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城外。 載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馬車悄然駛出。 魏征橫在馬車前,似是等了很久了,朗聲道:“陛下!微臣有要事啟奏!” 啊?! 魏征這麽個大噴子怎麽在這的,李世民暗叫不妙。 良久,李世民方才探出馬車正色道:“何事?” “臣彈劾宰相房玄齡,身為宰相,不思為百官之表率,竟然成日流連民間廝混!” “房玄齡德行全無,有愧於皇上厚愛,當不起大唐江山百姓,社稷之重……” 魏征說得很起勁,但李世民越聽越不對勁,這特麽不是在說房玄齡,這是在這指桑罵槐,說朕呢! “魏大夫啊,這事朕知道了,朕明日一定狠狠責備房卿!” 魏征眉毛一挑。 你以為裝傻,老夫就能讓你走了? 開什麽玩笑! 魏延聽說近日天子和宰相經常去民間“微服私訪”,早就準備好勸諫了。 這是微服私訪體察民情嗎?這分明是外面有人! 不過奇怪的是,天子和宰相爭相外出這點倒是頗為可疑。 所以魏征今天就站在宮門外等,等天子的座駕出現。 “陛下,微臣還有要事啟奏!” 李世民有些不耐煩了,“但說無妨!” 魏征整理了下衣冠,正色道:“李世民!” “身為大唐天子,這些日子,你成日流連民間廝混,奸佞傍身,不理朝政,罔顧朝廷,長此以往,必然國不將國,君不成君,德行全無!” “如此皇帝,何德何能來治理國家?” 李世民的大好心情全給魏征這一通罵沒了。 他脾氣也上來了,怒喝道:“魏征!你這個老匹夫,太放肆了!” “誰告訴你朕在民間廝混?誰又是奸佞?你給朕把話說清楚。” 魏征冷著臉道:“誰是奸佞?還用我說嗎?我告訴你!就算死,我也拉清君側!!!” “放屁!朕不許你汙蔑我大唐的國士!” 李世民氣炸了,眼中殺機畢露。 “國士?”魏征憋憋嘴:“呵呵。” 我,魏征信你個鬼! 長孫皇后這時也從馬車裡出來柔聲說道:“陛下,真的是去見國士,尋求治國安邦之策!” 咦? 長孫皇后居然也在馬車裡,魏征驚呆了,他的推理全錯了不成? 不應該啊。 難道真的是國士? 李世民指著魏征,全身在戰栗:“魏征你個老匹夫,可敢隨朕一起去?朕要讓你死的明白!走!” 說話間,眾人一齊朝著萬年縣秦府而去。 見到秦淵後,李世民努力的克制住自己的憤怒。 而魏征則不然,一副怒目圓瞪的樣子,好像在看自己的仇人一樣,死死的盯著秦淵。 魏征的雙拳緊緊的握著,似乎下一刻就要暴起。 李世民,你特麽的! 這叫,大唐的國士? 估計也就比他兒子略大一些。 這樣一個弱冠少年,即便是有些才華,又怎麽跟朝堂之上的這些老成謀國的一代名士相提並論? 還國士,國個錘子! 沒想到一向端莊溫婉的長孫皇后竟也跟著李世民瞎胡鬧。 長孫皇后一看魏征的反應,心下了然,唉,堂堂一代名臣魏征,居然也是個以貌取人之人。 可惜,可惜啊。 秦淵被魏征的目光搞得很難受,問李世民道:“老頭子,這人是誰?我和他沒仇吧?” 說完還縮了縮脖子,有點慌。 秦淵的反應把李世民逗樂了。 李世民咧咧嘴,“這是我在禦史台的朋友,萬年縣令那個狗官,就是他在朝堂上出列彈劾,這才震驚朝野的,他想見見你,這不就給他帶來了。” 魏征唰的愣住了。 萬年縣令的事他聽說過,堂堂天子進獻土豆,竟是被他罵出,當真是活膩了。 那土豆畝產三十石,可糧可菜,說是大唐的強國之本也不為過。 創造土豆這種作物的人即便封他萬戶侯也不為過。 那淡薄名利的隱士,居然是眼前這樣一個毛頭小子? 魏征的情緒有些平息,目光中帶著狐疑。 難道真的是他?魏征有些不信邪。 李世民怕魏征說錯話,連忙介紹道:“老魏啊,這臭小子是我兒子,不是我不給朝廷面子,是他真的不想要朝廷的封賞,不信你自己問他。” 兒……兒子? 魏征懵逼了。 他以為李世民是外面結識了什麽青樓女子,為亡國禍水所惑,誰能想到居然有個私生子? 魏征瞧了瞧長孫皇后,見她眉開眼笑的,這氣度,她不母儀天下,誰母儀天下? 魏征有點不知道怎麽開口了,他先前腹稿了一堆說辭,那是罵李世民和狐狸精的,這波屬實打得他有些措手不及。 見著老魏魂遊天外,沉默不語。 秦淵開口問道:“老頭子,這老魏不是外人吧?” “自然不是,信得過信得過,自己人。” 得到了李世民的肯定,秦淵說道:“那行,那我就不拐彎抹角了,老頭子,突厥人進攻邊疆了,咱們該合計下搬家的事情了。” “這回我可是認真的,咱們該跑路了,不然等突厥大軍到了長安,就沒這麽容易跑了……” “突厥大軍?”李世民狐疑道。 他不是派了尉遲恭領了十萬兵馬出征,加強防守了嗎? 怎麽秦淵這個渾小子還提這茬? 秦淵這話震驚在場所有人。 魏征也有些困惑,他畢竟在牢裡關久了,還沒有梳理好全部,於是魏征問道:“你憑什麽說突厥大軍進犯邊境了?而且還一定能攻到長安呢?” 秦淵拍了拍手,有一個小廝走了上來。 秦淵介紹道:“三個月前,我派他去朔方城,今天他回來了讓他說吧。” “小的名叫督公,先前小郎君讓小的在朔方城呆著,等突厥大軍壓境再立即回來報信。” “小的親眼見到突厥大軍包圍了朔方城,這才不敢怠慢,累壞了三匹馬,星夜趕回來報信。” 話落,秦淵接著說道:“估計邊境的急報也快到了。” 三個月前,魏征大驚,竟有人能提前預判到突厥人的舉動嗎? 魏征又問道:“請教小郎,為何三個月前就派人去了那朔方城呢?” “不值一提,就是未雨綢繆而已。” 嘶! 魏征對秦淵的看法大為改觀。 “自古王朝更迭之際,就會有外寇趁虛而入,我不過是多做手準備罷了。” 魏征這才想起來,三個月前,豈不是六月?正是玄武門事變的時候,的確那時的國家震蕩不安,別有用心之人勾結外敵,也不是沒有可能。 魏征看向秦淵的眼神,越發的敬畏。 此人雖年幼,但有大才,大智慧! 眾人正說話間,房玄齡急急忙忙地跑了進來,喊道:“小郎君,突厥人進攻朔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