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嘿嘿,那個啥。也沒什麽嘛,就是她們參加聚會的同學都帶了男朋友,佳佳不是還單著嘛,看人家都成雙成對的,而且好像還有一個在學校裡就老愛和她作對的同學,看佳佳一個人來的,又‘聽說’她在郊區的學校上班,就對她冷嘲熱諷的……” 後面就很狗血了,劉佳佳一時氣不過想找個人來壓壓死對頭的氣焰,想了半天,她熟悉的能帶出門的,好像也只有孟祥磊和鄭健,但是鄭健可以把孟姐的車開來。所以,她趁著去衛生間的功夫,給鄭健打了個電話,讓他穿得正式些,一定開孟姐的SUV來。 “然後$小說(www).(zhu)().(com)” 孟真好奇的問著,眼中閃著對八卦的無限渴望。 “就是和一堆人吃吃喝喝的,然後又去KTV吼了兩嗓子唄,呵呵,也沒什麽……”鄭健曬得黝黑的臉上泛著可疑的紅暈。“沒什麽”?!才怪,肯定有什麽! “小孟,快來,我給你拿了些東西!” 孟真正想進一步追問,聽到謝阿姨的聲音,忙應聲出來。 謝阿姨住在市區,她每天十點左右來孟真家,還好有公交車,否則連保姆都不好請。 “謝阿姨,這是什麽呀?” 孟真看她除了日常帶的布包,還拎了一個超市裝生鮮食品的購物袋,裡面好像裝了不少東西。 “呵呵,是酥鍋。”謝阿姨和孟真說著,兩個人一起來到廚房:“是我的鄰居剛打的,特地讓我帶了一些送給你,說是謝謝你賣給她這麽好的玉米呢!” 謝阿姨的鄰居也是個下崗職工,下崗後在家附近的學校門口擺了小攤,賣些零食和文具什麽的小東西。謝阿姨來孟真家乾活之後,看到孟真的玉米大豐收,正好鄰居想去農貿市場批發些生玉米,自己煮了在小攤上賣,就告訴她自己打工的這家種了上好的玉米,個頭大而且顆粒飽滿,價格也比市面上賣的低。 鄰居聽說後,就托謝阿姨幫忙,問孟真買一些。農貿市場批發的是一塊錢三個,而且大小個不準挑。孟真當時剛把玉米賣給糧食收購辦事處。自己留了兩百多斤,她聽了謝阿姨的傳話,想著她們也吃不了這麽多,就賣了五十斤給她鄰居。 謝阿姨的鄰居拿到玉米後,扒開一個看了看,發現比市場賣的好了不止一點半點,她連忙生好家裡的蜂窩煤,然後帶了燉鍋去小攤上現煮現賣。大鍋裡的玉米熱氣騰騰的,老遠就聞到香味兒,就放學一會的功夫,四十多個玉米都賣光了,把她都高興壞了——她當時是一塊錢五個買來的,如今一個按一塊五賣,煮玉米又沒有什麽其他的費用,無非就是一點煤和水,這些都可以忽略不計,那她這一趟就掙了五十多塊錢呀。 “噯,客氣啥呀,她的玉米我也是掙錢的。對了,賣的還好嗎?”孟真在市區上班的時候,下了班等公交車。也會在路邊的小攤上買個煮玉米吃,似乎這種小買賣也不少掙錢呢。 “特別好賣!真看不出來呀,小孟你種的玉米就是好。聽我鄰居說,咱們這玉米不光個頭大顆粒足,而且又嫩又香,一出鍋香味就飄出老遠。放學的學生們買得多,就連學校裡的老師都有不少買的!” 謝阿姨放下布包,洗洗手,從櫥櫃裡拿出一個大號的湯盤,把塑料袋裡的酥鍋都倒出來。酥鍋是泉城傳統的一種食物,就是把魚塊、排骨、海帶、白菜、藕、面筋什麽一層一層排在燉鍋裡,加上調料,然後慢火燉,直到把肉和菜都燉得酥爛。魚、肉的味道都融入到海帶和白菜裡,味道特別好。 “嗯,好吃!”孟真看到謝阿姨把用線捆著的海帶切好碼在盤子裡,就夾了一塊嘗了嘗,沒有海帶的腥氣,而是有肉的味道,很地道。 “我記得當時賣給她五十斤,現在她那裡還剩多少呀?”自己家留下的玉米,送了朋友一些,自個煮了一部分,剩下的二十多斤,她都磨成玉米面,等天涼了熬地瓜玉米粥。如果人家再買,她也沒有存糧了。 “賣是賣的好,前天就賣完了。但是,現在不是要開全運會嗎。市區裡的小攤管的可嚴啦。城管不停的巡邏,要是被逮住,罰錢是小事,攤位上的東西都要沒收。昨天晚上給我送酥鍋的時候,正犯愁呢,她現在只能傍晚偷偷摸摸的去擺一會兒,還得隨時提防著城管。唉,難呀!” “哦……”沒辦法,泉城作為全運會的主會場,從去年就開始整頓市容市貌,這些地攤、夜市都在取締的范圍之內。 中午,家裡人對酥鍋也讚不絕口,直說等有時間了也請謝阿姨打一鍋。 第二天,孟真從院子裡摘了一些鮮花,然後自己動手插了一籃花,花籃裡撒了些莊園的紅土,又澆了點泉水。又摘了一籃的蘋果和梨子,和花籃一起放到車廂裡,開了車,來到市區。 