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至孝之人? 謹身殿裡,勞累了一天的朱元璋靠在軟榻上歇息。 這些天他都沒有上朝,可堆積的朝政仍然要送到他這裡,再加上兒子死亡的打擊,讓他心神俱疲。 以前從早忙到晚,仍是一身的精神,可是現在卻感到勞累,有些吃不消了。 要強的朱元璋不承認自己老了,他時常覺得自己還像年輕時候那樣能吃能睡,能拚能殺,區區一點勞累算得了什麽。 可是精神和身體卻時常發出警告,這次加上朱標的事情,讓他的心柔軟下來,不再那樣倔強剛硬。 “身體……是不如前了,慶童,你看朕是不是老了……”朱元璋感慨的說道。 在一旁給他捶背捏腿的司禮監太監慶童,手上一邊忙活,一邊說道:“皇爺龍虎精神著呢,哪裡就老了。” 朱元璋呼出了一口氣,說道:“朕以前打仗的時候,從早打到晚,越打越精神,哪像現在奏章處理的多了就腰酸背疼,你看朕的白頭髮是不是又多了……” 慶童假裝認真的看了看,作為朱元璋身邊的太監,他的任何變化都會細細觀察,又怎麽會不知道他近來白發增多呢。 可嘴上依舊說道:“是有一些,不過沒有加多,反倒是更加油亮粗壯了呢,這是好現象,說明皇爺身體康健。” “奴婢家鄉有老話說須發明亮,長壽之象,奴婢瞧著皇爺就是這狀態呢。” “呵呵呵,你家鄉的這話倒是會安慰人……” 顯然,人老了,有個人能夠陪著說說話,也能夠把抑鬱的心情舒緩不少。 此時有小太監前來稟報,說是錦衣衛指揮使蔣瓛求見。 朱元璋和他身邊的服侍太監都知道,蔣瓛不會無事請見,既然他求見,肯定是有事情要稟報。 朱元璋一揮手,慶童立刻對小太監說道:“請蔣指揮使進來……”又對服侍的太監宮女示意,他們便悄無聲息的退了下去。 慶童也停下了手裡的動作,起身立在一旁,低頭含胸,仿佛關閉了六識,如老僧入定一般。 “屬下錦衣衛指揮使蔣瓛拜見陛下!” 朱元璋閉著眼睛說道:“起來,有什麽事情就說吧。” 蔣瓛站起身來,依舊躬身彎腰,將一個小盒子放在小案幾上,這才小心翼翼的說道:“啟稟陛下,這是東宮允熥郡王殿下在……太子爺病危之時的血書……” “什麽!” 果然一聽這話朱元璋就虎目一睜,身子立刻繃緊坐了起來,伸手就將小盒子拿在手裡。 蔣瓛繼續解釋說道:“當日在東宮三殿下看望太子爺之後,被太子妃打發回去了,之後他就將自己關在書房裡面, 過了一陣子才被服侍太監王忠和李福發現,因為他們找尋金瘡藥,這才被錦衣衛察覺……” 朱元璋點了點頭,怪不得那天自己看見朱允的時候他的手指上包扎著。 不動聲色的打開錦盒,拿出錦布,上面的字跡已經成為了黑褐色。 這讓朱元璋的手微微有些顫抖,血書,在這個時代代表的意義太大了。 只見上面血書道,“皇天在上,後土在下,弟子謹見佛祖當面,弟子幼年喪母、亦失去兄長,然幸有慈父關愛,悉心照料,才得生長至今。 而今慈父有恙,藥石難醫,弟子常聞佛祖有割肉飼虎之善舉,何況弟子之慈父,弟子願以血肉之軀,以在世所有年日壽命,以十世輪回之苦,換取慈父安康,大明昌盛。 願佛祖垂憐,成全此心,弟子叩拜!” “哈哈哈,真是狗屁不通!……”朱元璋大笑說道:“平時不俢佛法,寫出來這狗屁不通的東西,也不嫌汙了佛祖的耳朵!不學無術!” 可是鼻子微酸,眼眶裡面就浸含著淚水。 盡管是詞句不通,盡管是胡言亂語,可這也是一片赤誠之心哪! 這簡直就是要以自己為祭物,為交換,要換太子活命啊! 朱元璋雖然做過和尚,可是他並不篤信佛法,他知道在東宮也沒有教授佛法的。 因為皇宮裡面需要姬妾成群,需要生養繁殖,如此才可以保證皇室的興盛。 如果一個個學了佛入了道,就一心想要跳出紅塵俗事,一個個做起了和尚吃齋念佛,那皇位由誰繼承?國家由誰治理? 所以盡管朱元璋在成年的藩王身邊派有和尚為馬皇后祈福誦經,可是在年幼的皇子跟前連提都不可提。 畢竟他們年歲還太小,太容易受外面事物的影響。 朱允熥顯然是沒有學過的,只是他毫無仰仗的情況下,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要用自己來換太子的命! 不等眼淚流下來,朱元璋就面色猙獰,聲音深沉的問道:“此事他都和誰透露過?” 在老朱的心裡,既然朱允熥這麽做肯定是有他的想法和目的! 他這是要讓讓別人知道他的至孝至純? 他是想邀買人心? 這讓他不得不讓往人的陰暗面想,做了皇帝多年,這是他本能的思維! 蔣瓛急忙回答說道:“啟稟陛下,允熥郡王並未和任何人提起過,連暗示都沒有,就連大將軍藍玉和王爺的舅舅常升常森也不知道。” 聽到這裡,朱元璋這才舒了一口氣。 可不禁又皺起了眉頭。 之前他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去招呼城外守候太子的百姓,和他們一同守夜聊天,也沒有透露自己的身份。 如今更有這一份至孝的誓願,仍然沒有讓任何人知曉。 就連在自己面前他也沒有任何的提及和暗示。 難道他沒有一絲弄虛作假,真的是至孝之人? 蔣瓛又有些猶豫,看了看朱元璋,還是稟報說道:“陛下,屬下去富樂院打探過,詹徽的家眷自從教坊司交給富樂院之後,並沒受到凌辱,只是做一些粗活,連苛待都沒有……” 朱元璋眼睛一凝,不由得問道:“是誰在庇護她們?!” 作為從底層出來的皇帝,他又怎麽會不知道一個高官的家眷被掃入塵埃之後的結局呢。 能夠從容去死,就算是幸事! 剩下的就要遭受到無窮無盡的摧殘。 打罵欺辱,把禮儀廉恥丟棄如糞土,甚至連他們做人的尊嚴都要完全剝奪。 在這種情況下,隻讓他們做一些粗活,沒有苛待,已經算是天大的恩典了! 蔣瓛嚇了一跳,急忙躬身說道:“根據富樂院打探來的消息,說是有宮裡的太監去傳了話,命令他們不許凌辱,並沒有說是奉誰的命令……” “不過屬下比對了圖像,查看了出宮記錄,得出確鑿證據,這個太監就是東宮三殿下身邊的太監王忠……” 試水推中,大家一下支持,謝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