”


    “道友慢走!”


    “情谊已满怀,何必再远送。”


    宋游带着枣红马和小女童走出道观,诸位道长果然停在门口,并不远送,他只最后与他们行了一礼,便不再多说,转身离去。


    小女童也握着竹杖与他们道别,随即转头看向宋游,边走边说:


    “青阳子!”


    “对。”


    “光华子!”


    “那是福清宫的宫主。”


    “为什么都叫子?”


    “最近些年道人起道号流行叫什么什么子,文人就叫什么什么道人。”


    “你叫什么子?”


    小女童拿着竹竿胡乱挥舞,和他并排走着,扭头看他。


    “我不叫子。”


    小女童歪头替他想了想:


    “毛居子。”


    “毛居子是什么?”


    “你没见过毛居子?”


    “是什么?”


    “你不聪明。”


    “所以是什么?”


    “会粘在毛毛上不掉下来的。”


    “噢……”


    宋游这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是一种植物果实。


    “还有苍耳子。”


    小女童又补了一句。


    “你很喜欢吗?”


    “不喜欢!!”


    小女童连忙摇头,声音坚定。


    从她的表情里宋游看到了满满的讨厌和警惕。


    毛居子,就是鬼针草,又叫跟人走,粘衣花,果实是一团黑褐色的短针,会沾在衣服或毛发上。苍耳子则是绿色的小球,长有倒刺,粘在衣服或毛发上比毛居子还要难以清除,特别是毛发上。


    看来她以前没少受这两样东西的折磨。


    不过现在已经是春天了。


    这两样东西应该不多吧?


    走出半刻,宋游放缓脚步,从马儿背上拿出那本《舆地纪胜》。


    翻开第一页,是一张大晏地图。


    十分粗略的一个地图,只画了大概的国州形状,标注出了各州都在哪里,别的什么也看不出来。具体各州气候如何,有什么景点名胜,都在州中大概的哪些位置,又该如何去,则在后边用文字说明,偶尔也附有小图。虽然还是得问路,可已是帮了大忙了。


    不过这地图和后世的地图是两种东西。


    仅是它并非按照北上南下来画这一点,就已添了很大的困扰了。


    得靠自己的地理常识去分辨。


    栩州应当在靠近大晏西南的位置,如果地图北上南下,在中间略靠左下。要是直接往北走,去长京并不远。考虑到要走一段回头路,而长京也只是宋游的其中一个途经点,并不是他的目的地,所以不值得直接过去。


    因此他打算继续南下,直到走出栩州界,再往东。


    先到平州,寻访云顶山。


    然后再往北上,最后西行,如此绕一个圈,多走几州,再到长京。


    没有万里路,却也有**千了。


    “……”


    宋游将书放回被袋中。


    回头一看,青山已变得模糊了,青山下的道观也变得很小了,屋后竹林糊成一团,早已见不到那些道人的身影。


    宋游一时停在原地,多看了几眼。


    也许自己再也不会回到这里了,这一刻就是与这片山水相处的最后一刻,这一眼就是最后一眼。


    也许还有相逢时,可也已是十年二十年后,即使山水不改,人也不再少年,那时的宋游自己目前尚不认识,又怎知他会有什么心情?


    只是旅途中的一段风景,却也还是不禁感叹。


    “道士。”


    “嗯。”


    宋游收回目光,只看向前路。


    正是早晨,一颗湿漉漉的朝阳刚升到山顶,模糊在山雾与天云相接之处,拄杖缓行,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前方不知又是怎样的山水人情。


    也正是今日,才有消息自凌波县传到安清县来,说那作乱数年的水妖已然伏诛,江中浮起来的尸首至少有十丈长,宽也有几丈,若不是柳江那一段足够宽足够深,还真容不下它。


    此时水路已通,再无水妖作乱。


    降伏水妖的是一云游仙人,年轻模样,跟了一匹枣红马,没有缰绳,带了一只三花猫,灵性十足,他连水都没有下,就除了此般水妖,若说不是神仙下凡实在难以有人相信。如今凌波县十万百姓已在筹备为他塑像立庙,就立在重开的凌波渡口,以表谢意。


    还在安清县没走的江湖人听了,再细细一想前几日所见,俱都惊奇不已。


    尤其是西山派众人。


    ……


    群山连绵,宅院之中。


    “先生走了……”


    少年依旧恭恭敬敬站在老者面前。


    “咳咳咳……”


    老者连连咳嗽,拐杖顿地,发出苍老的声音:“我叫你胆大一点,不是要你去搏个天地出来,去振兴我族,去如何如何,咳咳咳,只是想叫你在遇到自己想做的事的时候,能够壮着胆子去做,该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平白的丢掉了,声音大一点,少让人看轻,能省许多麻烦……胆小怯懦的人不是不可以,只是容易错过很多东西。”


    “老祖……”


    “别讲废话咳咳咳……”老者连连咳嗽,“讲你想讲的事。”


    “我想……去送送先生……”


    “可以。”


    “谢老祖宗……”


    少年转身就往外走。


    “等等。”


    “啊?”


    “先生是位高人,你要是觉得他不错,你就随他而去,说不得是你的机缘。道行也好,修为也罢,总之这一生会过得畅快一点。”老者用一双浑浊的眼睛盯着他看,“你自己想好。”


    “我……”


    “怎么?”


    “我不敢……”


    “那你就要错过了。”


    “我……”


    少年站在原地,眼中充满纠结。


    最后也只说出一句:“我多送先生一程,送先生走出栩州,我再回来。”


    “随你。”


    燕子飞出门去。


    ……


    求月票~


    本站网站: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