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作家 兴霸天 分類 综合其他 | 411萬字 | 1371章
第98章 二圣斗
  第98章 二聖鬥
  “高內官,如今已是深夜,此人也只是有些嫌疑,我們還是先去內衛駐地,詳加審問吧!”
  走出太平坊門口,李彥見高太監神情迫不及待,開口提議道。
  “這……”
  高太監倒是很讚同謹慎的態度,但他更清楚武後對於這起案件的迫切,對著身後的一個內侍擺了擺手,那人心領神會,趕緊入宮通報。
  果不其然,眾人剛剛到皇城門口,就有內侍手持敕令,前來稟告:“皇后有旨,李武衛辛勞,即刻移交嫌犯!”
  李彥流露出不解:“我還沒審……”
  高太監低著聲音,滿是暗示的道:“李武衛,此事關系重大,審問之時,萬一此女透露些不好對外言的事情……”
  李彥露出恍然:“明白了,多謝高內官,那這位嫌犯……”
  高太監笑了:“交給我們吧!”
  “不要啊!不要將我送去皇后那裡啊!”
  葉娘子一路上就在祈禱。
  只要最後是李彥審問自己,那她還有脫身的可能。
  可此時見幾個太監將她押往另一輛囚車,頓時面色慘白,卻又不敢掙扎,只能面如死灰,瑟瑟發抖。
  李彥目送著一行人遠去,對於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情,二聖之間的較量,期待的跺腳腳。
  可惜不能像那些史官,披著隱身衣在旁邊記錄,十分遺憾。
  好在知道二聖之中,肯定有人今晚睡不舒適,李彥哼著歌回到府上,倒頭呼呼大睡。
  ……
  “好!李元芳沒讓我失望!”
  當收到消息,剛剛工作完畢,準備安歇的武後立刻起身穿衣,興衝衝的前來。
  她之所以遲遲不能壓服太子,就是因為這件事完全不佔理。
  雖然政治人物根本無視道德,但天大地大,道理最大,正邪黑白,還是深入人心的。
  僅僅是上位者往往能用許多手段將真相掩蓋,而不是徹底的將黑白規矩顛倒。
  真要到那種時候,道德淪喪,秩序崩潰,往往就是亂世來臨,天街踏盡公卿骨了。
  所以武後作為統治者,至少要維持一個表面的公正。
  她認為自己抓到太子的把柄了。
  看看,你也不乾淨,扮鬼去嚇人,褻瀆鬼神不說,武敏之終究是一品國公,堂堂儲君這麽做,又成何體統?
  不如大家各退一步,武敏之流放勒殺,太子大仇得報,過去的事情也就過去了。
  武後美滋滋的來到宮內的暴室。
  犯錯之人在此處受鞭打、勞作或以其他方式受罰,這樣的地方,正適合審問。
  武後剛剛走入,看到葉娘子難以壓抑的驚恐模樣,就知道此女抓的沒錯,淡然道:“是誰讓你扮鬼驚嚇周國公的?”
  葉娘子道:“妾沒有……請皇后饒命……饒命!”
  武後眼神頓時變得凌厲:“你果然認識我,看你姿容不俗,曾經侍奉大內?”
  葉娘子沒想到自己一句稱呼,就露了底,頓時後悔不跌。
  剛剛武後進來時,內侍沒有高呼,武後穿著素色暗紋的短襖長裙,也不像是皇后的打扮,自己不該驚懼過頭,直接求饒。
  武後見她神態慌亂到極致,趁勢加了一把火:“你是少陽院的老人?”
  葉娘子愣住。
  “咦?”
  武後立刻感到不對勁,她的反應快到極致,語氣轉換得極為自然:“看來你還不敢誣陷太子,以前曾在掖庭宮受懲?”
  這短短的一句話,直接讓葉娘子破防了。
  她痛哭流涕:“皇后饒恕,皇后饒恕,罪女是出身掖庭宮,一心侍上,絕無半點違逆!”
  武後的心沉了下去。
  掖庭宮在太極宮內,是宮女居住的地方,也是犯罪官僚女性家屬勞動之處。
  關鍵是,那地方太子根本管不到。
  能管束的,只有……
  她本能的不願相信,重新打量了一番葉娘子:“你本姓什麽?”
  葉娘子道:“罪女本姓齊,家父曾任潤州縣令。”
  武後記憶力極好,緩緩點頭:“我記得你父親,他是因為雲丹之案下獄的。”
  葉娘子淚流滿面:“是,家父有罪,辜負皇恩,辜負皇恩……”
  武後定了定神,聲音裡也有一絲微不可查的顫抖,最後問道:“說吧,你到底是誰?”
  葉娘子回答:“罪女是梅花內衛。”
  武則天背在身後的手,狠狠捏緊。
  她當然知道梅花內衛的存在。
  內衛第三任大閣領長孫無忌自盡後,內衛立刻被李治裁撤,貶官的貶官,外調的外調,但有一位閣領被留下。
  那位閣領負責的,就是監察群臣,讓長孫無忌在朝堂上一言九鼎,群臣隻敢說皇帝壞話,不敢說他半句不是。
  從那時起,更具隱蔽性的梅花內衛就成立了。
  武後不知道聖人為什麽會起這個名字,是懷念過世的文德皇后,還是暗諷自己的舅舅長孫無忌?
