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97.無奈何 薑嬋媛吼完最後一句話,一屁股坐下,懶得再看姬澄。這句話被她埋在心底很久,沒有和任何人提起過,更沒有對誰表露出來。 她無疑是個驕傲的人,帝王和女性的身份養育出了她的傲骨,哪怕是來到這個對她不利的環境,她的驕傲也絲毫沒有被磨折。 但她不能不承認現在的她和姬澄不是一個階層的人。姬澄現在的父母事業有成,又通情達理,而小薑的父母市儈、自私、目光短淺,若是在古代,她們甚至沒有相遇的機會,更別提約為婚姻。 在她的觀念裡,門當戶對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兩個人的結合對彼此的家庭沒有助益,便會是拖累,前世她已經害得他家破人亡,今生她不想成為姬澄一家的拖累。 她更不想成為姬澄前程裡的絆腳石,她明白他不在乎前程,但她不能不替他考慮,在這個男人可以施展抱負的時代,他擁有了許多以前未曾擁有的機會,擁有了更廣闊的空間,如果還是局限於她后宮一角,做她的賢內助,她會覺得自己在綁架他。 男人容易感情用事,作為曾經的妻主,怎麽也得對他的未來負起責任。 然而姬澄理解的卻是:“你覺得我戳傷了你女人的尊嚴是嗎?因為我家世比你好,成績比你優秀,所以你覺得我太強勢了,不會甘心做你的夫郎?” 薑嬋媛扶額。“這都哪兒到哪兒?我算是明白什麽叫‘雞同鴨講’了。算了,不管你怎麽想,姬澄,我不想和你有過多牽扯了,你覺得我冷清也好,薄幸也罷,你希望你恨我,只要你別再為我而活。” “這就是你想要的,是嗎?”姬澄表情平靜下來。 薑嬋媛忽略心裡的陣痛,掐了掐掌心,笑道:“是,皇后,朕放你出宮,你自由了。” “希望你不要後悔。”姬澄再也沒看她,轉身離開。 升入高三,大家被剝奪了運動會以外的一切娛樂活動,按上了學習的發條,不停運轉。第一次模擬考試過後,班級裡的氛圍頓時緊張起來,因為這次的考試是全市聯考,他們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的市排名。 每個人基本都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哪怕是心理素質比較強的薑嬋媛,也被市裡第30的成績刺痛了眼。 要知道她在星恆可是年級第二,這次甚至和姬澄只差三分,也就是說,星恆的最強實力在全市也只能排到三十左右的名次。 虧她之前還興高采烈地以為自己有實力考入最高學府了,現在看來簡直隔了一個天塹。 她以接弟弟為借口,進入一中校園,去看他們的大榜,在看到文科第一名那亮眼的各科成績時,薑嬋媛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個人簡直沒有短板!每一科都那麽強! 她的短板在於數學,哪怕她再怎麽努力,也只能達到130分的水平,而語文作文有時也會跑題,英語倒是提上來了。文綜算是她的強項,但政治老師對她的點評是“有時候智慧得像政治家,有時候愚蠢得像封建余孽”。 封建制度最核心的主角,余孽本孽女皇陛下對此十分汗顏。因為她太容易代入帝王視角去思考問題了。 高三的寒假被縮短到只有一周時間,薑家父母大概也知道這個階段有多重要,沒有帶薑嬋媛去親戚家過年,薑父良心發現地給她包了個大紅包,讓她在家裡留守。 薑嬋媛剛開始很開心,結果大年初一當天,她發現沒有哪家外賣是營業的,大家大概都回家過年去了,導致她只能吃泡麵。 大年初二和大年初三也是如此,直到初四,她才能吃到可口的外賣,然而這個時候薑家父母也回來了。 薑嬋媛默默把學會做飯列為了大學之後要學會的第一項技能。 寒假回來之後,很快就到了高考倒計時一百天,如果之前的同學們隻處於緊張的序曲階段,那麽到了這個時候,就是緊張情緒最濃重的高潮階段,周梓萱終於從不情不願學習變成了主動學習,她的目標學府是國內最好的體育大學。 “薑姐。”她對薑嬋媛的稱呼也更加尊敬。“你要考哪個大學啊?” “和你在一個地方。我也要去燕京,至於是什麽大學,還要看最後兩次模考成績。”薑嬋媛說。 “你對燕京有什麽執念嗎?還是因為那裡好大學多?” “算是執念吧,封建王朝最後的帝都,華國如今的首都,我想要體驗那裡的生活,就算最後不能留在那裡,至少也生活過幾年。”她冷靜地說。帝都如今的房價,她在網上看到了不少人的抱怨,她估計以自己的能力,奮鬥十年大概只能買一個廁所。 “哎……你們學霸大概都是要去燕京的吧?這樣也挺好,我們到了那兒還可以繼續聚,不至於孤苦伶仃。” “苟雙也去燕京?” “他當然也……”周梓萱話說了一半,突然臉紅。“你怎麽知道……” 薑嬋媛露出人畜無害的笑容。“我知道什麽?” “不不不,沒什麽。”周梓萱搖頭,然後想起來。“哎,那班長也會去的吧?” “大概吧。”薑嬋媛想到兩個人以前聊過的話題,姬澄似乎對帝都也有一些向往。 哎……等到了一個城市,自己還是稍微照顧照顧他吧,畢竟人生地不熟,他那麽一個有錢人家的貴公子,估計離不開溫室的保護。 百日誓師大會過後,遲老師在班級後面的牆上專門辟了一個地方,收集同學們想考的學校,把校徽印到上面,由於是匿名投票,大家都很敢想,文科最高學府京大的校徽也赫然在列。 薑嬋媛有點兒好奇別人的規劃,一個個把校徽查過去,當她查到其中一個學校是距離蓮市千裡之外的城市時,吃了一驚。 “這也未免跑太遠了吧?” 她畢竟是個徹頭徹尾的古人,對於距離的概念比現代人更敏感,如果放在大熙,千裡跋涉甚至有可能花費一年。 究竟是誰想不開要跑那麽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