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唤醒了华夏千古英灵

作家 苏知婷 分類 综合其他 | 128萬字 | 425章
第77章 将军不下令,军士不上马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身披鐵甲的漢軍氣勢如虹,偶爾看到熟悉的戰友流露出一絲悲傷,最終卻是咽下了淚水,默默收拾好友人的屍體。
  一些過於嚴重的需要焚燒,掩埋,避免瘟疫發生。
  縱然如此,亦是只有少數人的屍骨能回到家鄉。
  他們目光如炬,望向了軍中的信仰,戰神霍去病。
  霍去病望著自己的兒郎們,大喝一聲。
  “上馬,回家!”
  聽到霍去病的命令,兵士紛紛抓住韁繩,猛然踩住腳蹬,提身上馬,發出整齊劃一的嘩啦啦響動,極為悅耳動聽。
  將軍不下令,軍士不上馬。
  軍風,由此可見一斑。
  如此紀律嚴明,如指臂使的軍隊,怎能不勝?
  萬千將士猶若長城連脈,連成了一道長長的黑色風景線。
  在這荒漠之中,格外的亮眼。
  漢軍!
  這便是華夏綿延之漢軍。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凡我大漢子民,雖遠必救的漢軍!
  漢軍威名赫赫,盛傳歐洲,遠揚海外,四海之內,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身上的血汙依舊擋不住將士們的銳氣,漫天的黃沙遮不住漢軍的殺意,軍魂凝聚於此,漢軍戰無不勝!
  明明是荒涼,風沙之地,萬千將士血汙,黃沙彌漫於身,除卻一雙眼眸,毫無生氣。
  可偏偏卻是讓無數觀眾感到了熱血沸騰,渾身躁動。
  縱然是有潔癖的人,亦是再無半分厭惡,於此刻,覺得那血漬,泥濘,塵土,黃沙甚為順眼。
  男兒,當如此。
  戈壁灘靜悄悄的,窒息的氛圍驟然升起,千萬將士默默行軍,增添了一股沉寂和寂寥,讓人生出雞皮疙瘩來。
  偶爾,一股清風吹來,卷起陣陣黃沙,撥動著將士們的面龐,留下了一粒粒的痕跡。
  茫茫的荒漠一望不見邊際,將士們卻絲毫沒有慌亂,縱然有狂風大作,飛沙走石,亦是無妨。
  寧安就這樣牽著王昭君的手,靜悄悄的跟隨著這些大軍前進,默默無聞,一分鍾,兩分鍾,三分鍾過去了。
  屏幕前的觀眾卻沒有一個不耐煩,都是屏住了呼吸,盯著這群蠕動的‘螞蟻’。
  這是一個奇跡,只有典籍華夏能做到的奇跡。
  對於電視劇,電影來說,花費幾分鍾在毫無意義的行軍畫面上,會致使觀眾毫無耐性,直接流失。
  可偏偏,典籍華夏做到了,寧安,做到了。
  一號電視台演播室。
  王台長盯著屏幕,眼神不肯有半分的挪動,他的心中閃過了萬千震撼,表面猶如毫無波瀾的池塘,內心卻早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
  在電視這個行業做了一輩子了,他發誓,從來都沒有見過如此恢弘,逼真的場面。
  那個禿鷲吃人,一定是真的。他太清楚假的是什麽樣的效果了,絕對不會是這般。
  寧安,究竟是在哪裡做的?找的是一群什麽演員?又怎麽會有這麽聽話的禿鷲?
  這麽一個鏡頭,竟然還是直播,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毫無拖泥帶水的痕跡,但凡有一頭禿鷲不配合,畫面采集錯,今天整個效果立馬就會大打折扣。
  後續,觀眾再也難以入情。
  可偏偏,寧安做到了。他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寧安呀寧安,你怎麽老是喜歡玩這麽刺激的直播場面?這麽高難度的畫面?便是電視劇都不敢這麽拍,成本太大。
  但偏偏,每次你都成功。
  這個驚喜,太大了。
  許多行業內的人也都是沉默了,真正有才華的對於典籍華夏都是給予了最高評價。
  沒辦法,是不是好東西,大家都是行業內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這玩意,比不起。
  燒錢,一秒鍾上百萬都是少的,還不包括請的演員,這麽多群演,一人一天兩百,一天就是兩千萬,這種精心製作,他不冒頭,誰冒頭?
  許城,某個公司辦公室。
  蘇沐白盯著自己的電腦屏幕,陷入了沉思。
  其實,他很早就懷疑了,寧安有古怪。
  一個人再怎麽變,不至於性格都大變,全然不同。更何況,還是忽然有了才華,氣質,演技,談吐各個方面都是大不相同。
  再說了,他哪裡來的資金做這麽大的場面。據他所知,過去寧安是窮到房租都交不起。
  父母雙亡,唯獨有一個妹妹在國外讀書。
  第一期,怎麽拍的?
  更重要的是,他去銀行查過,寧安的流水毫無變化,也就說打過去的錢根本就沒有動。
  種種跡象都表明,寧安有秘密,DID(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是他能夠猜到最符合的條件了。
  性格大變,才華橫溢完全符合DID的症狀。
  如果他的其中一個人格是科學家,或許應該有某種先進的後期技術製作吧?
  猜測到這些後,蘇沐白沒有選擇暴露出去,炒熱度,而是默默地幫助寧安偽造了銀行流水,同時做了許多遮蓋的假象。
  比如,有身在國外的後期製作團隊,默默無聞卻才華橫溢的攝影師,塑造了多種形象。
  總之,給大眾煙霧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身為合作夥伴,蘇沐白要替寧安掩蓋好這些秘密。
  賺錢,夠了就行。
  朋友,沒了就真沒了。
  (PS:今天很生氣,那個叫‘林子昂吖’在王昭君評論,還有霍去病評論回應。我今天沒寫到作者的話裡,就是怕你看不到。
  《後漢書·南匈奴傳》言: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禦,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看清楚了,一直見不到皇帝,生了怨氣,自己請求去匈奴的,我寫史書記載為榮華富貴有錯?
  你所讀的是班固撰寫的《漢書》,求你多讀幾本書吧,不要讀了一兩本就覺得天下無敵了,到處噴人。《西京雜記》記載的畫工所誤。《樂府解題》記載了王昭君自行請願,但末尾記載不願去,吞藥自殺。我不想把這些標出來是怕別人說我水字數,也是想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對讀者更好點,沒想到是我錯了。
  還有霍去病的功績,他十七歲出征,二十四歲病故,他改變了漢朝過往作戰,將騎兵成為優勢,開啟閃電戰格局。你拿別人一輩子和他幾年的功績比?他厲害不是因為他的功績,是因為他年少成名,若不死,未來有無限可能,他但凡活到五六十,漢武帝的雄才大略和當時的國庫豐裕,會是一個什麽局面?
  你一張嘴就否認了別人的一生,輕飄飄的他算不了什麽就完了?看你主頁,寫九年女仆教育就知道你不是啥好東西了。還給我一星,罵我胡編亂造,誤人子弟,瞎寫一通,我真不理解,我費勁扒拉的去找,去看,最後你一句話就否定了我的努力?自己知識儲備不夠,怪別人是錯的?
  今天真的有點生氣,書裡面是有一些誇大和虛擬的,可但凡涉及到有記載的東西,多數都是有有史可查,有據可依。對不住了,諸位,對不住其他讀者了,發了牢騷。)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