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興第一紈絝 那麽,陳淑儀是怎麽被送給楊廣的呢? 事情是這樣的 當年隋軍攻入建康之後,活捉了陳叔寶及一眾嬪妃。 陳叔寶的后宮,貴妃張麗華,龔貴嬪、孔貴嬪、江美人等一眾大名鼎鼎的江南美女,被楊廣全數砍頭,梟首示眾。 老爹楊廣當時純屬是嚇唬陳叔寶,揚言也要砍了他,總參謀長高熲在邊上配合著唱雙簧,說不能砍。 一個非要砍,一個不讓砍,這來來回回差點把陳叔寶嚇尿了。 沈婺華當時完全是為了女兒著想,想著楊廣的媳婦跟陳叔寶扯著親族關系,如果把女兒送給楊廣,或許能保住女兒的命。 因為楊廣當時的刀,就架在舊陳太子陳胤的脖子上,大隋這邊,高熲、賀若弼、韓擒虎都知道楊廣不會砍。 但是陳叔寶夫妻不知道啊? 沈婺華把背後的女兒拉到身前,懇求楊廣收留, 當時的楊廣正沉浸在順利滅陳的巨大喜悅中,整個人有點飄飄然,腦子一熱還真就給收下了。 事後想起才覺得不對勁,這特麽舊陳嫡公主,自己養著算怎麽回事? 他思來想去,乾脆將這個燙手的山芋扔給了宇文述。 宇文述也是個老狐狸,雖然知道這盤不能叼,但又不敢拒絕,隻好認了義女,乾脆養在大興家中。 徐景駕著馬車,將這件事的前因後果添油加醋的描述出來,可把個陳淑儀給氣壞了,差點忍不住掀開簾子,將徐景從馬車上踹下去。 楊銘強忍著笑,道:“既然見也見了,咱們找個好玩的去處耍耍,不能白出宮一趟,陳女官,大興有什麽好玩的地方嗎?” “這個我真不知道,我平日很少出門的,”陳淑儀此時對楊銘的態度,多少有點緩和,說話也沒那麽嗆了。 “那就到青瓷巷吧,聽說那裡挺熱鬧,” 說完,楊銘朝徐景使了個眼色,後者立即將韁繩交給一名禁衛,然後騎上對方的大馬,領個兩個禁衛走了。 陳淑儀好奇道:“他去哪了?” 楊銘笑了笑:“幫我請一位好朋友。” 他口中的這位朋友,早在兩年前便已經結識,甚至通過自己的關系,給這位朋友安排了一個好去處。 知道歷史走向的楊銘,當然不肯放過拉攏這位史書上大名鼎鼎的人物。 不過楊銘現在並不著急拿下,因為怕他會發育不良,所以打算先放養著。 青瓷巷可不是煙花之地,單純的美食一條街而已,煙花之地在隔壁那條街。 楊銘帶著禁衛步入一座酒樓,頓時吸引到滿堂食客的目光。 人們不敢與其對視,只是微微頷首,算是行禮。 畢竟沒人認識楊銘,點頭禮也是因為楊銘領著禁衛。 事實上,楊銘不喜歡這種被人關注的感覺,可是禁衛又攆不走,畢竟他們是奉了獨孤伽羅的旨意保護自己。 二樓廂房,酒菜上齊之後,門外腳步聲傳來,守在外面的禁衛將門打開,徐景領著一個年輕漢子進入包廂。 “卑職李靖拜見殿下。” 楊銘笑道:“李大哥無需客氣,快請坐。” 李靖和楊銘已經老熟人了,聞言也不客氣,點了點頭,在楊銘對面坐下,丫鬟暖冬趕忙為他添了一副碗筷,李靖微笑答謝,非常有禮貌。 這位史書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今年年初,靠著關系,混了一個長安縣功曹,等於是縣令之下的二把手,算是縣長吧。 事實上,大隋所有的官都是關系戶,因為科舉前幾年才剛剛施行,寒門士族還沒機會冒頭。 記住,是寒門士族,不是普通老百姓,老百姓永遠也冒不了頭。 李靖也是關系戶,還是官三代,祖父李崇義是北周的殷州刺史(高官),父親李詮是大隋的趙郡太守(市長)。 