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太極劍首秀 “你果然在藏拙。” 鄧展持劍而立,仿佛早有預料。 “非是藏拙。” 史阿深吸口氣,調整自己的狀態:“只是此招與我,還不太成熟,不敢輕易嘗試。” 他雖然不知道這劍法叫什麽,但卻清楚,此劍法與王氏快劍背道而馳,以慢打快,以柔克剛,因此必須要調整好狀態,才能迎戰鄧展。 “哼~~” 鄧展聞言,輕哼一聲:“史阿,你未免也太小瞧我了,拿這種不太成熟的招式與我對戰,後果怕是非常嚴重,你可要考慮清楚。” “放心。” 史阿拍著胸脯保證道:“一切皆是自願,與鄧兄無關。” 鄧展佩服史阿的勇氣,朗聲道:“好,既如此,那鄧某便不客氣了。” 呼~~~ 鄧展踏著詭異的步伐,向前飛掠,不斷靠近史阿。 然而史阿,卻只是手持寶劍,紋絲不動,僅靠一雙眼睛捕捉鄧展的行蹤。 忽地,一道劍光劃過雙眸,旋即有嗡鳴聲在耳畔響起。 史阿下意識地側身閃躲,與此同時,長劍迎著那道劍光撞去,卻只是鐺的一聲清脆後,接著響起哧愣愣的摩擦聲。 史阿手中寶劍像是靈蛇一般,黏住了鄧展的劍鋒。 你刺,我攔; 你掃,我退; 你退,我追; 你擋,我貼; 史阿的劍招與此前全然不同。 突如其來的變化,頓時殺得鄧展有些發懵。 史阿到底在外面經歷了什麽,會讓自己的劍招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竟讓自己有種力不從心,鐵拳砸在軟泥上的感覺。 這劍招頗為詭異。 明明速度極慢,卻仿佛自帶某種力量。 它像是漩渦一樣粘著自己,不論自己如何發力,總是會被它吸收、化解。 四周觀戰的遊俠同樣愣住了,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史阿的劍招不是聖王劍,莫非他還學了別的?” “這手法也不是王氏快劍的手法,速度竟然如此緩慢。” “可是,鄧展的攻勢為何會被化解了呢?” “這可真是太奇怪了。” “.” 作為局中人的鄧展,更是感觸頗深。 只在片刻前,他對陣史阿還能佔據上風,但現在卻連反擊的能力都沒有。 這些詭異的劍招看似緩慢,卻暗藏一股神秘的力量,可以將自己的瘋魔劍,悄然化解。 更令人震驚的是,史阿越是不斷化解自己的招式,附帶的那種力量竟然越強。 就好像. 史阿在自己的幫助下,頓悟了一樣。 噌~~~ 鄧展正驚愕於史阿的劍招。 忽然,史阿長劍上挑,那股附帶的力量,竟將絕刹劍掙脫出手,呼嘯升空。 “啊?” 鄧展頓時一愣。 下一秒,史阿的長劍挺在自己脖頸:“這是什麽招式,竟然如此厲害?” 史阿淡笑,收劍還鞘:“想學嗎?我教你啊!” 鄧展腦子嗡的一下大了,如雷轟電掣般怔在原地:“你你.你說什麽?” 史阿嗤笑一聲:“鄧兄,你如果想學,我可以教你。” 鄧展緩緩閉上眼睛,呼出一口濁氣:“我輸了,輸的心服口服。” “不過鄧兄。”史阿拍了拍他的肩膀,“今天我可沒空,你如果真想學,咱們再找機會。” “生意?”鄧展忽然響起了什麽。 “沒錯。”史阿點點頭,從懷中取出木盒,“這是鑰匙的印泥,我需要找人做出來。” “簡單。”鄧展輕聲道,“交給我便是。” “喏。”史阿一把塞在鄧展手裡,“傍晚前能給我便好。” “我試試。”鄧展接過木盒,轉身離開。 旋即。 他扭頭望向酒肆:“小順子,過來。” 從裡面闖出個直裾小廝:“在。” “速去找人,入夜前,將它做出來。” “好。” ***** 皇宮。 東觀。 劉辨依舊如同在蘭台時,一邊核查,一邊假裝尋找,遮掩自己的真正目的。 當然,平行世界的軍師聯盟,也因此獲得了大量了史學資料。 正因為如此,劉辨表面上還是比較認真的,沒有引起李方的懷疑。 “校書郎高彥何在?” 正當劉辨在核查書籍時,一個聲音自殿門口處響起。 劉辨扭頭望去,只見一個中年男子緩步走來,朝眾人揖了一揖:“奉陛下命,傳校書郎高彥金馬殿覲見。” “公達?” 分閣內,校書郎高彥站出來,皺著眉頭:“怎麽是你啊?” 劉辨聞言一愣。 公達? 怎麽感覺有些熟悉呢? 中年男子笑了笑:“俊才莫非忘記了,在下乃是黃門侍郎,陛下正在金馬殿召見學子,有些事情需要問你,因此派攸前來。” 公達? 黃門侍郎。 攸? 嘶~~~ 劉辨腦海中浮現出個名字:“老師,被曹操稱之為謀主的荀攸,可曾當過黃門侍郎,是不是現在這個時候?” 軍師聯盟的聲音跟著響起:“辯爺,荀攸是在大將軍何進秉政時,被征召入京的,在那個時候便是黃門侍郎,想來現在也應該是。 在董卓遷都長安以後,他還和議郎鄭泰、長史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人密謀,要誅殺董卓,事情敗露,隨後下獄。” “臥槽!莫非這人真的是荀攸?” “不會吧?這麽巧?” “這回可賺大了。” “.” 三國牛人冒出來的刹那,直播間內網友沸騰了。 不僅如此,便是劉辨自己,也不由自主地興奮起來。 沒想到。 他只是來東觀耍耍,竟然撞上了謀主荀攸。 劉辨內心振奮,面上卻依舊保持鎮定,他心中暗問:“老師,荀攸能不能拉攏?他不是被何進征召來的嘛?而且還密謀除過董卓。” “辯爺別衝動!” 軍師聯盟毫不猶豫地拒絕:“荀攸雖然有被拉攏的可能,但目前董卓正在為上位造勢,不斷拉攏士人,而且荀家的荀爽也在其中。 史書記載,董卓征召荀爽為官,荀爽本想逃避征命,但因官員催迫,只能受任平原國相,前行至宛陵時,又被朝廷追拜為光祿勳,在職三天后,於十二月戊戌日升任司空。 從董卓征召荀爽開始算起,一直到他位列台司之職,前後才九十三日,足以證明董卓對荀爽的重視,荀攸現在是什麽心理狀態,咱們難以琢磨。” 仔細想想倒也對。 荀攸在大將軍何進之時,便是黃門侍郎。 如果他真的非常討厭董卓,又何必等到長安時,再行刺殺。 雖然,此時的荀攸未必沒有厭惡董卓的意思,但謹慎一些,總沒有壞事。 “唉~~~” 劉辨歎口氣:“多少有些可惜。” “不過.” 軍師聯盟急忙補充道。 求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