  武後也不熟悉內部的人員和具體運作,有次想要過問,卻被聖人淡淡的擋回去了。
  她就知道,這個組織自己無法插手,獨屬於李治一人。
    而在壓製臣子這一塊,兩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梅花內衛趁著關隴集團群龍無首的時候,不斷挑唆分化,讓群臣互相猜忌,無形中帝後的威儀越來越重,臣子們愈發的不敢陽奉陰違。
  可這一次,梅花內衛將矛頭指向了她。
  “聖人,原來一直是你麽?”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武後之前是當局者,被一時迷惑,隻盯著太子。
  但此時一被點透,頓時明了了前因後果。
  她看向寢宮,咬住了嘴唇。
  漸漸咬出了血。
  ……
  寢宮。
  殿內巨大的鼎爐裡,噴吐著來自西域的安神香,與濃重苦澀的藥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古怪的氣味。
  李治盯著床屏,沉浸在自己的心緒裡,不時發出輕輕的咳嗽聲。
  床屏上畫著的,不是山石花鳥,而是一家數口,郊外踏青。
  文德皇后長孫氏,在李治九歲時就病逝了,而最後幾年她的身體都很差,從來沒機會帶他出門遊玩過。
  聽著哥哥李承乾和李泰,講述小時候娘娘帶他們玩耍,李治很是羨慕,後來就讓畫師專門繪了這幅畫,時時欣賞。
  武後走了進來,看向李治。
  恰好就在這時,李治也轉過視線。
  四目相對。
  武後滿腔的怒火,如潮水般消退。
  順帶將那醞釀好的質問,也一並帶了下去。
  “陛下,該安歇了!”
  她定了定神,走上前去,扶著李治慢慢躺倒下,拉起薄衾蓋好,伸出纖長的手指,揉著他的頭。
  “沒有媚娘,朕無法入睡……”
  李治露出舒適的表情,將頭輕輕靠在她的懷裡。
  在李治視線不能及的地方,武後的眼神不斷閃爍著。
  她之所以為後,最大的優勢是什麽?
  在外臣看來,或許是小媽誘惑,或許是她能生。
  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如果不是後來李治身體不行了,還能再生下去,比起不孕不育的王皇后強多了。
  也有些人會說工作能力,武後的勤奮確實是歷代皇后之最,不單單是幫李治處理政務,皇后的任務也超額完成。
  比如親蠶禮,古代耕織為立身之本,男耕女織,親耕禮是皇帝主持,親蠶禮是皇后負責。
  這種禮節很繁瑣,卻很重要,文德皇后長孫氏病逝的前一年,氣疾複發,還拖著病體執行親蠶禮。
  王皇后則十分怠惰,居然不願意親自去,逼得李治不得不讓臣子代勞。
  後來《宋史》裡面還有“依先農例,遣官攝事”,既然前朝能摸魚,我們也能摸魚。
  相比起來,武後則五次親蠶,親力親為,這喪心病狂的次數,簡直要把別的皇后給卷死。
  這是個標準的工作狂人。
  但武後心裡很清楚,她之所以能被李治立為皇后,以上都不是理由,最大的原因,是她的家世背景很差。
  相比起王皇后是王思政的後代,被關隴世族所接受擁護,蕭淑妃背後有蘭陵蕭氏和江南士族,武氏出身寒門,僅僅武士彠一代的從龍之功,李淵後來又被逼退位,無人照拂,完全不足以跨越階級。
  在唐朝高門士族的大背影下,這個外戚勢力,簡直寒酸到了極點。
  但李治正是看重了這點,在嘗過了被長孫無忌架空的恐懼後,才選擇讓她當皇后。
  結果現在武敏之想做大做強?
  他不死誰死。
  “確實是我錯了……”
  武後思慮完畢,柔聲開口:“陛下,妾有一事相求!”
  李治微微揚起頭,同樣溫和的道:“媚娘,你有事盡管說。”
  武後道:“先慈生前一心向佛,起居遵循法度,今佛像在皇城已置許久,可以行街祈福,舉行法會了。”
  她歎了口氣:“賀蘭敏之為惡作孽,半點沒有他阿婆的慈悲為懷,妾恐先慈在天之靈不得安穩,真要如此,妾可就罪孽深重了。
  李治頷首:“人都說母女連心,媚娘慈孝,這一措置再妥當不過,榮國夫人滿七之日,舉行法會!”
  武後心一定,知道醜聞到此為止,不會涉及母親,又道:“賀蘭敏之狂悖無道,數惡罪疊,先流放雷州,再命其自盡吧!”
  李治皺眉:“可他延續你武氏的香火……”
  武後道:“兄長的子嗣流放嶺南已久,應有悔過之心,可將他們接回,重續香火。”
  李治再度點頭:“媚娘此舉,大義滅親,可為表率,只是委屈了你,此事一出,天后之位,還要稍候。”
  武後臉頰的肌肉狠狠抽了抽,按摩李治頭部的手,卻愈發變得輕柔溫和:“只要能為陛下分憂,妾不急,不急……”
  李治抱住了她:“睡吧!睡吧!”
  這對認識近三十年,成婚二十年的夫婦,相擁著依次睡去。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