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眼睛一睁,跨越千年之门。 眼睛一闭,现实依然穷比。 陈锋,一个用生命穿梭时空的搬运工。 从搬运歌曲,电影,各种文娱作品到搬运各种未来科技。 他原本只想当个混吃等死享受生活的搬运工,但没想到每次搬运科技都会在千年之后造成技术大爆炸。 他的每一个举动,都会改变接下来的千年历史进程。 搬著搬著,他把自己搬成了救世主。

作家 火中物 分類 科幻 | 224萬字 | 746章
95.第95章 时空的反噬
  第95章 時空的反噬
  陳鋒果斷改了主意,回房間先把這次過去抽空記下的十余首歌全部整理完成,隨後又在忐忑的心情下等待代表血清失效的時間到來。
  三個半小時過去了。
  他個人身上流過的時間早已超出三小時,但他並未昏睡過去。
  什麽改變都沒發生,仿佛他本來就該是這狀態。
  說明血清的效果在他身上被固化為常態了。
  經歷過短暫的興奮與狂喜,輕描淡寫的衝個冷水澡之後,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穩重派”選手陳鋒開始給自己做一些智力測試。
  大約兩個小時後,他完成了數套智商測試的試卷,得出結論。
  某種層面上,自己是變聰明了。
  極高的注意力集中度和主動思考時更加亢奮的大腦反應,讓他的思維速度變快了,能更迅速的得到想要得到的答案。
  一些常規的計算,譬如心算口算等邏輯分析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加強。
  當然,他並沒有變成影視作品裡那種量子波動閱讀一本大學物理教材,就能比肩愛因斯坦的怪胎。
  他依然是個凡人,以前不會的東西,現在依然不會。
  要想從不會變成會,依然需要學習,他理解一件新事物的能力沒有被提高,提高的是思維速度。
  數學方面的天才兒童學習簡單的加減乘除,只需要看一遍題目,腦海中就能迅速的舉一反三明白計算的原理,在其知識體系內的題目自然就一通百通的會了。
  普通孩子則需要一次兩次,甚至更多次的持續強化訓練,才能在腦海中形成數學的概念。
  這就是理解能力的差距。
  陳鋒的智力依然停留在需要多次強化訓練才能明白新知識的程度,但他思維變快之後,或許在旁人眼中看來,他或許是看一眼就會。
  但其實他一樣經過了多次重複鞏固才能理解,只不過速度太快,幾次重複的耗時與別人一次就懂基本一致。
  結果看似一樣,內裡卻又有本質區別。
  總之,現在讓他去學習一門新的課程,因為專注度提高和思維敏銳的特性,他大約只需要消耗過去一半甚至更少的時間,但還是要學習。
  他以前怎麽也不可能學會的東西,現在依然怎麽也不可能學會。
  智商是一個很綜合的概念,包括學習速度與理解能力的上限,凝血血清加速了他的學習速度,但沒有提高他理解能力的上限。
  因為變異的事情耽擱了一上午,他再次更改行程,測完智力後就直奔中海。
  等回來再與歐俊朗簽約也不遲,可鍾蕾那邊耽擱不得。
  每晚一分鍾搞定,就多一分發生變故的可能性。
  萬一半道上鍾蕾就獻寶似的把《浴火》的編曲初稿給他發了過來,讓他給品鑒一二,那他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你說我是抄呢?還是抄呢?
