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南也感覺十分意外。 原本以為尾艙室跟其他艙室一樣,不會有什麽發現。 但現在卻給了一個大驚喜。 雖然這個驚喜還挺驚悚的! 尾艙室是沉船的駕駛艙,在駕駛台旁邊躺著一具屍體,應該說是躺著一具白骨。 而且白骨還很白,就像牙齒洗過的那種白,白的可愛!(汗) “主播,骷髏!白骨!” “主播看到雪白的骨架了嗎?” “詭異的白!!” “看到了,我要是沒看到,你們能看到嗎?”塗南鄙視了一句。 “看到了,主播就上前研究了啊!這可是沉船的唯一收獲!” “這位觀眾你進來,我這唯一的收獲贈送給你!”塗南對說話的觀眾發了個邀請。 “哈哈!快去快去,主播對你多好,把唯一的收獲都送你!” “這位觀眾你快點打碎屏幕進去,主播在召喚你!” 塗南調侃了一句:“還有誰想要禮物啊!歡迎進來!” “是啊,誰要禮物的進去,那麽大一塊骨頭足夠分了!” “汪汪!汪汪!!” “臥槽!直播間來狗了!” “來來再叫幾聲給你爺爺聽聽!”(有點傻) “汪汪!狗爺爺好!” “噗嗤!” “哈哈!!” “狗爺爺好!” “狗爺爺好!” “狗爺爺好!” …… 自古逗比歡樂多! 哈哈!! 塗南也被逗笑了,他笑點平日裡還是挺高的。 但‘汪汪!狗爺爺好!’還是撩到了他的笑點。 輕松一笑後,塗南這才正經八百的說道:“這白骨有點不敢動啊,被海水泡了幾百年不僅沒有分解消失,反而越發的白亮,難道成精了!” 塗南這一說話,觀眾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 其實塗南不說,有很多觀眾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主播,別慫,乾就完事。” “我們等著你完事後,吃飯!” “還吃得下飯?你是狗嗎?” …… “主播你不是害怕嗎?不敢動嗎?怎麽突然就勇敢了!” 就在大家樂呵的時候,大白鯊的一隻側鰭就碰了白骨架,見沒什麽事情,就把白骨架也掀翻了。 掀翻了一個身! 原本是面朝上,現在就變成面朝下,並散架了。 “罪過!罪過!” “都是直播間那些觀眾慫恿的,你有事去找他們,不關我的事,拜托,拜托!” 塗南本意並沒有想著破壞白骨架,但大白鯊的魚鰭畢竟不是人手,精細動作不好把握,結果就這樣了。 直播間瞬間‘炸’了!! “臥槽!主播你太過分了!” “主播沒人性!” “主播你太壞了!!” “不要找我,不關我的事,阿門!” “滿天神佛保佑我!我是個善良的人!” “我什麽都沒說,千萬別找我啊!” “嗚嗚,我好害怕怎麽辦?在線等~~” “啊!鬼啊~~” …… 看著滿屏鬼哭狼嚎的彈幕,塗南用魚鰭當鏟子,把散架的白骨鏟進角落的木箱裡。 死者為大! 破壞了屍骨如果再不收拾起來,那真的太過分了!! 有誰看過一隻大鯊魚用魚鰭鏟屍骨的!! 那動作怎麽形容! 一個字:笨重!!滑稽!! “哈哈!主播真有才!” “太搞笑了!笑死我了!” “主播你能不能不要這麽幼稚好嗎?” “主播牛逼、大鯊魚鏟骨頭,史上第一個!” “主播你能不能再搞笑點!” …… 直播間鬼哭狼嚎的彈幕終於被塗南滑稽的表演給切換過來了,大家一邊樂呵,一邊評論,頗有一番指點江山的風范。 “咦?有發現!” 正在賣力轉移白骨的塗南突然驚訝了一下,魚鰭立即停了下來。在白骨中發現了一物!好像是一個玉牌! 塗南的驚訝聲,立即驚動直播間觀眾的神經。 “主播發現什麽了!!” “主播怎麽了?” “我發現了一個寶貝。應該白骨主人看我尊敬他的份上,送給我的禮物。”塗南一邊說一邊小心翼翼的用魚鰭把玉牌緩緩鏟到魚鰭上。 “發現寶貝了!!” “這是一塊玉牌!! 高清鏡頭下,清晰的看到鯊魚鰭上平放著一面小孩巴掌大,淺綠色,質地通透無雜質,邊緣有龍紋的長型玉牌。 “有字!” “上面有字!!” 發現玉牌中央刻著一個方正的古字,觀眾又大叫了起來,彈幕頻飛。 “有字?那說不定可以從中得到死者的信息。”塗南也驚訝了一下,不過他的視線無法看到魚鰭上的玉牌,只能乾著急了。 “哪位大佬翻譯下玉牌上的‘字’,我看不到。”塗南大聲道。 “主播是古龍文,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太陽和月亮在一起。”熱心的觀眾粉絲立即給塗南描述了起來。 “是‘明’!日月明的明!” 不用塗南猜,已經有龍國觀眾說出了答案! “明,那應該就是龍國的明朝了。而且明朝的時候龍國航海技術世界第一,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鄭和七下西洋’。” “根據近年來的一些文獻資料,地理發現,研究界提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鄭和七下西洋幾乎走遍了世界,最遠到達過南極。” “現在看來並不是空穴來風,所以這裡會出一艘明朝的沉船也算能解釋的通。” 塗南一邊發表自己的見解,一邊慢慢的把魚鰭上的玉牌放下,準備用鯊魚嘴叼起玉牌,然後收進系統倉庫中。 玉牌放下來後,翻了個身露出了另外一面。 直播間觀眾粉絲一邊認真的聽塗南解說,一邊目光一眨不眨的盯著玉牌,也生怕玉牌一個不小心摔壞了。 隨著玉牌放下來,並翻了個身,眼尖的觀眾一下子大叫了起來。 “主播有字!” “主播這一面也有字!!” “我看看!”塗南現在的視角可以看到玉牌,在玉牌的中央也有一個古字。 不過這個字塗南一下子認了出來,是龍國文化裡非常重要的一個字——和。 《國語·鄭語》記述了史伯關於“和”的論述:“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認為陰陽和而萬物生,和諧生萬物。 但直覺告訴塗南,這個‘和’應該是指鄭和的‘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