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不知道那信上都說了一些什麽東西,他原本知道,自己是士人,沒有該死的罪,大家一定會為他求情。可是沒想到,大家看完信之後,就沒人求情了,這讓許攸驚詫萬分! 許攸立刻說道:“本初,攸乃盡力為爾獻策,爾何故忘恩負義也?”袁紹聽了冷笑道:“為孤竭力獻策?莫不是子遠欲將孤之首級獻於曹孟德乎?”說完,袁紹讓許攸也看看密信,許攸看完臉都綠了! 許攸也沒想到自己隨口說過的話,就這麽被自家家人當成情報給賣了換花錢了!他們怎麽就這麽大膽!不過許攸轉念一想,反正你袁紹這次大戰我贏定了,不過多死幾個窮棒子嗎?就這事你還追究我,你不就是小氣嗎?得勝之後的好處想不給我?你小子真不厚道啊! 看看這就是所謂的上行下效,許攸就是這種想法,不過他有點腦子而已,指望他家人怎麽樣呢?不過這泄露軍情可不是小事,許攸立刻說道:“本初,此事乃下人之所為也,攸實不知也,還望本初念在往日之情饒攸一次何如?” 到這時候還叫本初呢!大家包括陳鐵在內,對付許攸就是一陣鄙視,自己貪婪賣情報,關鍵時刻還拿家人來頂缸,這人品也沒誰了!誰讓他就這個人品呢?另外這情報你不說,你家下人怎麽可能知道的? 袁紹已經氣得不行了,這是求人的態度?叫人家表字,連主公都不叫?這時候逢紀出列了,他說道:“主公,子遠雖多有罪惡,然其與主公乃是故交,且在中平年間子遠便跟隨於主公,還請主公寬宥一二,饒其不死也。” 逢紀求情也不是因為他同情許攸,做這事不值得同情。而是在於許攸是名士,再不濟也不能輕易處斬了,這是一個對待士人的態度。這是有些不公平,怎麽士人犯了該死的罪他就不死了?貧民百姓有一點罪就必須得死呢? 世上哪有那麽多公平可言的,就是這麽回事。袁紹聽了他萬分不樂意,他也是知道他還真不能就這麽斬了許攸,這對於大業不利,至少現在是絕對不行。 袁紹強壓著怒火,他說道:“元圖言之有理,然許子遠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來人把此人給孤亂棍打出,孤不想再見此人也!”這就沒有什麽求情的立場了,衛士亂棍打出了許攸。 袁紹還是怒氣難平,大家也不敢觸袁紹這個霉頭,也就紛紛離開了。陳鐵暗中吩咐張南,注意許攸的一舉一動,有任何異常都要匯報自己。袁紹本來不是辦事亂七八糟的人,可他今天真是氣糊塗了,他就忘了囚禁許攸以絕後患這回事了。 許攸這小子被打了,在眾目睽睽之下,那就算是當眾受辱了,許攸也羞的要命。他在營外身邊就一個小僮一個仆人,許攸一看沒人,他說道:“袁本初枉為人子也,攸盡心為之出謀劃策平滅曹阿瞞,爾不思感激,只為了些許小事折辱攸,真羞煞我也!” 許攸說的面色通紅,他接著說道:“攸受如此大辱有何面目苟活於世也!”說完許攸抽出寶劍就要自盡了!旁邊的仆人立刻抱住許攸,許攸一個文弱書生,仆人經常乾活很容易就攔住了許攸。 仆人說道:“先生,爾乃世之大才,有用之人也,何故為些許小事而自尋短見也!”許攸聽了收劍入鞘,他說道:“爾所言甚善,非此攸幾誤大事也。”仆人連忙說不敢,這也算主仆盡歡。 這不是說仆人就認可許攸了,這是許攸的一貫套路。上次和王芬圖謀弑君,他就是和另一個仆人在一起離得很近,他也是要自殺,那個仆人心眼就實,就沒攔著許攸。結果讓許攸以不知勸導主人為由,用寶劍給殺了。這位就學精了,他知道自家主人這種人品,他能輕易自殺?這天上不就是下紅雨了嗎? 許攸收劍走了兩圈道:“既爾袁本初不仁就休怪許子遠不義也,攸便投奔那曹阿瞞,平滅爾袁本初!”這事自然是許攸自己決定就行,於是乎許攸帶著一個小僮一個仆人直接找到小船過河投奔曹操去了。 這時候正是黃昏,許攸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呢,因為黃昏阻礙視線,許攸武藝稀碎,他不知道他做的這一切全被張南看得清清楚楚,他去回報陳鐵去了,他自己是沒資格去見袁紹的。 陳鐵一聽張南的匯報,果然許攸這種沒人品的人就去投降曹操了。陳鐵立刻帶著張南去求見袁紹了,袁紹這也沒有什麽不見的道理,陳鐵留下張南在外面等著,他自己去見袁紹。 袁紹氣還沒全消呢,他看著陳鐵進來了,他知道陳鐵不是那種無聊之人。袁紹有些沒好氣的問道:“陳將軍,如此深夜爾不在營中巡視或休息來尋孤所謂何事也?” 陳鐵也知道這位生氣呢,不用多計較。陳鐵說道:“主公,鐵有要事回報,那許子遠被主公責備尚且不思悔改,反而渡過黃河投奔曹賊去也,此事正被鐵麾下之校尉張南目睹,還望主公早做決斷!” 袁紹一聽,他猛然站起來了,這下子不淡定了:“陳將軍,當真有此事乎?那張南現在何處?”陳鐵回道:“張南正在營外候著。”袁紹立刻下令快宣,張南進來,請安之後,把他看見的都告訴袁紹,袁紹一聽也是冷汗直流。 袁紹立刻下令擂鼓聚將,又派人在江北尋找許攸,看看這位還在不在,袁紹自然不能聽一個校尉的一面之詞就斷了許攸的罪過嘛。 這都已經天黑了,雖然沒入更呢,這九月的天,黑的也不晚了,這時候聚將,大家也多少有些怨言,一到看見陳鐵和袁紹在一處呢,還有一個陳鐵的隨從(張南),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袁紹一看核心都到齊了,除了下落不明的許攸,被軟禁的沮授,駐守在烏巢的淳於瓊,其他人都來了。袁紹說道:“諸公至矣,孤今聽聞許子遠背叛於孤投降河南曹賊也,此等大事不知諸公有何見地也?” 這話一說,文人當中的逢紀出列道:“主公此等大事消息屬實否?”逢紀不希望這是真的,這許攸就死定了,他求情不就白求了嗎? 袁紹點頭,示意張南,張南出列:“主公,將軍,諸位大人,卑職乃是安東將軍陳鐵麾下校尉張南是也。”接著,他又把自己的見聞介紹了一遍,正好士卒也回來說許攸跑了!這樣許攸叛逃已經成為定局了,這就得商量問題,袁紹只能求策了。 這郭圖為了顯示自己,他立刻出來道:“主公,許子遠投奔曹操晉身之階唯在於烏巢,圖以為主公宜派精銳把守烏巢,以策完全也!”這是正常人能想到的,也沒有問題,袁紹也是點頭。 而這時候,逢紀出列了,他說道:“主公,紀以為許子遠晉身之階亦不失為主公破賊之機也!”袁紹聽了眼睛亮了,他一請,逢紀一一言明,袁紹聽了也是點頭。 這許攸的投降被洞察了,不知道這次官渡之戰的結果將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