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一陣咆哮彈幕飄過,那字裡行間,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他本來還想接著罵,可是幾道彈幕飄過,讓他停了下來。 劉邦:【異族入關了,這大明的都城前方可就是一片坦途了啊!】 李世民:【正如當年突厥入關,飲馬渭水,這大明的都城可還抵擋得住?】 楊堅:【這中原大地,難道又要來一次異族亂華,衣冠南渡嗎?】 在民族危亡面前,眾人都是拋下了成見與嘲諷,都是開始擔憂起來。 此時,畫面一轉,來到了北京城的皇宮之內。 此時龍椅之上無人安坐,一名中年女子坐在龍椅之旁,而她的面前站著一名身著藩王衣冠的青年。 一名兵部官員手中持著一張染血的紙悲聲說道: “土木堡一戰,大敗! “京營二十萬兵馬,全軍覆沒!” “英國公張輔以下五十二將,皆戰死!” “皇上被也先俘虜,生死不知!” 朱祁鎮被俘虜的消息已經傳回北京,舉朝上下嘩然。 江山無主,外敵入侵,大明江山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而如今,北京之中,最高權力象征的兩人,便是那中年女子和青年。 他們是朱祁鎮的生母孫太后,和朱祁鎮的弟弟,如今的監國親王朱祁鈺。 朱祁鈺對著孫太后點了點頭,然後對著下方問道: “諸位卿家,如今瓦剌也先說要送陛下回來,兵鋒直逼京城而來,各位是戰是守,可有對策?” 眾臣面面相覷,最終朝班之中的徐有貞站了出來說道: “太后,王爺,如今京師內三大營精銳盡數喪命在了土木堡,京城已經危如累卵,為大明江山計,還請太后和王爺帶著宗室南遷南京避禍!” 一眾朝臣聽到這個提議,也是齊齊說道:“臣附議南遷。” 孫太后和朱祁鈺看到眾臣主張南遷,面色都是一冷。 朱祁鈺正想呵斥,一名大臣站了出來,對著眾人大喊道:“臣反對南遷!” 說話之人 乃是如今的兵部侍郎 於謙! “於大人,你反對南遷?你想做什麽?兵部的意思難道是想跟韃子議和嗎?” 一名朝臣站了出來,對著其問道。 於謙面色一冷,眼中透射出濃重的殺機。 “在兵部眼裡!從來沒有和字,只有一戰!” 他指著朝臣們說道:“當年宋朝靖康之恥,金人攻破開封,朝廷南渡,偏安一隅,最終還不是被蒙元所滅!” “宋朝之事歷歷在目,教訓還不夠深刻嗎?一旦南遷便是葬送大明江山社稷!” “臣向太后請命!再有言南遷者!可斬!” 那大臣被於謙的殺氣所震懾,不自覺的倒退了幾步。 他們們這才想起,於謙可不是簡單的文人。 他曾經隨著宣宗皇帝親征,也是上過戰場的狠人。 徐有貞此時站出來說道:“如今兵部尚書戰死在土木堡,於大人暫代兵部尚書事,還請為禦敵而獻策吧。” 此時朱祁鈺說道:“於侍郎的意思,是否是讓我們依靠北京這座堅城固守待援,詔令山東,河南之兵前來救援?” 此言一出,孫太后和一眾朝臣對於朱祁鈺這個監國親王刮目相看。 平常這位王爺不顯山不露水的,沒想到危難關頭,還有這般見地。 眾人正想附和,而於謙再次站了出來。 “王爺所言,大謬矣!” 於謙此時大喝一聲道:“北京城池堅固,糧草充足,瓦剌軍隊無攻城器械,不善於攻城。” “若我是也先,絕對會繞過北京,一路南下出直隸,席卷河北。” “一路過黃河,阻斷山東援軍,蕩清河南河北,兵鋒西指,破終南山,掃蕩西北。” “兩路匯合,封鎖長江!” “到時候,北京城如同探囊取物!” “到時候莫說什麽南遷之後進行北伐,這場仗,沒打便已經輸了。” “到時候,我們便都是亡國之臣!” 他的聲音回蕩在大殿之中,也回蕩在眾人的心中。 孫太后此時終於開口道:“於謙,以你之意,應當如何?” 於謙此時說道:“為今之計,唯有一戰!” “在瓦剌還未抵達的這段時間裡,清理內部,整頓軍備,保障後勤。” “派遣得力將領指揮京城的火器部隊、騎兵部隊。” “命令各地守將把緊大同、宣府、居庸關、紫荊關等重要關口。” “而後大軍盡數開到京師九門之外!背城而戰,列陣迎敵!” “將瓦剌軍隊死死牽製在京城之下,詔令山東河南之兵前來,圍殲瓦剌!” 聽完於謙的全部的軍略之後,都是倒吸一口涼氣。 原本應當是十分危險的一場京師保衛戰, 在於謙的策略之下居然變成了一場要消滅瓦剌的圍殲戰。 時任吏部尚書的王直對著於謙拱手一禮讚歎道:“壯哉!於謙!” 此時孫太后對著朱祁鈺點了點頭,二人似乎達成共識。 朱祁鈺說道:“於侍郎之言,才是逆境補天之策!” “即日起,於謙加兵部尚書銜,一體指揮此次大戰。” “京城上下軍民臣子,如有抗命者,格殺勿論!” 朱祁鈺對著於謙行了一禮說道:“於謙!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便仰仗於你了!” 於謙拱手道:“若敗,於謙必死於社稷之前!” “若敗!我等願以己身而殉國!”眾臣皆是齊聲呐喊! 這一刻,大明的臣子們,以死社稷之心,凝聚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 這股力量,叫做漢人的不屈之心! 命令自皇宮中傳出,北京城內, 壯年男子自發從軍者,不計其數! 他們要做的事情很簡單 僅僅只有四個字, 保家衛國! …… 一個多月後,也先帶著朱祁鎮和麾下的軍隊來到了北京城下。 他舉目望去,在他眼中,應當因喪失君主和精銳軍隊而無比虛弱的北京城。 此時整個城池呈現出一股極為凝聚的士氣。 北京城下,無數明軍列陣於德勝門之外。 將領和士卒的眼中,沒有畏懼,沒有怯懦,唯有一往無前的堅毅。 也先一臉不可置信的看向一旁的朱祁鎮。 他想問問,為何一個失去了君王的國家,竟然還有這般骨氣和士氣。 而中軍之中的於謙在高台之上看著面前的瓦剌軍隊。 他對著眾人大喊:“眾將士!瓦剌已至!我們身後便是社稷家國!” “我們退無可退!唯有一戰!” “我們要用手中的兵器告訴韃子!” “當他們越過長城的那一天!他們便不可能活著回去!” “眾將士!可願隨我於謙,死戰!” “戰!戰!戰!”一眾將士舉起手中的兵器齊聲大喝,爆發出驚人的士氣。 在一聲聲呐喊聲中, 一場決定著大明國運的大戰, 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