昨天和王志行談完,她就和做律師的網友通了電話,請他幫忙起草一份協議。自從第一次打交道後,她和這位網友也成了現實中的朋友。之前起草的合同人家也沒有收費,後來她有什麽法律上的事情谘詢他,人家也是免費解答。對此,孟真很是不好意思,所以定期給這位朋友送些水果或者鮮花。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是有付出,才有收獲。要不是當初的一份草莓,她也不會認識這麽多的網友,要不是這些網友的支持,她的網店也不會發展到現在。因此。孟真抱著感恩的心去回報所有幫助她的人。 從律師事務所出來,孟真又奔市區的花鳥市場,昨天在網上查了查,市裡比較大的市場是鳳凰山、英雄山和齊魯花卉市場的,可惜,鳳凰山和英雄山的只有周末的時候東西最全,價格也最低。她隻好去齊魯花卉市場,這個市場裡城西區不遠,整個市場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農貿市場,很小的一部分才是賣花卉的。 停好車,她拎著一個自己草編的小包,裡面放著鑰匙、手機和一些零錢。她先去前廳的農貿市場看了看,大棚下有賣蔬菜的,有賣水果的,還有放心肉什麽的攤子。大概的問了問菜價和水果價格,發現依然很高。 用陳雪的話說,現在什麽都漲錢,都是工資不漲。以前買五塊錢的放心肉,就可以包一頓水餃,現在你掏五塊錢,人家賣肉的不給稱。要不是孟真現在種著菜和水果,她家和婆婆家僅是買水果和蔬菜這一項,都要花不少錢。 問了幾種蔬菜的價格,孟真來到後廳的花卉市場。她在廳口看到一個市場的保潔員正在打掃一堆枯枝爛葉,連忙走上前問道:“老師,這些都是人家丟了不要的吧!” 保潔員看了看孟真,點點頭,現在她每天都會在這裡打掃不少枯死的花苗。 “那給我可以吧?!” “可以呀,你都要了?!”保潔員雖然不明白面前的人要這些幹什麽,如果她都要了倒是省了自己的事兒。 “恩恩,你就別收拾這些了,我一會都拿走!” 保潔員疑惑的看著她,不像開玩笑的樣子,就點點頭,扛著大掃把離開。孟真見四周沒有人,直接把成堆的枯枝收到莊園裡。 花卉市場上都是成間的小花店。她收完枯枝,就挨個逛了起來。恩恩,也沒有什麽很稀奇、名貴的花,都是普通的綠蘿、長生藤、蘆薈、月季還有杜鵑什麽的。 “老板,你看,我這是前兩天剛從你這裡買的牡丹,說什麽好活好種,現在才兩天就死了,你怎麽說?” 來到靠裡面的一間,正好碰到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拿著一盆枯死的花苗來找老板算帳。 “應該不會的呀,你是怎麽養的?” 老板看著快要死透的花枝,也很是鬱悶,這是她今年剛進的花,據苗圃的人說是從四五年的牡丹上分株出來的,從苗圃都培育了快一年,頂好的菏澤牡丹,而且在她這裡都養了兩三個月,一點毛病沒有呀。 “就是正常澆水施肥,我每天都仔細看著,還想著能不能讓它冬天開花呢!” 汗,你以為你是武則天呀,還讓牡丹冬天開花?!孟真在旁邊有點無語,還有比她更菜鳥的養花人?!她有莊園都不敢保證,一定可以讓牡丹冬天開花。 “……”老板也很無語,好好的花都這麽被糟蹋了:“老師,牡丹不能每天都澆水的,你看,你這盆裡還有水,養牡丹是見乾見濕,不宜澆大水,天天澆水,這花根都漚傷了……” “就是,不會養花就查查資料嘛,自己養死了,還怪人家老板……” 旁邊店的老板也跟過來湊熱鬧, 聽了他們的對話,忙幫腔道。 “可不是嘛,好好的花都糟蹋了!” 男人在眾人的圍攻下,有點狼狽的出了花店,孟真見狀忙跟了出來,看到他隨手把花盆扔到花店的牆角。 “老師,你這花不要了嗎?” “不要了,誰愛要誰要!”男人鬱結了低罵一聲倒霉,轉身就離開了。 “你不要,我要!”孟真把花盆收到莊園裡,唉,這個市場也沒有什麽可看的,她失望的回到停車的地方,開著車離開。 在車裡,孟真想著既然來了市區,就去專賣店看看吧,自從開了業,她也沒來幾次,有點失職。 到了店門口,她正要下車,看到送完菜的孟祥磊正和宋雅萍說話,兩個人給她的感覺都怪怪的,有點、有點…… )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