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太空旅行的機票 楊翰猜的沒錯,第二張票賣的價格更高,達到了四千萬人民幣,第三張是四千兩百萬!分別被華夏一名老富豪和英國的一名富翁買下。 那些沒買到的也不加價的,多半是在觀望。因為他們知道,太空旅行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他們在等待第二次售票的機會。 “完美,今天的帶貨圓滿舉行,銷售額突破百億,感謝大家的支持。”杜星宇在直播間裡說道,然而這次,觀眾卻不滿了。 “扯,我根本就支持不起!!!” “這就不播了?我才剛來!” “聽說這個直播賣火箭、賣空天飛機,特來圍觀!” “主播繼續帶貨吧,求求了!” “你們手速太快了,我都沒買到!” “各位,各位!”杜星宇說道,“大家還想買火箭,買空天飛機的,可以去星耀公司下訂單。想太空旅行的,可以去乘風太空公司的官網查看信息。” “今天的帶貨到此結束了,感謝各位的配合!我們下次見!” 杜星宇說完,直接關播了。 一群還沒看過癮的觀眾四散在互聯網上,發著自己的見聞。 “剛才看直播賣火箭,一個小時賣幾十億!” “史上最強帶貨主播,全世界估計都沒他強!帶貨一百多億!” 還有人把它做成段子發到網上:“我的雙十一購物車:飛龍號火箭、星耀一號空天飛機,太空旅行票!” “神秘富二代買下太空旅行名額,他到底是誰?” …… 在信息繁雜的雙十一當天,杜星宇帶貨百億的新聞生生殺出一條血路,登頂各熱點榜第一! 而在直播帶貨榜的第一,也被杜星宇以領先一百多億銷售額的數據牢牢霸佔。 “這才叫流量啊!”某大明星看到榜單,無奈歎息。平時她一直覺得自己是國內的頂級流量,粉絲千萬,直到今天看到杜星宇帶貨,才明白什麽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當天,馬老師接受新聞采訪,專門提到杜星宇,他說道:“太空商業是未來的趨勢,我很高興看到我們國家的年輕人在這方面做出貢獻!” “在未來幾年,杜星宇創造的帶貨記錄應該只有他自己能夠打破。期待明年的雙十一,我們還能見到更多的太空產品!” …… 杜星宇的帶貨和宣傳活動完成的非常好,他的一次帶貨,相當於給華夏航天,星耀空間科技以及乘風太空服務公司做了一次價值幾千萬的全網推廣! 不僅是華夏,這件事在米國、島國和歐洲都已經傳開。 油管上,杜星宇直播賣火箭的視頻,在國外獲得了幾千萬的點擊。甚至有國外的網紅把杜星宇當上帝來膜拜,稱他為網紅之神! 杜星宇本人並沒有興趣關心這些,帶貨之後,他便回到了航天科研所,開始推進月球基地的設計和製造。 “月球基地的初步設計,我們已經完成了,完整的‘廣寒宮’月球基地!”杜星宇把自己設計和改進的設計圖展示給團隊眾人觀看,“論證之後就可以開始建設了。” “按照這個設計,我們起碼要三十個人左右,加上一些自動化機械!用三年的時間才能建成。”何景澄說道,“這兩個月,我們已經送了十五名精通工程和製造的宇航員上去,還配送了一些機械設備與物資。” 太陰號這兩月沒停過,檢修完就立刻啟動,送人上月球。現在是月球搶地盤的重要時刻,一分鍾都不能浪費。 三次往返,送了十五名華夏宇航員過去。如今,他們已經在月球建成了可以居住一年時間的小型窯洞基地,並且已經開工建設月球基地了。 “三十人還是太少,最好月球要有幾支工程隊一起施工。”杜星宇說道,他比別人更急切。 “我們目前的月球生存條件,去不了那麽多人!”劉遠說道,“每名宇航員都要有生命維持系統,包括空氣、水、食物、能源等等,三十人是目前的極限。” “我有個設計。”杜星宇操控著會議室的計算機,點出幾份設計圖,上面是小型的生態倉。 他說道:“這種生態倉是根據太空站的生命空間模塊製造的,但體積要小一些,而且沒有任何動力系統。我把它叫做‘生命膠囊’。一枚生命膠囊,基本可以滿足兩到三名宇航員的居住條件。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可以保持三年左右!” “生命膠囊的體積輕便,用空天飛機或者核動力火箭,一次就能送五枚生命膠囊到月球!有了這個,我們就能在短時間內大量向月球增派人手,建設月球基地!” 眾人仔細看著生命膠囊的設計,它的一些原理跟生命空間模塊很像,但比生命空間模塊製造要簡單的多,製造費用也不高。 “可以啊!”熊茗拍桌子,“這個東西不錯,只要我們人多,在基礎建設上,還沒怕過誰!” “對!這個方案我看行!”曹亮說道。 “這件事立刻開始實施,我要跟上面匯報!” 在華夏加快建設月球基地的同時,其他國家同樣加快了步伐。米國又發射了登月飛船,並且將六名米國宇航員留在了月球上,建設小型的月球基地。 俄國人也有四名宇航員將駐扎月球半年以上,歐洲航天局的登月日期已經確定了,島國和印度還在趕工,其他各國有能力的就研發,沒能力則是來找華夏或者其他國家,商討月球合作項目。 但看著幾大國的火箭和航天器一直上天,一些國家坐不住了!他們連火箭都製造不了,等他們有能力上太空,月球都被瓜分完了! 再者,各大國關於月球的開發也存在爭議。 於是,有國家號召全世界重新商量《月球協定》,規范月球探索、資源開發以及相關制度。 這個號召被各國同意,聯合國決定,將在兩個月之後召開會議,世界各國一起擬定新的《月球協定》。 “1979年,聯合國就定過《月球協定》。”航天局裡,曹亮在給大家開會,“那時候規定的是,月球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不允許任何國家和個人單獨佔有或者開發。” “當然,這種話都是屁話。” “月球嘛,誰有能力開發就是誰的,什麽協議,那都是扯淡!” 眾人笑了起來,國際協議這種玩意,只能約束小國家。 “不過有時候我們也得做好表面文章,不然其他人有意見。”曹亮繼續說道,“這次的《新月球協定》,估計還是依照《南極協定》那樣設定,科考站能輻射的面積,就歸科考站所在國所有。所以我們國家能在月球上得到多少資源,全靠我們在月球上的表現了!” 感謝甜的正經喲、小賢滾蛋、讓我陪在你身邊到海枯的打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