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9年6月17日。 人間煉獄! 周平又做噩夢了。 還是那個夢。 日溫80℃,夜晚也達到恐怖的58攝氏度,全球煉獄,人間熔爐。 死亡,瘟疫,風暴,席卷全球。 停電,斷水,農業危機,經濟崩盤,整個社會陷入絕望的哀嚎裡。 為什麽他又做這樣的夢,是最近太熱了嗎? 說起來,最近的溫度好像又提升了。 太熱,反正也睡不著,周平乾脆起來,渾身只有一件褲衩,身上卻滲著薄汗,他走到空調前。 工地的空調24小時輪軸轉,一定會調整在最低的16度,而且是最大風速,可是工地的臨時工棚導熱性很強,加上日照強烈,所以這空調開了也當沒開,尤其是今天,空調裡吹出的風竟是熱的! 他看了一下牆上的溫度計,竟有40度,空調屋裡有40度,不是吧,他居然在40度下也能睡得著。 周平自己都覺得無比驚奇。 趕緊查了一下天氣預報,但是很奇怪,軟件上顯示最近的溫度並沒有任何提升,並且接下來的幾日雖然一直處於晴天無雲無雨狀態,溫度一直保持在50~58攝氏度區間,並沒有升溫的預警。 那就怪了。 前幾天這個點,同樣的空調溫度,工地房間內最多也就32攝氏度左右,並沒有這麽熱。 而且工地空調前段時間剛統一換了雪種,在這件事上公司絕沒有馬虎的道理,熱死一個人賠得更多,高溫天氣下,絕沒有人敢在空調的事上糊弄人。 抱著懷疑的心情,周平換上了衣服,他要去看看走廊上的溫度計。 然而剛打開房門,周平就為他這個草率的決定付出了嚴重的代價。 因為空氣像是巨大熱風機在他身上用力地吹了三分鍾那般的滾燙,在這種天氣下選擇離開空調房,他的腦子一定是被驢踢了,不過他還是快速地走向了走廊的盡頭,在那裡,掛著一個專業的溫度計。 61攝氏度! 周平在看到那條紅色的生命之線後,他的雙眼驟然睜大了。 室內,61攝氏度嗎?! 現在是幾點? 他趕緊拿起手機一看。 傍晚,6點58分! 如果這是中午十二點,這樣的溫度尚且情有可原,可是這是下午,太陽都快要下山了! 一股寒意從他雙手爬遍了全身,周平再一次強烈地意識到,即使他害怕的那些全都出自夢境,可如果他不立刻做點什麽,他又怎麽保證那些夢不會變成現實? 室內61攝氏度,這意味著今天中午最高溫度可能達到了65攝氏度甚至更高,而天氣預報上,卻還堂而皇之地告訴他們,最高只有58攝氏度。 胡扯。 室外可能早就達到70甚至80攝氏度了。 根據他這段時間查閱的資料來看,黃河長江流域損失掉了大量水源,許多地區都出現了乾旱的征兆,而沿海城市又長期遭受暴雨、特大暴雨,兩極冰川融化,全球都陷入了詭異的極端天氣之中。 他之前給自己預想了幾個月的緩衝期,但現在看來,沒有時間了。 不過周平不屬於那種頭腦一熱就立刻衝動行事的人,做下這個判斷的第二天,他調整了中午十二點的鬧鍾。 隨後他把工地上所有的溫度計都看了一遍,結果不出所料。 65攝氏度! 至於室外,他根本沒有走出去的勇氣,烈日灼灼,光是打開窗戶都是一種挑戰,周平又怎麽可能出去。 傍晚7點20分。 周平走進了劉河的辦公室。 劉河正在給馮悅宜交代事情,看到周平進來,他正納悶。 就聽到周平說:“我要辭職。” ? 劉河愣住,“你有病啊。” 反應過來後,他頓時瞪大了眼珠,一副瞠目結舌的表情,“你是不是有毛病,你特麽不幹了?你在這個節骨眼上你跟我說不幹了?” 馮悅宜更是震驚,畢竟她很清楚周平的性格,周平是個很負責任的人,就算辭職也不可能在這種關卡上,再怎麽也會跟到項目結束。 “周哥,你是不是遇到事了?有事說出來大家一起商量,你這樣會讓大家擔心的。” 劉河也是反應過來,“對對,你是不是家裡出事了?老周,有什麽事情說出來大家一起商量,咱都是認識這麽多年的老朋友了,該伸出援手的時候,我們肯定會伸出援手的。” 周平搖頭,“算不上,但是我必須得辭職。最多一周我就要走,劉總,你找人接替我吧。” 這是周平能預留出來最寬限的時間了,再久他怕時間更緊迫,更來不及。 “我特麽。我特麽去哪裡找人!老周,你不能這麽對我啊!” 劉河急了,“是不是最近工作有點辛苦,確實,我知道天氣很熱,工期也很緊張,那我給你放兩天假怎樣?” “或者你是想漲工資的話,我這個月底一定幫你申請,不保證漲多少,但絕對比之前多,你看如何?” “老周,你別搞我。” “你誤會了劉總,我不是想跟你談條件,我真的必須辭職了,這是辭職信。” 遞交了離職通知,周平離開了辦公室。 身後立即傳來劉河的怒罵聲,這人罵人的時候很難聽,周平也沒有理會,但是工地上的人立刻都知道周平要辭職了。 他剛出來到外面的大棚子裡,機械隊的人,包括在盾構機裡工作的那些高級工也圍了過來。 一個小管理層突然辭職這事還是有得議論的,七嘴八舌之中,周平沒有解釋那麽多,很快就到了上工時間,周平還是和往常一樣認真地工作。 休息時間,段昂才找到單獨機會和周平講話,他沒有問周平為什麽辭職,只是說道:“你離職過後,打算做什麽?” “不知道。” 說實話,周平也很迷茫,要說找家附近的短期工吧,經過他的了解,才發現非常難找。 工作不穩定,收入不穩定,養著兩個孩子開銷那麽高,他還要去準備一些應災的物品,接下來的生活應該怎麽辦呢? 可他並非衝動行事,而是此時此刻,除了離職沒有更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