  這看似小事,無非只是一首歌而已,其實會完全打亂陳鋒的計劃。
  因為《浴火》對玄武院的改變,陳鋒深刻的認識到,優秀的藝術作品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好的藝術作品,無論是文學還是音樂,又或者是繪畫,都能留下精神層面的力量。
  那是食糧,是文明在黑暗中蹣跚摸索時可以用來照亮前路的火把。
  現在時代變得浮躁,歌曲變得口水,明星活在虛偽的人設背後,這樣的作品沒資格被稱為作品,這只是用來迎合旁人消遣的需求而誕生的娛樂。
  無視掉作品與才華的本質,靠炒作與營銷雕琢虛偽的人設而形成的明星,是信息化時代初期應運而生的娛樂現象。
  這種現象會因為互聯網時代的蓬勃發展而誕生並崛起,在某一個階段達到巔峰,讓一大群人賺得腦滿腸肥。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信息化進程進一步加深,資訊變得更爆炸,這些廢品般的冗余信息卻又會被埋葬在信息的海洋中,再掀不起絲毫波浪。
  大浪淘沙始見金,唯有真正的好作品,才會被人所銘記,才會真正展現出價值。
  廢品娛樂因信息化的普及而生,又會因信息化的大成而亡。
  陳鋒從結果回望過程,知道這是條歪路子,走不遠。
  別人的路怎麽走他不管,他現在隻想走好自己選的路。
  所以,娛樂文化的終極形態,是文化,而不是娛樂。
  只有見過了未來,陳鋒才明白現在的鍾蕾有多寶貴。
  她能創造出有歷史價值的作品。
  她在歌曲中抨擊不公的,不合理的,諷刺扭曲的,肮髒的,激勵與宣揚正面的。
  哪怕她有時候也會將自身的負面情緒嵌入到作品中去,那些負面的歌曲依然能撬開軟弱者的心防,喚醒其變得更好,自我提升的動力。
  她的歌能教會別人如何正確面對自己的弱點,如何對抗自身人性中的軟弱與醜陋,對文明的發展是有益的。
  這樣的例子太深奧,換個淺顯些的說法。
  以阿米爾汗的電影為例。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的主題,是想為某國裡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女性而發出呐喊。
  如果一個原本輕視女子的家庭中的男主人受到這部電影的感染,決定給自己的小女兒一個公平學習的機會。
  然後這個原本只能成為陪嫁工具的小女兒順利完成學業,成為一名優秀的學者,並留下一項技術,在百年後孕育出一門學科呢?
  那麽這部電影的影響就足以深遠到超過千年。
  或許沒人知道這門嚴謹的學科最初與一部電影的關系,但這種蝴蝶效應般的因果卻客觀存在。
  所以陳鋒雖然已經對未來科技萌生覬覦之心,但卻依然不肯放棄最初以為是發財的捷徑,後來卻發現這是改變歷史的捷徑的抄歌之路。
  直接搬運科技,是對未來的直觀改變。
  但搬運藝術作品,壓榨鍾蕾的潛力,卻又是對未來更廣義的,更寬泛的深遠改變。
  這是相輔相成的兩條路,陳鋒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抄歌也只是開始,他還要做很多事。
  也許前路漫漫看不到盡頭,但他決定持之以恆,直到生命的盡頭,就如虎哥曾經告訴過他的,在某一條時間線中的他自己所說的那句話一樣。
  飛機抵達中海,步入航站樓大廳,陳鋒打開手機,正好接到鍾蕾的電話。
  早在上飛機之前,他就已經與鍾蕾聯系過一次,並告訴她自己今天給她準備了一個“驚喜”。
  “你下飛機了嗎?”
  電話裡,鍾蕾的聲音聽起來有些疲憊,最近這段時間她有點連軸轉,不得喘息。
  但她的疲憊中又帶著絲亢奮與激動,只要是做音樂,哪怕再怎麽累她也樂在其中。
  陳鋒應道:“對啊,我這會兒就打車過來,你也稍微休息一下吧,別太累了。”
  鍾蕾打個哈欠,“我在車上睡覺呢。你別打車,我正蹭小師妹的車來機場呢。她哥今天也從國外回來,航班時間和你差不多,接她哥順便一起接你。市區裡稍微有點堵,不過馬上上高速了,最遲半個小時就到,哦不,二十分鍾。”
  陳鋒一愣,心跳驟然加速。
  他不是因為鍾蕾要來接自己而感動,是別的事。
  他惴惴不安的問道:“那個,你說的小師妹,就是你在這邊錄音室的助手孟婉月,對吧?”
  鍾蕾訝然道:“咦,你怎麽知道?”
