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起源

作家 孟秋榹 分類 科幻 | 52萬字 | 172章
第13章 发芽
  第13章 發芽
  拾火計劃,這個經過多方會議一致通過的方案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進入實行軌道。
  初步擬定的方案是用載人火箭將兩位宇航員送上火星,再加上所需要的必要設備,難度是呈幾何級上升的。
  舉個例子,為什麽登月計劃容易實現?
  因為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大概是38萬千米,但是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離也有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更是超過了4億公裡!
  這是什麽概念?
  因為距離,很多問題也就顯現出來了。首先是飛船推力問題,想要到達火星,飛船的燃料就要大幅度的增加,可是隨著自身重量的提升,技術人員就需要將飛船的穩定性和牢固性提高不止一個等級,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
  而且載人飛船不同於探測器,探測器只要飛入太空能正常運行就可以了,可是載人飛船裡面的宇航員是需要進食、呼吸等正常生命需求的,即便是從距火星最近的時候出發,宇航員也需要在太空上待數個月年之久。
  他們不像太空站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地球送來的補給,如此長的時間,淡水過濾系統、食物供給系統和呼吸系統能否正常運行?如果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那載人飛船就成了一艘活墳墓。
  但現在,由於某些原因,這些問題都變成了強製要求的選項。
  這是絕對的命令,壓在了AIM以及一眾航天航空工廠上。
  兩個月後,正是火星離地球最近的時候。
  屆時,於晗必須完成這個任務。
  不管於公於私,於晗已經定死決心,就算把老命搭在控制台上,也要把鑲成華國旗幟的載人火箭送上太空!
  “老林,這就是我們最大的主控攝像頭。”
  於晗指著最上方的大屏幕,對哈林介紹道。
  而畫面中,正是火星中嶄新的一天,著陸器並沒有收到方良的控制,正按照原先設定好的路線緩慢前進著,不遠處正是覆滿沙塵的起源基地,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山丘。
  “那是什麽?”
  哈林很敏銳地察覺到這處山丘,開口問道。
  “那個外星文明的基地。”
  林祿給出了答覆,“不清楚是用什麽材料構建而成的,我們不敢窺探內部結構。”
  哈林難以置信地搖了搖頭,頓時語塞。
  “照片可沒實時畫面震撼。”
  於晗讓工程師選出一條新的前進路線,實際上是沿著這個基地開始繞圈監視。
  “那些機器人去哪了?”
  哈林忽然問道。
  “應該是去勘察或者是開發火星其他的區域了。”
  於晗喝了口茶,“通宵監視的研究人員說那個外星生命體天還沒亮就離開了基地,不清楚去了哪裡。”
  “你們就那麽確定它是外星生命體,不是其他東西?比如說高精度仿真機器人之類的?”
  哈林有些不解。
  “等你看到它就知道了。”
  於晗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表情,沒有正面回應哈林。
  而就在這時,大屏幕的左側忽然出現了幾道身影。
  方良緩緩落地,將攜帶的礦石通通丟到了基地門口,身後的一眾機器人也依次模仿著他的工作,將礦石一塊塊放好。
  外骨骼裝甲中的能源僅剩一半,如此大的負重也使它消耗甚多。
  外骨骼裝甲中的能源均由起源基地賦予,一個等長的放置艙體就是這具裝甲的充電倉。
  方良到現在也不知道起源基地的運行能源是從何而來。
  它仿佛是一株正在不斷成長的植物,扎根火星大地上,以奇特的方式汲取養分。
  而緊接著,方良就將礦石一塊塊帶進了起源基地,機械門打開,露出銀白色的甬道,供君進入。
  “種子怎麽樣了?”
  進入基地,方良也看見了從實驗室中向他迎來的零,開口問道。
  “十一種可食用作物種子已喚醒四種,其余七種仍未蘇醒,不過經檢測,應該還存有活性。”
  零接過方良機械臂上托著的礦石,回答道。
  “先用這些礦石再製造一批工業機器人,負責勘察和挖掘,軍械機器人倒是不急,畢竟目前火星上倒也沒什麽危險,那個隕石坑裡的資源多的驚人!”
  “明白!”
  零的眼瞳閃動,已經遠程對工作台下達指令,現在只需要將礦石送達即可。
  起初規劃的機器人規模是五十台工業機器人,二十台軍械機器人。
  但在現在的方良看來,這些機器人數量是遠遠不夠的。
  再加上建設運輸設施的工作量,對於工業機器人的數量肯定是隻嫌多不嫌少,只不過這背後的維護工作也是一個難題,這需要讓零細細規劃一番,達成最完美的比例。
  而在製造工業機器人的時候,方良也正好可以去看看那些已經蘇醒的種子。
  興奮地來到實驗室,方良看到了一個個充滿不知名霧氣的半圓柱形培養管,被封成了十一個組別,沒有培養基,一些種子就這樣漂浮在霧氣中,晶瑩剔透,十分神奇。
  第三個組別的種子甚至已經泛出了一點點綠芒,方良靠近才能看清,原來已經有一抹小葉突破了種皮,似乎還在緩緩顫動著,吸收著霧氣。
  這.已經發芽了??!
  激動的方良連忙查看這個培育管的信息,這類種子的資料頓時在面罩上湧現:
  【III類食用作物:斑土瓜,生長周期極快,成熟後生成種子,富含糖份,光照需求少】
  所附帶的還有一連串果實的3D橫縱切面圖片,看上去像哈密瓜,只不過表皮布滿黑色的斑點,看上去略顯醜陋。
  不過它的介紹著實讓方良極為心動。
  極快的生長周期,以及高糖分少光照的完美特性,正是完美符合了方良的要求。
  要知道如果像是藍星上普通的作物,對光照和溫度的需求是十分苛刻的。
  光照直接影響到了作物的產能和質量。
  方良可以控制大概的溫度,可光照這一條件並不好模擬實現。
  這斑土瓜已經成了方良心中第一位準備大規模種植的植物。
  一般來說長得醜的東西都很好吃,希望這一準則在這些神奇種子上也能得到證實。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