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第60章 这可真是,幸福的烦恼
  第60章 這可真是,幸福的煩惱
  若是按年歲,荀公達比荀彧要大六歲左右。
  但輩分比荀彧小。
  兩人是叔侄。
  “公達此前遊歷,不曾棲身,如今相請,乃是盼公達取豫州而立功,奉迎天子以歸,如此更可為漢室之臣。”
  “我以為,公達當又以局勢不明,不可同主而侍為由拒絕。”
  荀攸板著的臉忽然浮現笑容,慚愧的道:“並非如此,不瞞叔叔而言,徐州一戰,公達始終在隔岸而觀,只可惜沒有早些來。”
  “反覆探聽,且聽聞風評……此戰堪稱絕妙,此前面對袁術數萬大軍,出兵直破中軍劉祥,在下曾以為曹公善行軍。”
  “但徐州一役,更顯其大局在握,急行軍破徐州三城以震懾,而後又仁政待民,讓陶謙與麾下文武、城中百姓逐漸離心。”
  “實在是絕妙。”
  荀彧欣慰的笑了笑,並沒有太過激動,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公達通曉兵法,定有一番作為。”
  “等年關一過,便可在豫州建功,隨後伺機而動,迎奉天子而歸,如此可安定人心。”
  “不錯!”荀攸當即壓低了聲音,沉聲道:“聽聞,關外大亂,鍾大夫已鎮懾不住,長安朝堂之上雖還平靜,可因今年大漢,關中無糧,百姓餓殍遍地,而李傕不願將倉中糧食以賑災。”
  “於是與郭汜兩人,已是暗中鬥怒,如此看來,恐決裂之日也不算願也,天子與長安並無兵馬,諸多將軍雖有屯兵之地,但也是舉步維艱……”
  “照侄子看來,天時就在此也,若可得天子,天下士人之心當再度聚於掌中。”
  “此消息可當真?”荀彧當即按捺不住激動,多年在外囤積,等的便是這個時機。
  而且,當初許多諸侯將軍,初心便是要迎漢帝而歸,重建大漢之昌盛。
  忠漢之人隨處可見,人心依舊向漢,雖說是要“成就大業”,但扶危亡之功,一樣也能堪稱大業。
  荀彧至此心中都還在記著,主公當年心願,想要成為征西大將軍。
  “千真萬確,此事雖不曾宣揚,可已有不少友人知曉。”
  “從長安送來的信件,通達各地諸侯,或者袁術、袁紹也能收到消息。”
  “然侄子看來,他們都是無瑕顧及此事,如今唯有曹公最為合適。”
  “好!我立刻去見主公。”
  荀彧安置了荀攸之後,讓家中仆籍之人為他購買各種用度,一切妥當後匆匆去衙署。
  不多時,荀彧在門前遇到了剛出來的戲志才,兩人對視行禮。
  戲志才同時輕聲道:“郭奉孝,將來鄄城。”
  “當真?”
  荀彧聽了這話,更是篤定了心中所想,表情逐漸激動起來。
  “我先去見主公。”
  “好,晚些再敘。”
  戲志才點點頭離去。
  在荀彧準備進入見曹操的時候,荀彧的宿衛在三十裡之外接到了所謂貴客。
  並且正在往回帶。
  這個年關,注定是一個極其熱鬧的年關。
  這將決定來年春日的諸多事宜。
  ……
  衙署正堂。
  曹操自然也無心再看書簡公務,心中思索著如何接見那位自潁川來的郭奉孝。
  既再志才口中是高士,而且為人頗為狂放,竟曾經痛罵過袁紹麾下謀士。
  怒而離去。
  如此不羈心性,宛如野馬。
  若能令其收心歸附,從此如文若、志才、伯文一般跟隨左右。
  勠力同心。
  那,同樣也是一段佳話……
  “該當傾注其力,禮節備至才行。”
  說話間,荀彧到了。
  還沒等他開口,曹操當即招手,“文若來。”
  “快快快,今日有大事相商。”
  荀彧先是一愣,而後思索了片刻,試探性的詢問道:“可是,主公也聽聞了關中大旱,百姓餓殍遍地,屍橫遍野?”
    曹操看了荀彧一眼,臉上那一點微弱的笑意慢慢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憂愁之色。
  木然點了點頭後,感歎道:“當真如此?”
  荀彧鄭重點頭,曹操這麽回答他就明白了。
  主公還不知有何大事,但已明白關中不安定,時機自然要到來。
  “可悲。”
  “聽聞黎民百姓如此,心中憂慮啊。”
  說完站起身來,臉上是按捺激動之色,快步走出蒲團之外,在案牘前拍了拍荀彧的手道:“此為亂象。”
  “關中必定怨聲載道,天子蒙難在長安深宮,李傕郭汜又不得士族之心,來年或可攻豫州,繼而西進長安,迎天子東歸了。”
  這等大事,諸人都記得徐臻的那個理念,並非是天子有所求,方才動身相迎。
  而是應當提早做好準備,盡力促成此事,於是便可奉天子以令不臣。
  佔據天時,佔據民心。
  只要人心還向漢,就可以佔盡道義,無論攻守都可穩固,百姓安定不流離,數年之內當世士人聚也。
  “不錯,”荀彧臉色頓時安定,既然主公心中已經有論斷,此事已不用再商議。
  若是日後還有別的謀臣有不同之見,荀彧也有底氣去與之辯駁。
  這已經不是猜測到曹操心思了。
  已算是明言了。
  “待開春之日,必當取豫州,繼而西進面見天子,”
  荀彧安然拱手,也無需多勸,將自己心中所想說出便是。
  “主公若是擴軍,在下有一人舉薦,此前為避嫌從未舉薦過,但此次豫州事關重大,若是一路得勝當奠定大業之基。”
  “在下苦思之後,方才敢做此決斷,來見主公以舉薦之。”
  話音剛落,曹操表情僵硬,整個人都愣住了。
  一時間甚至不知該笑還是該煩惱。
  可即便是煩惱,那也是幸福的煩惱。
  都來了。
  志才舉薦一人,文若舉薦一人。
  等等,他說到了避嫌?
  曹操眼前一亮,急切的問道:“可是你那位有王佐之名的侄子。”
  荀彧深吸一口氣,平靜道:“謬讚也,公達確有些名聲,卻不至於此,不過是好友間相傳。”
  “然公達年長於在下,雖為子侄,才學德行卻如同其年歲,不在我之下也,生平善用計、好學兵法。”
  “行軍打仗必有所助。”
  曹操心裡一下就舒服了。
  真是荀公達,這可真的是人才濟濟了。
  荀公達的名聲,曹操很早就聽過,而且他雖然是輩分低,但在十年前就已經聞名於世。
  被稱為經國之才,是真正的名士。
  此前曹操剛被推舉為州牧的時候,就想請他出山輔佐。
  但是因荀彧在,他拒絕了。
  否則的話叔侄兩人都身兼要職,將會惹人非議。
  沒想到此時肯來。
  那真是雪中送炭,明年必定再成大業。
  “那豈能讓你來舉薦,應當是我去拜會!他在何處?”
  曹操說完這話就後悔了。
  嘖,那志才那邊怎辦……
  煩死了,賢才來投,宛若雲聚,令我也頗為煩惱,要先與誰深交為好。
  哎呀,煩惱啊。
  曹操嘴角上揚,心裡雖覺得煩惱,但不知為何,喜悅卻溢於言表。
  嘴角根本就下不去。
   新滴一天,求數據投食啦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