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046.名人們都騷動了 “開馬甲拿諾獎,這事兒很酷嗎? 抱歉,我覺得很low! 好多人講,‘哇你看他一個人能拿好多諾獎,好棒好棒……’我就問問你們,難道別人不能嗎? 比如讓-皮諾,一生著述等身,他如果開馬甲,能拿多少次獎? 再比如康斯坦丁,發現了熱力學定理,提出了量子假說,還推導出普爾茨曼常數,他也能拿好幾個獎。 不要再吹開著馬甲領獎的人了! 這種人只會被釘在恥辱柱上,永遠地遭受唾棄!” …… 秦雲初念完了這條微博,蕭情冷冷地問:“誰發的?” “U型針。” 蕭情挑眉:“是那個做科普的大V?” “對,”秦雲初眉頭擰得很緊,“現在,對陳涯有點全網黑的意思。” “U型針是收了錢的。”顧元珍在一旁小聲說。 “啊?”女生們抬頭看他。 顧元珍點了點頭,小聲說:“你們別告訴別人,剛才我聯系了一下水軍。” 何詩穎眼睛瞪得圓圓的:“伱找水軍?” “別那麽傻白甜,”顧元珍說,“你以為網友是自發這樣一面倒支持諾獎的?都是請了水軍的。” 秦雲初點頭:“所有網上奇怪地一面倒的言論,很大程度都有水軍煽風點火。” “我探聽出了一點消息,你們猜怎麽著?”顧元珍小聲說,“U型針只是先頭部隊,後面還有一大批中V小V還要分三個批次跟進,梯隊前進。” 秦雲初問:“你怎麽知道?” “買到同一家水軍了,”顧元珍咬牙,“價格都漲了不少。” 何詩穎很豪爽地拍了拍他:“你做得好,錢夠不夠?” “我的錢夠不夠,取決於那邊扔了多少。” “不需要用錢,”仿佛一直遊離於眾人之外的柳如煙忽然說,“在群裡說一聲就好了。” “在群裡說一聲?什麽群?”秦雲初問。 “你不是加了嗎?”柳如煙說,“心碎男生收留群。” “啊?” “如果她們知道老師受欺負了,肯定會幫忙的。”柳如煙說,“姐妹們很厲害的。” “啊?” …… 人間觀察演播室內,因為現場攝製組在調整當中,幾個嘉賓坐在那裡,擔任起了穩定人氣的作用。 本來只是在介紹一些諾獎的背景材料,觀察一下諾獎評委發言後,一些內外網上的評論。 結果說著說著,高曉柏又開始嘴上跑火車。 木星幾次嘗試把話題拉回來,都沒攔住高曉柏。 “……挨打要立正,我覺得,這次還是應該虛心認錯,”高曉柏說,“該認罰認罰,該上交上交,到時候在國外一提華國形象,說起來都是把諾獎當猴耍,給人印象就不好。” 於樺在一邊陰陽怪氣地問:“高先生平時在國外住吧?” “我……國外去得多。”高曉柏一愣,隨即馬上說。 於樺點了點頭:“嗯,那是要好好考慮外國人的感受。不過,國內的老百姓,是不是不用像你一樣,總是去考慮別人怎麽想?” 高曉柏收了扇子,痛心疾首地說:“這怎麽行呢?把人得罪完了,一個朋友都沒有,以後怎麽在國際社會混啊……” 於樺沉聲道:“交朋友難道是靠一味低頭退讓嗎?” “哪裡有退讓……” 大佬打架,木星躲在一旁瑟瑟發抖。 她本來職責是控場,可現場硝煙味太濃,她插不進去話。 正在此時,她突然叫出了聲。 “前兩任諾獎得主,莫迪阿諾,為這件事發聲了!” 高曉柏和於樺停下了論戰,都看向木星。 莫迪阿諾,是一位法國作家,也是這幾年最沒有爭議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他平時生活深居簡出,如同隱居一般,但他在外國文學界擁有極高話語權。 在國內,莫迪阿諾更是文藝青年的裝逼利器。 像高曉柏,在莫迪阿諾獲獎那一年,就大吹特吹過,自己怎麽去他的故居聖地巡禮。 聽說偶像發聲了,高曉柏急忙停下來問:“他怎麽說?” 木星看著手機,說:“他發了一條很簡單的動態,他說……如果諾獎要收回妥爾斯泰夫斯基、海明威·福克納、加西亞·博爾赫斯、川端春樹的獎項,那建議把莫迪阿諾的獎項也一並收回。” 高曉柏瞪眼:“還有呢?” “沒了。” “他這是什麽意思?”高曉柏失神。 “還有還有!”木星叫道,“他又發了一條動態,說,‘我曾經以為,諾獎是用以表彰那些最具有價值的無差別的人類精神結晶,而不是將自己包裝成我以為的那樣,實際上是對話語權力的傾軋。’” “‘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真相更像是後者。所以,請將我的獎項一並收走,活用於你們覺得更需要散布你·們·話語力的地方。’” 高曉柏失神過後有些失聲:“他這是在抨擊諾獎評委組的決定?” 木星沒有回答他。 人家已經說得很明確了。 如果要收走前面那幾位的,把我的也收走吧。 “又來一個!”木星叫道,“鮑勃·艾倫也發了條消息!” 鮑勃·艾倫也是諾獎獲得者。 和莫迪阿諾不同,他是獲獎爭議最大的那位。 他不是作家,而是一位歌手,詞曲作家。 他的歌,在歐美影響力極大。 諾獎頒發給他時,曾引起了一片嘩然。 但嘩然歸嘩然,他的歌曲,陪伴了三代美國人,影響力毋庸置疑。 老了之後,他也依然特立獨行,甚至沒人知道他在哪兒。 在獲得諾獎後,他依然銷聲匿跡,根本沒有去領獎。 高曉柏臉上浮現出一層細汗,問道:“他、他怎麽說?” 木星念道:“他發的動態更簡單,他說,幸好我沒去領獎。” “幸好沒去領獎……” 這種對諾獎的揶揄,幾乎要從文字裡溢出來了。 於樺幽幽道:“人家本來就不把諾獎當回事的人,恐怕現在更不把諾獎當回事了。” “還有!這些名人,都集體發動態了!”木星看著自己的手機,驚訝地說,“還有石黑雄一、三島健,都發動態了。” “三島健說,我並不將川端春樹的獲獎視為恥辱,川端春樹的作品,是日本最古雅的侘寂美學的傑作,不管他本人是否是日本人。” “石黑雄一說,在得知川端春樹不是日本人時,‘我感到莫大的欣慰和感動,我開始理解,我從他作品中獲得的那種漂泊不定的微妙情感的來源。’” “‘我幼年時即移居英國,在文化上,我如同喪失家園的流浪筆者,始終存在疏離感和對自我的焦慮。’” “‘而川端春樹這個海彼岸的華國人,卻以並非日本人的身份,寫出最日本的作品;對於我這個是日本人,卻疏離於日本的人,給了莫大的寬慰和救贖。’” “‘在得知他的真實身份後,今夜,我決定以川端春樹的書伴我入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