  陳鋒強行鎮定,加快語速狡辯道:“之前《乏味》這首歌的製作人員名單裡我看到過這名字。”
  同時,他已經邁開大步,撒腿狂奔向航站廳的大門口。
  “哦對。你知道我的,沒什麽朋友。婉月是我在學校裡為數不多的朋友,我能在中海這邊的製作歌曲全靠她幫忙。”
  電話裡又響起個開朗的聲音。
  “呀!蕾蕾姐咱們只是朋友嗎?你這樣說我好傷心哦!”
  鍾蕾:“別鬧,你在開車呢。”
  “安啦,我技術很好的。鋒哥你好啊!我是孟婉月,你叫我婉月就好啦!我可是蕾蕾姐的腦殘粉,我這輩子就沒這麽服氣過一個人!蕾蕾姐又是鋒哥你的腦殘粉,所以鋒哥你可是我的超……超超級大偶像!我崇拜死你啦!”
  鍾蕾:“好了好了不說了,你等我們啊。”
  對面啪的掛了電話。
  陳鋒趕緊回撥,同時瘋了般在人群中狂奔,一路雞飛狗跳怒罵連連。
  但他都顧不得了。
  因為高速的奔跑,他體內原本因凝血血清而變得比普通人黏稠許多的血液漸漸沸騰,大滴大滴的汗珠從他鬢角低落。
  他腦海中在反覆回蕩孟婉月那爽朗的玩笑聲,心情卻如墮冰窟。
  那是亡者的聲音。
  上次過去時,孟婉月死於車禍。
  就是今天,就是在開車來機場接她哥的機場高速上!
  在上一條時間線裡,鍾蕾今天是好好的呆在錄音室編曲。
  已經陪鍾蕾連續加了近十天班的孟婉月則開著她的寶馬X3前來機場接人。
  後來車輛失控衝下機場高速的高架橋,落地後迅速起火,駕駛員孟婉月當場死亡。
  這件事對鍾蕾的打擊很大,觸動極深。
  二十年後,她拿出一首悲傷至極的歌曲來祭奠自己這個僅有的至交好友。
  從孟婉月死後的第二天,她心中就開始醞釀著這首歌,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才最終完成。
  這首歌在鍾蕾的藝術生涯中的地位甚至不次於《浴火》,在接下來千年的時光裡,時常在葬禮上被用做祭奠的哀樂。
  在鍾蕾的新版人物傳記裡看到這件事時,陳鋒也有些難過,甚至還很嚴肅的考慮過回去之後要不要乾預和改變這件事。
  他當時做了無情的決定,那就是不乾預。
  可他沒想到,因為自己臨時改變的決策,又因為上午的耽擱,竟將鍾蕾也牽扯了進來。
  如果自己早點出發,那麽自己抵達中海的時間與孟婉月的哥哥至少差了幾個小時,鍾蕾不會蹭車來機場。
  如果自己今天別來中海,改成明天后天,鍾蕾自然也沒理由坐上孟婉月的車。
  如果自己不是因為擔心太過刻意而惹人生疑,選擇當面騎臉抄,而是打電話給她吉他彈唱,也不會發生這事。
  可事情已經發生,沒有如果。
  機場大廳裡人來人往,在人群中穿梭而過的陳鋒甚至隱約從空氣中嗅到股陰冷的惡意。
  這是自己恣意妄為的改變未來,受到了時空的反噬嗎?
  他甚至來不及後悔,後悔也於事無補。
  短短十三秒過去,他跨越了近百米距離,衝出機場大廳。
  手機依然在撥號界面。
  他心急如焚。
  你快接電話啊!
  接電話啊!
   哎不是,大家別慌張,我真的很淡定,超出你們想象的淡定,這本書沒有任何爛尾和切掉的風險。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我今年已經三連切了,流年不利而已吧。不過奇妙的是,越是低谷,感覺自己內心越平靜,很有種佛家頓悟前的安詳的感覺。我已經放棄了一切不現實的幻想,一切強迫自己去創作的不甘,只剩下想寫個好故事的寧靜。你們可以這樣理解。嗯,我成佛了。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