他的大舅更出名,大隋上柱國韓擒虎,滅陳之戰,第一個攻進陳都建康的大將軍,二舅也是上柱國,江都郡公韓僧壽, 不過他這個功曹,不是他爹安排的,他爹沒那個本事,也不是他大舅他二舅安排的,韓僧壽的手還伸不了這麽長,至於韓擒虎,六年前已經過世了。 提拔他的是尚書右仆射楊素,因為李靖是楊素的門生。 能夠成為楊素的門生,當然是楊銘在背後出了力,好在李靖本身實力夠硬,被楊素一眼看中,收入門下。 而李靖本身,也是出自大名鼎鼎的隴西李氏,和李淵是一個祖宗,但到了他們這一輩,早就沒有任何關系了,現如今李閥的核心掌權人物,都是李淵祖父李虎這一支的。 兩人邊吃邊喝,聊的也都是一些閑扯淡的話題。 每次見面,兩人都是在聊一些新鮮有趣的市井軼事,李靖在長安縣當縣長,平日遇到見過的新奇事情數不勝數。 楊銘一開始姿態又放的很低,所以兩人逐漸成為非常要好的忘年之交。 “劉居士這小子這麽孬?”楊銘笑問道, 兩人聊著聊著,就聊到最近大興風頭最勁的一位官二代身上。 李靖是個正派人,在長安當縣長還不到一年,已經快不想幹了,因為見過太多的醃臢事,但他又做不了主,心裡那叫一個憋屈。 “不瞞殿下,只是今年一年,上報到縣衙的命案就有三十多件,其中有十一件與劉居士有關,卑職幾次三番想要將案件呈報給大理寺,但都被上司給摁下來了,以至於劉居士直到如今仍是逍遙法外,整個大興無人敢管。” 案件真要送到大理寺,劉居士肯定完蛋,因為大理寺有個狠人。 “這話說的,”楊銘笑道:“他算老幾啊?大興沒人管的了他?” 李靖歎息一聲:“其中頗為複雜,總之,上頭都在護在他。” 複雜嗎倒也不複雜,楊銘知道劉居士這個人,慶州總管,左武衛大將軍劉昶(chang)的兒子,劉居士如今混了個東宮的千牛備身,是太子楊勇的看門狗。 劉昶這個人,沒什麽能力,就是身份有點不同尋常,他是北周王朝的奠基者,關隴集團的第二代領袖宇文泰的女婿,祖父楊堅在北周做丞相的時候,兩人關系就不錯。 大隋建立之後,完全是靠著跟楊堅的關系好,才混的風生水起。 沒想到他的兒子已經成長為大興城第一紈絝? 這把你給能的。 至於李靖說的上司包庇,這就更正常了。 李靖的頂頭上司有兩個,兩個姓楊的,出身宗室,和楊銘是本家人。 京兆尹暫時空缺,原來是個猛人,後來被擼了。 京兆內史是雍州別駕河間王楊弘,暫時管理京兆府所有公務。 長安縣令楊子崇,論族內的輩分,應該是楊堅的叔伯輩。 開皇元年楊勇被立為太子之後,整個關隴集團基本上都在向楊勇靠攏,何況是宗室。 所以包庇楊勇的看門狗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不過楊銘知道這段歷史,劉居士這小子最後是按謀反罪被誅殺的,連累他爹劉昶也被殺了。 既然史書上明明白白的交代了你倆的結局,為自身利益著想,楊銘也覺得自己非常有必要推波助瀾一下。 “李功曹將所有涉及劉居士的案宗,想辦法給本王弄到一份,剩下的你就不用管了。” 李靖震驚道:“萬萬不可!卑職只是酒後與殿下閑言,殿下萬不可摻和進來,會得罪太子的。” 得罪楊勇?我特麽自打被送到大興宮撫養,就已經得罪他了。 楊銘無所謂的擺手道:“伱想多了,一個千牛備身而已。” 嘴上雖然這麽說,但是楊銘知道,千牛備身遠遠不是“而已”那麽簡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