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記載,“邯鄲南據黃河,北有燕代,楚雖勝秦,必不敢製趙,若不勝秦,必重趙,趙承秦楚之弊,可以得志於天下。”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典型的半濕潤氣候,讓邯鄲成為了三晉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比起關中鹹陽,更為繁華昌盛,一度成為中原文化經濟中心。 時間剛過元日,邯鄲城的貴族們和百姓們,都還沉浸在新年帶來的喜悅中,大秦的使團,就從邯鄲外城的西門,緩緩進入了邯鄲城內。 這支隊伍十分龐大,領頭的車輛八乘,儀仗二百,黑色鐵騎一百,高舉黑色大旗,浩浩蕩蕩而來。 秦國使團的隊伍,一直到了邯鄲王城城下,這才緩緩停下,而趙國文武大臣紛紛從王城出來相迎。 姚賈穿著一身黑色服飾,緩緩從車駕上下來,伸了一個懶腰,看著這熟悉而又陌生的趙國王都,不禁感歎人生無常。 當年他來到趙國,被趙人驅逐出境,一路乞討到了秦國鹹陽,這才有了他後來拜為秦國上卿,出使五國,幫助大秦瓦解了五國合縱攻秦的大計。 今日又來趙國王都,不再是當年的委屈求全,而是來想喊一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接著身後的馬車上,下來了儒家博士淳於越(仆射),秦王室代表渭陽君贏傒,最後下來了長史李斯。 三人均為這次出使的副使。 秦王嬴政之所以把這次出使的陣容弄得這麽大,就是要讓天下人看到,他秦王嬴政的誠意和對於這次會盟的重視。 同時也表明,大秦一心要攻伐匈奴,而不是和趙國死磕。 (據後世科考,邯鄲城由王城與北大城兩部分組成,總面積達18.9萬平方米,規模極為宏大。四周均是由夯土築成的高大城牆,堅不可摧。) (而王城又分為西王城,東王城和北王城,三城形成品字形,西王城是王宮,東王城是點將台,北王城是文武大臣辦公地。) (至於北大城,便是趙國邯鄲臣民居住地,也是當時手工業和人民生產的地方。) 秦國把陣勢弄的這麽大,作為一直死磕的趙國,自然也不甘於落後。 迎接的人員有 ,趙佾(丞相),郭開(太子太傅兼任副相),韓倉(宦者令) 武將有龐煖,樂乘,趙聰,顏聚等人。 趙佾見是姚賈領頭,頓時雙眼冒火,因為就是此人,害的他沒有登上王位,便宜了弟弟趙悼襄王趙偃,也就是此刻趙王遷的父親。 此事還要從十幾年前說起,他本來是趙國的太子人選,但當時趙國正在和燕國打仗,秦國又對趙國虎視眈眈。 所以,他就成為了入秦的質子,在秦做質子期間,父親趙丹去世,趙國沒有國君,當時李牧廉頗等人本來是傾向於他的,火速讓大臣毛遂接他回國繼位。 可他的弟弟趙偃,卻是買通秦國上卿姚賈,把他扣留在秦國,等他回到趙國時,趙偃繼位成為趙王,夥同郭開陷害忠良廉頗,疏遠李牧,成功地把控了朝堂。 他的存在威脅到了趙偃,所以他那些年日子過的是戰戰兢兢,好在他弟弟是個短命鬼,死的早, 趙王遷繼位後,他鑽機取巧,這才成為了趙國丞相。 “姚上卿,秦人好大的陣仗,這是來攻伐我趙國了嗎?” 姚賈淡淡地笑道:“哈哈哈,趙相,此言差矣,此言差矣啊!” 然後揮手指著身後的龐大隊伍,笑道:“這叫大國氣象,我家大王出於對趙王的尊敬,這才派遣了如此數量的儀仗。” 趙佾嘴角抽抽,臉色瞬間漆黑,好一張伶俐的嘴巴,竟然一句話說的他啞口無言,當真可惡。 趙佾身後的一乾重臣,同樣臉色難看,尤其是老將龐煖,心中都開始暗罵趙佾蠢貨。 此刻全國上下,都在談論北上抗擊匈奴,秦國已經把趙國架在火上烤了,你竟然還說這話。 在外人看來,人家秦國這次來就是商討如何幫助他們趙國的。 郭開小眼睛眨了幾下,連忙小跑上前,笑道:“秦使遠道而來,肯定是辛苦了,我家大王已經吩咐,在王城內擺下酒席,為秦使接風洗塵。” 姚賈看了一眼郭開,張赫說過,此人貪圖錢財,唯利是圖,又膽子特別小,說是利用好此人,勝過百萬大軍。 “郭丞相言重了,吾等也是奉行王命而來,談不得辛苦,倒是郭丞相帶著趙國文武百官,在這裡守候著,這天寒地凍的,辛苦了!” 郭開聽著秦國上卿姚賈的誇讚,心中很是舒坦,終於有當丞相的感覺了。 他在趙國,雖然是丞相,但卻被趙國的這些老頑固見不得,這些老家夥,都不給他臉面。 “不辛苦,不辛苦,都是為了兩國臣民。” 趙佾呆在一旁,我去他娘的,老子才是趙國的丞相,為何秦使對郭開這個副丞相比他還要尊敬,豈有此理。 姚賈等人走向老將龐煖和樂乘身邊,拱手道:“姚賈見過兩位老將軍。” 兩人很是有禮貌的還禮,他們兩個就是被趙王拉來充門面的,現在的他們,根本就沒有一點權利。 幾人說說笑笑,就走進了皇城大門。 一路上,姚賈等人對於郭開那是誇讚有加,他們一致認為,郭開會是趙國史上最有名氣的丞相,堪比藺相如。 把秦使迎接到了休息的地方後,就由郭開陪同,而趙佾,龐煖和樂乘等人被趙王遷和倡後召進了龍台宮。 “可是打聽清楚了,秦使這次想要如何?” 趙王遷坐在王位上,旁邊同時坐著倡後。 趙佾看了一眼倡後這才說道:“秦使無禮,看不起趙王。” 趙王遷頓時就怒了,什麽意思,秦王嬴政看不起他,他也沒啥說的,畢竟嬴政和他父親較量過,他父親也沒辦法,可一個小小的秦使,竟然看不起他趙王遷? “郭開呢,讓秦使馬上來寡人這裡,寡人要好好問問他,為何看不起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